APP下载

社区公共文化提升视角下城市“老漂族”精神需求的治理路径

2018-03-28孙东山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老漂族漂族子女

孙东山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以及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流动加速,近几年出现了老年流动群体日益增多的新现象。“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流动人口2.6亿,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亿”[1]。“由此导致了老漂族这一新名词的出现与风靡,它是社会人口流动与老龄化加深的产物。老漂族群体内部异质性大,流动性强,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有些研究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分析了老漂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并针对其困境,从政策层面提出建议”[3]。“有从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探讨使老年人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策略”[4]。“有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探讨满足老漂族精神需求的对策”[5]。但是,学界对“老漂族”的定义过于模糊,尚未关注其存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为此,本文尝试将该群体进行分类,同时运用公共环境下的流动视角,来探寻“老漂族”在不同公共环境下生存的着力点,通过这种探索方式,找到适合中国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一、“老漂族”精神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老漂族”与其他“漂族”不同的是他们不是为了就业问题而来。他们本身就是应为儿女而来,他们对精神上的需求会比其他“漂族”更多。但是现在他们的生活不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都存在着问题。

1.老漂族的生存概貌。目前老漂族的生存情况主要表现为精神、体力、物资这三方面问题。首先,老漂族精神方面的问题。他们在这个不熟悉的城市里面生活,本身心理上就会感觉孤独寂寞。他们离开了故土,脱离了熟悉的社会环境,原来的伙伴圈全部不在,没有人能够去诉说烦恼,精神出现空巢。再加上还要去熟悉城市,适应新的环境,寻找新的伙伴,他们必然会觉得不适应。更有些老漂族由于语言不通、习惯差异等原因,很难在新的城市里适应下来。这种对城市缺乏认同感,排斥生活上的改变,脱离城市的社交圈,都是因为老年人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概括起来,老漂族精神方面问题表现在社会价值观的不同、与子女生活方式差异、两代人教育分歧、缺乏良性沟通、伴侣分居两地等方面。其次,老漂族体力方面的问题。他们本身受到年龄的限制,体力与以前年轻时相差甚远。但是在这里他们并没有享受,而是帮助儿女照顾孙辈。又要起早还要贪黑,不但得接送孙辈来回上下学,还要回去给子女做饭洗衣。全职保姆都没有这么辛劳,体力上怎么能承受。最后,老漂族物质方面问题。目前老年人物资方面问题主要是养老方面的问题。而老漂族也面临着养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不敢生病更不敢看病。因为我国现在医疗养老并不是全国联网,而各地政府地方政策并不统一,医疗保险规定的结算、比例、封顶等都不相同。这就导致了老漂族在生病后去各地的医疗保险看病待遇不一致。“有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却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导致老年人异地没医保、有病自己扛的现实问题。”

2.调查数据来源。本文的调查数据是来自大连市开发区A社区。大连的开发区是大连的经济发展区,有许多工业园区、更有国际企业落户于此。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在此就业落户。A社区里面居住的人主要就是在附近企业上班的工作人员,多为外来人员组建的年轻家庭。由此可见,在这个小区里面的老漂族会有人数上的优势,更具有代表性。

本次针对大连市开发区老漂族的调查,主要选择标准为年龄、居住时间、目的这三方面。第一,年龄选择要求为六十周岁以上的老漂族;第二,居住时间要求为在A小区居住满六个月的老年人;第三,目的要求是为了照顾子女孙辈来城市的老年人。

根据上述的选择调查标准筛选对象后,笔者选取了A社区中22位老漂族作为研究对象,在22位老漂族中女性12人,男性10人。他们普遍在大连居住时间都超过了一年,有的都达到了十年以上。将这些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如下:年龄:55-60岁6人,60-65岁14人,65-70岁2人。文化程度统计,小学以下2人,初中至高中(含中专)14人,大学及以上6人。户口类型统计:城镇16人,农村2人,外籍4人。配偶现状:离异3人,丧偶2人,独自在老家3人,一同来大连14人。大连居住情况:与子女同住13人,自有住房自己居住8人,自有住房但暂时和子女同住1人。子女工作状况:双职工16人,一方读书1人,一方工作5人。第三代数量:1个孩子的14个家庭,2个孩子的7个家庭,3个以上孩子的1个家庭。来大连原因:照顾孙辈15人,随子女来连养老7人。目前身体状况:健康、偶有小病,无重大疾病19人,有动过手术需要调养的相对大的疾病3人。业余生活: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5人,自发锻炼9人,参加其他社会组织的老年团体2人,老年大学2人,偶尔狂街,其余时间看电视4人。支援子女方式:金钱支援7人,买菜做饭收拾家务8人,接送孩子7人。每年回老家次数及原因:每月一次3人,半年一次4人,一年一次9人,特殊原因6人。老漂族精神需求障碍:和子女的沟通互动不足5人,社交交往伙伴缺乏或为零5人,娱乐生活比较单调12人。与适合居民交流障碍:对对方不了解,不敢多问12人,社区居民防备心理强,互相不信任5人,语言不通,不熟悉担心受骗5人。

3.调查主要发现。就调查结果从社区视角来总结老漂族们对社区融入存在关系、心理、生活以及社会环境融入等方面问题。经调查,在来大连原因的数据显示,单独退休来大连养老的仅占31%,其余68%都是来照顾孙辈帮扶子女。

在对来连老人业余生活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0%的老人没有业余生活,自发锻炼和偶尔逛街的比例相对略高,对其他例如老年大学和社区活动及其他老年团体的分别有两人,占有比例明显很小。

在照顾孙辈与帮扶子女的调查上可明显看出:基本上三种支援方式均占30%左右,可以看出,在对子女的帮扶方面形式大多集中在金钱、对孙辈照顾和收拾家务上。

退休来连老人的精神需求的调查上:可看出有半数老人觉得自己的娱乐生活比较单调,另外一半老人分别是觉得和子女沟通不足与社交伙伴缺乏,折射出老漂族老人的精神空虚。

由于退休来连老人的生活圈相对狭窄,我们针对与社区居民交流障碍做了相应调查:发现因为不了解而不敢交往的占了整体调查人员的60%,由此可见,社区应该加大活动力度来使老年人的融入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老漂族精神生活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利用社区公共文化来解决。只有提升社区的公共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漂族的精神需求问题。

二、老漂族与精神需求的问题困境

“老漂族是为跟随子女(流动子女及迁移子女)从外省市的农村或城镇到现居住地短期或长期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异乡老年人。”他们为了照顾子女孙辈或个人养老的需求,离开了原本居住地,来到子女所在的大城市生活。这个城市没有他们原本熟悉的环境,也没有他们原本熟悉的人,他们对精神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1.“老漂族”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老漂族精神需求追求中最为强烈的一点。他们为了儿女离开熟悉的家,而来到陌生的城市,都是因为对子女的爱。可以说在陌生的城市里面只有子女能和他们交流沟通,如果子女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与他们沟通,会带给他们深深的心理压力。老漂族对于情感的需求主要由于子女沟通缺乏、配偶异地分居这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老漂族与子女间沟通互动不足,造成了他们情感上的空虚。“情感需求始终是老年人心里最为强烈的一种需求,渴望子女的陪伴,儿孙绕膝承欢,有老伴相濡以沫”[6]。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处于小型核心化状态,子女们都还需要老人们的支持,尤其是“老漂族”经济生活多方面都得给予支持。他们的子女忙于生计,每天繁忙的工作下对于老漂族们精神上的需求照顾就不周全。而老人们其实是理解子女在繁忙工作压力下,不能照顾自身情感需求,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子女的陪伴,还是渴望子女的爱,这些情感的需求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心情沉重、没法高兴的原因。他们其实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是希望子女能够在忙完工作后回家与自己说说话,或者一起去散个步、看个电视剧。可是即便是这么简单的要求他们的子女也做不到,回到家就是累得不行,有的更严重对老人不理不睬。另一方面,老漂族为了照顾子女与伴侣分隔两地,造成了他们情感上的空虚。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她们在退休后承担起了照顾孙儿的责任,但是她们的配偶并没有退休,还在本地工作。这种异地而居的形式,也让她们得不到精神上的体贴关怀。子女与伴侣毕竟不同,伴侣会更能了解自身的需求想法。这样长期下去,不但容易造成“老漂族”无法言喻的相思苦恼,而且造成了老人情感需求的障碍。

2.“老漂族”的交往需求。人类一直以来都是社群动物,没有群体的人不仅孤独寂寞,还容易心理压抑。老人们更是如此,他们有迫切的交往需求。“老漂族”身处于陌生城市,不但没有熟悉的伙伴,对整个城市都处于“零”认识状态。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容易造成老人们的恐慌害怕心理。老漂族对于交往的需求主要是想寻找伙伴,通过伙伴来熟悉城市,减少城市的陌生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老人们的时间本身就比青年人充足,走过了繁忙的半辈子,闲暇的时间可以与伙伴互相交流,了解知识增长见闻,让生活充实美满。但是从目前来看“老漂族”的伙伴情况并不乐观。他们故土上的伙伴随着各种原因逐渐减少,而陌生城市的伙伴并不好发展。他们在与周围居民交流时会遇到问题。针对大连市开发区A社区的调查问卷显示:有一半的老漂族在与周围居民交流时如果碰到不了解情况,就不敢开口多问;有三分之一的老漂族都认为周围居民排外,防备心重,不信任他们;还有十分之一的老人觉得语言不通,彼此之间不熟悉,怕被人骗。这些数据表明了大部分“老漂族”都渴望与周边居民交流,但是他们由于故土与现在城市的等级差异性,不敢主动与周边居民交流。这个在对“老漂族精神需求障碍”上的调查可以知道。在精神需求障碍上53.85%的老人选择“娱乐生活比较单调”;23.08%的老人选择“社交交往伙伴缺乏或为零”;23.08%的老人选择“和子女的沟通互动不足”;“老漂族”期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有了交往与情感方面的需求。

3.“老漂族”的娱乐需求。老漂族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而这些闲暇时间他们需要大量的娱乐活动来充裕。尤其是大多数的“老漂族”生活单调,有的一天都是在独自守在空房子里。他们原本就为了家庭奋斗了一辈子,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今退休以后有了大量的时间,却只能用孤寂来打发时间。虽然跟着子女在大城市里享受到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是精神反而更加空虚。这也是他们迫切需要娱乐生活的重要原因,老漂族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不久,他们不想闲下来每天只能宅在家里,他们想走出去,想参加娱乐组建社区团队,想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而当前并没有满足“老漂族”的娱乐需求,主要是家庭与社区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家庭内部由于子女工作等原因,很少组织娱乐方面的活动。“老漂族”的各种精神需求家庭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与家人在一起,哪怕是简单地走走步、看电视都是一种享受。只要有家人的陪伴,他们的心情始终都是愉悦的。看着家人在一起嬉戏聊天,不管遇到什么事他们都会瞬时心情开朗。另一方面,社区很少组织娱乐活动。之前在调查问卷中“老漂族”大部分都渴望与社区居民交流。他们很想通过社区的安排,与周围的居民熟悉起来。他们也希望通过社区活动互动,交到新的伙伴。但是现在的社区活动在形式上过于单一,更多的是形象工程,应付了事。不但不能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还妨碍“老漂族”与周边居民的深入交流。

“老漂族”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情感需求、交往需求、娱乐需求这三方面,而目前他们精神上孤单寂寞、体力上辛劳、物质上缺乏,生存状况仍需改善。

三、老漂族精神需求的治理路径:社区公共文化提升视角

“老漂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必然产物,它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下的新现象。中国的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也在不间断地发展,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强烈,“老漂族”在数量上只会越来越多。如何保障老漂族们的生活质量,将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老漂族”的社会融入与精神需求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囿于“老漂族”对新城市不熟悉,其活动范围大多在社区,所以解决“老漂族”精神需求和社会融入应从社区着手,完善社区的公共文化,增进老漂族之间、老漂族与社区间的了解;针对老年人的特色与特长建立不同的老年团体以便于解决老漂族的精神需求;深化社区文化的传播,对年轻人进行家风家教的宣传,定期组织老年人体检,对老年人身体做到监测。社区公共文化要尽可能地做到对老漂族人群精神世界的构建空间与再生产。

1.增加互相了解。想要“老漂族”的精神需求与社会融入,就应该从社区与“老漂族”之间互相了解着手。只有增进了“老漂族”与社区之间的了解,才能加速“老漂族”的精神需求与社会融入。“老漂族”与社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主要是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让社区来了解老漂族。社区应该对每一个老漂族建立档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社区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于居住在社区内的老人办理入户登记,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年龄、兴趣爱好、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来建立信息档案。社区居委会按照老人们提供的基本信息结合社区自身的资源,来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比方说社区可以提供娱乐场所,安排一些戏曲、歌唱、棋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社区居委会还可以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来为他们争取一些医疗或是交通方面的福利待遇,让这些老漂族在社区的大家庭里面体验到家的温暖。另一方面让老漂族了解社区。老漂族刚从熟悉环境走到陌生环境,急需熟悉环境。而如果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尽快了解社区,对他们来说是最为感激的事。“老漂族”刚入城市总会感觉孤独寂寞,不单单是城市不再和故土一样自在,还是因为他们对所处的城市、所处的社区不了解。社区应该帮助他们来了解社区,了解城市。想要他们了解社区,可以从人文、地理这两方面的环境来入手。譬如地理环境,社区可以号召子女参与其中,充当向导的角色,让老漂族了解社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可以组织游社区的活动,让社区居民带领老漂族一起认识社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老漂族很快融入社区生活中去,还能够提供他们交往的需求,加速他们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社区的大家庭里面有许多伙伴和战友。通过这样的活动交流,也能够让他们对社区的人文环境加深了解。

2.加强归属感。想要“老漂族”的精神需求与社会融入,就应该从“老漂族”对社区的归属感着手。只有加强了“老漂族”对社区的归属感,才能加速“老漂族”的精神需求与社会的融入。“成立老年娱乐小组,建立老漂族社区归属感,老漂族有娱乐的需求,而娱乐小组的建立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是老年人交往活动的主要陪伴者,也是老年人发生家庭矛盾和心情抑郁时的倾诉对象”[7]。老漂族都是从外地来到这里的,他们或者是原本生活在农村、或者是原本城市较小。来到大城市后,他们往往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偏差,他们会产生轻视自己而高估这所城市的老人想法。这种心里偏差容易造成老人们不敢主动交往,没有自信,就像是建造了乌龟的壳用被动来保护自己。另外,他们的受教育情况与这所城市的老人有很大区别,也让许多老人很难在社区中找到自己的伙伴。但是社区组织的小组活动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小组本身就是平等的,它能为老漂族提供安全平等的环境,还能提升他们的归属感。这个活动小组能够帮助老漂族自我改变获得社会的认可,也能够在小组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社区居委会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引导老漂族参与。譬如,喜欢唱歌的可以参加歌唱小组,喜欢种植的可以参加花花种植小组、对民族艺术感兴趣的可以参加剪纸小组等。通过与社区居民相互学习,让老漂族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在娱乐中提升社区的归属感。

3.强化文化建设。想要“老漂族”的精神需求与社会融入,就应从社区文化建设着手。只有加强了社区文化建设,才能加速“老漂族”的精神需求与社会的融入。社区的文化方面是构成整个社区人文环境的核心。强化社区的文化就是在改善社区的人文环境,而社区的人文环境关系到社区居民对自身生活的满意程度。强化社区的文化主要可以从和睦关系、疾病预防、社会资源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和睦关系从你我做起。社区管委会应该让社区所有居民参与其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儒家的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文明新风尚。号召社区的居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能够主动给老人让座;对“老漂族”不要有排外歧视思想,将他们放在平等地位,能够友好地与之沟通;鼓励社区居民与“老漂族”多交流沟通,主动走过去帮助他们。其次,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社区管委会应该根据节气的变化、社区老人常见疾病等情况安排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与宣传教育活动。尽量预防老年人群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社区管委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老漂族更容易接受信息,对疾病预防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社会资源要整合。老漂族以为是外地人,受到户籍和政策的制约,很多针对于老年人的福利待遇他们不能享受。譬如免费搭乘公车、去公园免门票等福利待遇,无法和本地居民共同享受。社会应该提倡提高老漂族的身份福利待遇。此外,老漂族身份福利待遇与本地居民最大的不同是医疗保障方面。这种医疗保障的不同,给老漂族心理造成了极大压力。因此,社区管委会应该根据老漂族群体经济情况,来提倡他们与本地居民享受同样医疗等福利待遇,简化医疗报销的手续,从而实现医疗保险的异地报销。

社区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将老漂族与城市衔接的平台。通过社区与老漂族之间的互相熟悉,逐步熟悉城市。通过加深老漂族对社区的归属感,逐步加深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通过强化社区的文化,逐步让他们融入到城市中去。

社区是“老漂族”与社会沟通的最大平台,老年人人际交往、精神生活、情感沟通与交流都需要社区空间的参与。所以社区是老人们除了家人以外的重要支柱。“老漂族通过社区自我适应,能够享有就业、民主选举、政策决策、社会服务、城市文化生活等基本的经济、政治权利与广泛的社会权利,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逐步融入社会”[8]。“社会融入最终指向资源,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9]。“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老漂族会在新的定居地重新塑造其身份认同、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10]。因此在子女忙于工作的情况下,老漂族可以通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获得精神慰藉不失为良策。老漂族丰富精神世界需要社区文化的参与,而国家应该对老漂族群体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大力推进异地医疗保险,让老漂族可以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本文虽然提出了丰富老漂族精神生活的可行途径,但是由于有一定的机动性,对老漂族群体的适应力有限,单靠社区公共服务是无法实现适用于整个社会。老漂族群体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扩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利用社区公共服务来满足老漂族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将会是这一命题新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老漂族漂族子女
“老漂族”的类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认知-行为”双维度框架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UNDER ONE ROOF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老漂族”我们如何安放你们的生活
“老漂族”生活适应情况调查
再社会化视角下“老漂族”的城市适应与个案工作介入
“老漂族”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