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

2018-03-28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教育

廖 敏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一、社区老年教育的背景

据2018年2月26日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老年人口(60岁以上)2.41亿人,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7.3%,仅2017年,新增加的老年人口就超过一千万人。中国老龄化速度快,基数大,未富先老,是世界上首个老人突破两亿的国家。面对来势凶猛的老龄化,除了要大力发展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医疗卫生保健、老龄服务产业等,还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和社区老年教育。老年教育事业该如何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保障每一个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大国、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老年教育"。传统的老年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已成为大势所趋。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广泛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育事业,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赋权增能,这与老年教育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老年人的生存发展能力、实现老年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因此,借助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无疑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尝试。本文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是运用社区教育、文化等资源、面向社区全体老年人、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促进老年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育活动。社区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赋权赠能。

二、社区老年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社区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针对老年教育的法规政策大多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而对老年教育的属性、地位、作用、层次、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办学规模、政府职责、法律责任等方面没有细化甚至没有涉及。目前只有少数省市出台了有关终身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政策法规,多数省、市都是空白。老年教育的法律保障不完善,影响了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区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2.社区老年教育制度化和可持续性薄弱。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在制度化和可持续性方面较为完善,不仅有着各种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还拥有政府与社会二方面较稳定的资金来源、专门的老年教育管理部门、相对固定的校舍以及较高的入学率。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老年教育缺乏持续的、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具备稳定发展的条件。并且不少地区仍过于注重单纯的经济增长率,从而使大量资金被用于重复设施建设,从而减少了教育方面的支出。在此情况下,一些领导干部嘴上说重视,行动上不重视。领导的重视与否成为社区老年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3.社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多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的老年教育管理主体各不相同,老年教育体制没有理顺。有的社区由负责老年协会的人分管,有的社区由分管老龄工作的人分管,有的社区没有人管。而设在社区的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少数是社区自己举办的,大多是县(区)级老年大学或街道老年大学设立的分校和辅导站,所以社区的老年大学往往分属于不同的管理主体。而县级以上的老年大学而言,有老干局主管的,也有民政、教育、高校、企业主管的,这种多头或分头管理体制不能实现各种教育资源共享。

4.社区老年教育缺乏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目前各级老年大学向社区延伸发展严重不足,设在社区的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数量很少。主要原因在于对老年大学在社区老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政府对老年大学向社区延伸发展缺乏资金投入保障。而社区自身投入到老年教育的经费多少,则基本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社区经费状况。领导重视、经费状况好的社区,虽然没有专项经费,可用其它经费如宣传文化活动经费来解决;而领导不重视、经费状况差的社区,老年教育经费就匮乏,严重影响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有:一是对于老年教育包括社区老年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二是社区老年教育经费没有列入教育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国家缺乏对社会投入和资助社区老年教育的激励机制,社会投入和资助的力度不大。

5.从事社区老年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一是社区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的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的老年大学包括社区老年大学(辅导站)、老年学校缺乏自身的专职教师队伍。二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专业水平高、道德素质好,深受学员的喜爱;而有的教师专业水平一般,责任心不强。三是缺乏老年教育师资培训渠道,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不能得到提升,教学的方式、方法不能得到改进。四是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的课时费普遍偏低,微薄的课时费与他们的劳动不成正比。同时,对教师的考核重数量不重质量,普遍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6.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一是当前许多社区老年教育中的普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开大会、听讲座、搞活动,内容主要是老年法律和健康保健知识。在社区设立的老年大学(分校或辅导站),其开设的课程与上级老年大学区别不大,适合本社区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特色专业和课程较少。二是社区老年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兴趣班学习和休闲娱乐的内容,忽视社会参与和实现自我的内容,不能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三是老年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缺乏"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四是社区老年教育面对的群体在文化层次、自身素质方面差异较大,文化层次高的老年人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高,他们融入社会、与人交往、参加学习、注重精神养老的愿望强烈。而文化层次较低的老年人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低,他们更重视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满足于家庭的"天伦之乐"和棋牌喝茶,对参加老年教育及其活动不感兴趣。部分教师教学上忽视"因人施教",对基础较差、进步较慢的学员没有采取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致使部分学员跟不上"节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策略

(一)建立社会工作介入制度,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

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赋权增能",与社区老年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一是社区中直接设置社区社会工作者岗位,由专职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凭借其专业知识能力来规划、设计具有本社区特色的老年教育服务项目,开展具有专业性、地域性、多样性、针对性的社区老年教育活动。二是鼓励和支持民办社会服务机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捐助等形式参与到社区教育,并依法享受有关政策优惠。此外,在具体的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社区社会工作要实现老年人能力上的"增权"。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组织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力,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链接各种物质、教育等资源。

(二)完善老年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是国家应对现行有关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对老年教育的属性、地位、作用、层次、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办学规模、政府职责、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应尽快启动《老年教育法》的立法程序,争取早日颁布实施。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精神养老的重大民生工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政府的年度考核中要把社区老年教育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核。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让老年人普遍认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作用,激发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需求和热情。

(三)改革老年教育体制,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资源共享

首先,提升老年教育的地位,老年教育应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行教育部门主管、分级办学、互不隶属,并由政府主办和社会主办两种方式共存的老年教育体制。由各级政府主办的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可由不同的主体构成,可以从国家到社区层面构建不同级别的老年学校。市级、县区级、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可在社区设立分校或辅导站。无论是政府主办还是社会主办,都统一由教育部门主管。其次,建立社区老年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应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将社区老年教育经费(包括硬件设施投入经费和经常性教育经费)按一定标准列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而增加。同时,建立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教育的激励机制,拓宽社区老年教育资金投入渠道,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经费保障的多元化。再次,整合利用非政府组织、公益组织、社会工作者、高等院校、学历教育学校、培训机构等现成的教育资源,积极参与、承办社区教育活动。

(四)改善社区老年教育的设施和师资条件,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各镇乡街道、各有关部门应统筹整合社区资源,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规划建设好辖区社区教育校(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必要的教学硬、软件设备,最大限度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各镇乡街道落实专人负责统筹管理本区域的社区教育工作。整合各级各类教育人才资源,建立社区教育人才库,吸引中小学教师、各行各业的人才加入到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在具体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秉承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赋权增能,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学"、"乐"、"为"相结合。要根据社区老年人实际需要"按需设课",既要有满足"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需求的课程,也要有满足"老有所为"需要的课程,达到"助人自助"。可设置政治类、基础类、技能类和特色类课程,如法规政策、文化知识、养身保健、乐曲演奏、民族舞蹈、交谊舞、信息技术、曲艺表演等课程。二是在教学形式上,坚持不同形式的课堂相结合。校内课堂是社区老年大学从事教学的"主战场"。必须搞好校内课堂。要通过规范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吸引力。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学员走出校门,组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展示学习成果。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防止"单一化"、"形式化"。融入社会是"第三课堂"。学员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展现自身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要创造条件,不断拓展"第三课堂",达到"赋权增能"的目标。另外,在教学形式上还可采用读书、看报、座谈、讨论、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个别化"原则。对基础较好的学员要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他们在社会参与和自我价值实现方面有更大的提升;对基础比较差的学员,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相互支持,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老年人社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题解教育『三问』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