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探析
2018-03-28徐频频顾婷婷
徐频频 顾婷婷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对于地方民歌的发扬与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民歌集中的特定区域及艺术特色,将其融入声乐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专业音乐学习之外,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地方的音乐和风俗,这对于发扬和传承民族特色的民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巢湖民歌作为我国首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之一,其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将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对于巢湖民歌的发扬与传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巢湖民歌的艺术魅力分析
1.1 独具特色的方言魅力
“对于民歌来说,方言是他的灵魂”,真正的民歌大多是由方言来演绎,纵观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民歌,基本上都是由方言来演唱,其歌词甚至都是由方言组成的,巢湖民歌也是如此。巢湖地处安徽的中部,属于江淮方言区,是南方语系与北方语系的过渡地带,其语言风格大多数夹杂着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柔媚,显得刚柔并济,用这样的方言去演绎民歌使得巢湖民歌不仅泼辣爽朗而且柔美婉转。除此之外,方言里的衬词也体现民歌的独特魅力,衬词对于民歌中要表达的乡土气息和情感、丰富的情绪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经典的巢湖民歌“唤小牛”:“小牛奥唦,小牛奥唦,小牛小牛奥嗬,小牛小牛奥唦,奥嗬奥嗬唦。”在这首民歌中基本上没有正词,大多是由衬词来完成,而这些衬词语感性非常强,充满了生活意蕴,较好地反映了唤小牛的现实场景和生活情趣。再如民歌“乖乖咙咚”,在这首民歌中,反复的出现巢湖方言“乖乖咙咚”,这个发声词和具体的诗词连在一起,在表现口语化的同时,也体现了较强的表现力,使之具有独特的魅力。
1.2 乡土气息浓厚
巢湖地区的各种物产比较丰富,巢湖人民在日常劳动之余,为了满足文化娱乐需求,创作出了很多乡土气息浓厚的巢湖民歌,并且这些民歌被有效地运用到了巢湖的日常生活中,如在劳动时、喜庆节日时和各种礼仪活动中都有着较好地运用[1]。巢湖人以大米为主食,以种植水稻为生,插秧则是水稻种植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巢湖人民据此创作的民歌“一支秧歌一趟秧”就鲜明地体现出了劳动的乡土气息:“春风又到巢湖边,阵阵秧歌飞上天。姐妹们插秧田中走,点点翡翠撒田间。人勤催得春来早,布谷未叫绿满田。一支秧歌一趟秧,秧苗随歌迎风长。唱出碧波翻金浪,唱出稻谷扑鼻香。丰收赢得农家乐,千家万户喜洋洋。”人们在歌唱民歌的同时,也在做着日常的劳动,乡土气息和情感十分浓厚。再比如过年时的巢湖民歌 “新年新节喜盈盈”:“新年新节喜盈盈,男男女女瞧花灯。花灯阵阵多热闹,一片绿叶一片红。”体现了新年的喜庆感。民歌中一个不得不研究的话题就是爱情,巢湖民歌中同样有着较好的体现:“腊月天,时节好,好多姑娘变大嫂;脸上恼,心里笑,腰揣石头上花轿。”还有“我是实(石)心实(石)意嫁给你的”体现了在新婚中的新娘喜悦之情和忠贞之意[2]。诸如此类的还有:“日头出来红兜兜,打把金钩钩日头,日头钩在金钩上,小妹钩在哥心头。”这首民歌大大的增强了感情浓度,体现了巢湖人民对于爱情的追求。
2 巢湖民歌蕴含的社会功能
2.1 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
巢湖民歌虽然大多篇幅较短,运用的歌词也比较有限,却能直接反映客观现实。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大多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巢湖民歌在这一时期就唱出了人民心中的怨恨和不平,比如“长工苦来老板甜”:“一个鸡蛋蒸两腕,一碗小菜子无油盐,长工苦来老板甜”。 这几句歌词形象地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存情况,表达了对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反抗与愤怒。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巢湖人民又创作了民歌“巢湖美”,展现了对新时代的向往和憧憬,也体现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2.2 传承人们的思想文化
巢湖民歌所有的创作都是从人们的具体生活中而来,通过朴实的语言、大众化的曲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思想文化。一是巢湖民歌的歌词拥有较深的哲理意义,比如“山歌好唱口难开”:“山歌好唱口难开,杨桃好吃树难栽,糯米好吃田难做,粑粑好吃磨难挨。”这首歌词从生活琐事中取材,将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来,语言浅显却意境深远。二是巢湖民歌有着非常好的教育意义,特别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伦理都有着非常好的教育引导意义。比如民歌“姑嫂对花”主要是通过小姑与嫂子你问我答的演唱形式,演绎了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再如“劝赌”:“姐在我房中哭啼啼,手抱孩儿劝丈夫,奴的丈夫劝你不要赌……”展现了一个年轻的妻子对于丈夫赌博的劝说,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远离赌博,具有积极的教育引导意义。
2.3 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民歌大多是对于人们的内在情感进行表达,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意志要求、愿望思想,现实意义非常明显,巢湖民歌也不例外。巢湖民歌主要有山歌、号子和小调等,种类较多且内容很全面,经历了由简单到繁杂、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过程。巢湖民歌各类作品里,都集中体现了对于劳动人民内在情感的抒发,既有歌颂大自然美景的,又有赞美美好心境的。比如“巢湖美”:“你说巢湖美,我说巢湖美,巢湖之美在那清粼粼的水,浪涌千帆竞,风吹芦花飞,银屏牡丹红,满舱银鱼肥……”体现了劳动人民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3.1 高校声乐教学需要融入地方特色音乐
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也聚焦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审美素养也是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懂得审美的人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这充分说明,艺术教育对于人的综合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一个培养综合人才的摇篮,高校的声乐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经典音乐和世界名曲,也应该积极地对地方优秀的民歌所蕴含的艺术特色进行涉猎,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3]。巢湖民歌是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其艺术特色浓厚、语言形式丰富,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是非常可行的。
3.2 高校声乐教学目标与巢湖民歌艺术特色一致
高校的声乐教学与高校的其他学科是相互联系和交叉的,比如心理学、文学等专业,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审美的视角对音乐进行研究,以培养出艺术素养较高的全面型人才。地方高校声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音乐的审美与本质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使大学生真正从音乐教育中实现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和任务。而巢湖民歌从起源到发展,经过多年的变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劳动人民通过民歌对生活进行歌颂,“对劳动成果进行赞扬”[4],表达他们内心的愉快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恩。他们通过民歌记录生活、记录成长、记录巢湖这个特定区域的思想文化。“劳动的全部意象转换成了音乐符号时,就一定会带来特色鲜明的音乐和声乐成果”,巢湖民歌就是如此。它把人们的劳动和内在感悟有机融合,通过音乐来展现,体现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魅力,成就了蕴含劳动精神的精神文化,这和高校声乐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巢湖民歌的艺术特征就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内涵。
3.3 传承和发展巢湖民歌需要借助地方高校声乐教学
当前,巢湖已经撤市拆分,市辖的区县已经被拆分至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等区域,地域的拆分对于巢湖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巢湖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迫在眉睫。加之巢湖民歌的演唱和创作都比较单一,这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因此,丰富其演唱和创作形式是传承和发展巢湖民歌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就是一条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之路,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产生新的启示,对民族文化的资源进行再开发、再发展,进一步弘扬灿烂的传统民歌文化,使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4 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建议
4.1 将巢湖民歌的民族性与艺术纯粹性保持发扬
巢湖民歌是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文明发展结晶,要将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必须要保证巢湖民歌的原汁原味,保持其民族性和艺术纯粹性。因此,在巢湖民歌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要确保其声乐艺术方面的原创性,通过各种可记录的形式进行整理,并按照民歌的艺术特点,进行专业化声乐教学处理,最终实现引用到声乐课堂的目的。比如,单声音乐体制的巢湖民歌音域一定要保持在8度与9度之间,在调式和旋律上,也一定要保证是民歌的本来样式,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使通过多元的方法进行演唱,也可以保持巢湖民歌的原汁原味。所以,在巢湖民歌的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于歌曲原来的歌词和旋律完整性的教学,不能轻易进行改编,否则就不能达到巢湖民歌发扬和传承的目的。
4.2 赋予巢湖民歌多元的演唱方式
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赋予巢湖民歌多元的演唱方式,以实现大学生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在民歌的传唱过程中,演唱方法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多元化唱法、跨界唱法将巢湖民歌进行传唱”[5],一改民歌的传统固定演唱方法,这种多元化并存的方法,可以满足大学生不同情绪和层次的审美要求,为巢湖民歌的进一步发扬传承创新发展思路,推动其发展到更高的高度。与此同时,要实现巢湖民歌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机融合,就要对巢湖民歌进行多样化的加工和改造,赋予新时期巢湖民歌更多的艺术表现性,通过多元演唱方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要求,提升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4.3 高校应加强思想认识扩大社会艺术实践活动
“地方高校进行声乐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音乐素质,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实现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最终目的。”[6]当前,应试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鄙弃,而综合素质教育则引来更多的关注,很多家长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此时的艺术教育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地方高校通过声乐艺术教学,给予大学生美和艺术的感受与熏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地方高校应正视民歌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扩大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一些学生往往在声乐课堂学习时表现较好,但是一旦登上舞台进行表演,就显得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组织的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太少。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高校老师可以组织声乐学生走进巢湖,参加巢湖地方举办的各种民歌赛事,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对于巢湖地域的了解,还可以更深地理解巢湖民歌所富有的独特魅力,对于提升巢湖民歌的表现力和演唱都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在具体的社会艺术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与巢湖的当地民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亲身感受巢湖地域传统的民歌风采,亲身经历会让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5 结语
将巢湖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对于民歌艺术的认识,还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提升,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启发他们的学习创造性,使大学生的心灵更加和谐和宽广。巢湖民歌是源自于大自然和劳动人民馈赠的文化结晶,她作为有着特别韵味的巢湖流域地方民族音乐,融入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将成为教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会慢慢的被地方高校的师生所喜爱,不仅为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还为巢湖民歌更好地发扬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