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安徽省全民学哲学运动及其启示
2018-03-28郑雪健
郑雪健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学哲学、学毛主席著作的运动,史称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人们习惯性将其称之为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亦或称全民学哲学运动。该运动始于1958年3月,工人从上海求新造船厂人员组成“业余哲学小组”,互教互学《实践论》等哲学著作开始,农民从河南省登封县三观乡开办农民红专学校上哲学课开始,在上海工人和河南农民等典型组织的带动下,人民解放军也迅速加入该热潮之中。如此,全民学哲学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迅速发展。这次运动旨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们理论上的世界观,又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人们实践中的方法论。安徽省全民学哲学运动的出现便是在当时全国全民学哲学运动大背景下的地方性行为。
1 安徽省全民学哲学运动兴起的背景
1.1 “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伴着工农业“大跃进”的狂热浪潮,社会科学战线也掀起“大跃进”的热潮。中国人民大学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全校师生员工研究出的项目和写出的论文共计4058篇,相当于建校八年来所完成科学论文总和的四倍以上。复旦大学历史系学生通过一周的“创造性学习运动”,打破了迷信专家的思想,他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问题,不仅写出全部基础课的教学大纲,还编写了许多尚是空白学科的大纲,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工人运动史[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的不断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蓬勃开展,“广大工农群众愈来愈觉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热烈要求掌握这个武器。”[2]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就已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得到很大锻炼,绝大多数人都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积极参与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2 领导人的推动
该运动的兴起还与毛泽东的重视关系密切。毛泽东十分重视哲学的实践功能,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宣传和普及教育,先是干部,进而到群众。他反对过去的那种教条主义、书本主义,号召要搞真正实际的哲学,要为政治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早在1955年3月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就曾指出:“我劝同志们要学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我们要在党内外五百万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中,宣传并使他们获得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3]在1957年3月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他又说:“我们要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3],还在同年11月8日的莫斯科各国共产党代表会议上发出:“把辩证法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的号召。在1958年1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必须“学理论,学哲学”。3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应邀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表“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讲话,在他的发言中讲到哲学社会科学应该跃进,也可以跃进,而跃进的方法就是“厚今薄古,边干边学”,这集中体现了毛主席说的“干就是学习”思想。这次讲话给学哲学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推动。
2 安徽省全民学哲学运动的开展
在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跃进”和学哲学运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安徽省的学哲学运动、理论学习也出现繁荣景象,从各地领导干部到基层干部,从工人农民群众到知识分子,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的高潮。
安徽省的全民学哲学运动范围广,各地采取的方式也不一,有座谈会、报告会、业余哲学学习班、学习小组、农民红专学校、学习笔记展览会、马列主义业余大学等。据《拂晓报》的一篇《我们是怎样向劳动人民讲哲学的》文章记载:“未教学前,我们就召开一些小型座谈会或是家庭访问,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向群众请教,搜集一些当时当地的生动事例,哲学民歌和民间故事,丰富教学内容……以乡为单位开办了哲学师资训练班,共培训了两千零六十三人。在教学中,依靠他们为骨干,层层深入,以强带弱,开展互教互学活动,形式多样,形成了田头、工地、食堂、庄头到处讲哲学的新景象。”[4]形式生动活泼,活学活用,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适应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理论的需要,安徽省大大加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自从省委发出“关于加强理论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后,县以上各级党委均按照通知的规定,充实和加强了专职教员,并对原有的教员进行了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党校(班)、团队、专业干部学校、大专学校、中等学校和讲师团共配备了专职教员一千三百八十一人,其中有不少是地、县委委员一级的干部,这些学校还普遍设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组)[5]。此外,各级党委还特别注意鼓励教员破除迷信,组织他们大胆巡回讲演,开展学术批判,参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合肥、淮南、芜湖市委、蚌埠、安庆地委等还组织理论教员深入工矿、农村、街道,帮助群众学习哲学。芜湖市工厂、机关、学校、街道干部和青年约两万五千多人,从1958年就开始学习哲学[6]。许多地方的工农群众也热烈展开对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如安徽造纸厂和大通煤矿等厂矿职工和阜南县柳林公社社员在1959年初就开始学习。
安徽省各地还组织了大量哲学学习小组,据统计,阜南县参加学习的县、区、乡干部,已占全县脱产干部的90%以上[7]。有许多过去没有接触过理论学习的干部,现已把《毛泽东选集》粗读了一至两遍。很多干部的红专学校和哲学学习小组已经学完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哲学著作。各地干部大规模开展理论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推动工作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像蒙城县乐工区的乡、社干部,在学习了毛泽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后,工作作风大有转变。各地干部在理论学习中,都批判了过去那种片面的强调 “正规划”、忽视联系实际的倾向,采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方法,做到 “以虚带实”“从实务虚”“虚实并举”。如安庆地委及各县县委所组织的理论学习中心小组,在学习时都注意结合当前的生产、工作和干部思想情况。
通过八届八中全会的学习,广大干部和群众政治觉悟普遍提高,对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要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的需要,市委根据省委指示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加强了对理论学习的组织领导,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组织工作。舒城县委成立的理论学习小组,还利用研究工作的会议学习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把学、作、写、讲结合起来,这样就使理论学习真正起到了提高思想水平、推动实际行动和通过研究革命实践提高理论思想水平的作用。在安徽学哲学运动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来安县,该县在1958年9月初就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全党全民学哲学运动浪潮。全县二十五万人中有十四万人参加了哲学学习,其中不仅有青壮年,还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十四五岁的少年。大家的学习劲头很大,还豪迈的提出:“乘火箭,驾卫星,学不好哲学不收兵!”[8]全县城镇和农村中,已形成了人人学哲学、人人讲哲学、事事用哲学的新风气。从《安徽日报》来看,到1960年2月,据不完全统计,省直各单位已有负责干部六百九十八人成立了四十五个中心学习小组,省直各单位团员和青年已组成学习毛泽东著作小组一千五百多个,参加人数达一万八千八百多人。省公安厅已有五百多人成立了三十二个小组,合肥市的各大专学校师生也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合肥师范学院师生三千多人,就有不少师生组织了一百六十多个学习毛泽东著作小组,后又扩大到三百九十九个。各地、市、县委和很多公社党委也以党委第一书记为首成立了学习小组。
在党的领导和“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下,安徽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中。蚌埠各县县委第一书记经常亲自掌握县委中心组学习,并联系每个时期的工作和思想情况组织讨论,各地社党委书记都亲自抓学习,带头学、带头教,并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领导学习的方法。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和加强领导,全区学习运动声势浩大、规模壮阔。仅据萧县、定远、滁县、加山、全椒、砀山、怀远等七个县和地委直属机关统计,参加学习的干部已有三万零六百人多人,占全区总人口百分之四十二,成立了一千七百九十七个学习小组。大家的学习情绪很高,纷纷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习制度,保证坚持下去。加山县农业合作干校副校长秦溱同志,下乡时还带着《毛泽东选集》,坚持学习。全区工人、农民学习毛泽东著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定远、全椒、滁县三县各工厂统计,参加学习的工人共达一万一千人。砀山县和天长县,有四万八千多名青年,组成了八百九十多个学习小组。萧县社楼公社的干部和社员,从1958年9月开始就坚持学习《哲学常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书籍,全社参加学习的人数已达一万三千六百多人,占社员近九成,组成了十六个业余讲习班、九百八十一个小组,学习毛泽东著作[9]。
3 安徽省全民学哲学运动的影响
3.1 打破了哲学的神秘感,解放了群众思想
为破除干部和群众中对学习哲学的迷信思想,推动全民掀起学习哲学、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安庆地区根据地委指示,宣传部从安庆市东风人民公社二百三十多个农民哲学教员中聘请了十二名进行宣讲。这次农民讲哲学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学哲学运动的开展,过去不少人认为哲学高不可攀,文化低的人学不懂,然而这次活动让他们明白了人人都能学哲学。青阳县木镇公社二营张教导员说:“过去就是吃了哲学的亏,不知道从联系观点看待问题,今后必须全面抓,不仅要抓生产,还要抓学习。”至德县泥溪乡社干周庆海听了“事物是互相联系和发展的”一课后,反思自己以后必须从发展上看问题,不犯保守主义错误[10]。
中共岳西县委为了破除广大干部和农民对学哲学的神秘观点,特邀了安庆市东风人民公社农民哲学教员何家厚在岳西剧院讲哲学。该同志首先举出大量事实和亲身体会来说明哲学并不神秘以及学习哲学的重要性,后又运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讲解事物是互相联系、依存的。听完讲学后,汤池人民公社有干部说:“哲学原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做事的看法和方法,没什么神秘的,我们也可以学!”[11]钢铁第五师第七炼钢厂的钢铁战士排长吴占敖学习哲学后感慨:“哲学是个宝!它能提高人积极性创造性还能叫人目光放的远些。”老社员刘富田也补充道:“原来不晓得哲学是个什么东西,那晓得它尽是讲实际的嘛!”[12]蚌埠市永安里、春明巷、厚德里三个居民委员会,组织了三个家庭妇女哲学学习小组,参加学习的人没有学过理论,文化水平很低,可是学了一段时间哲学后,大家收获很大,也感受到哲学其实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13]。不只是妇女,小孩子也能学哲学。施官一个12岁的五年级学生,说自己在没有学习哲学以前是学校最顽皮的,被大家讨厌。自从学校里开设哲学课以后,老师说矛盾可以转化,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转变很大,他很受启发和感动,下决心改掉自己的毛病,深切地感受到哲学很管用,是照明灯,使自己的眼睛亮了,脑子清了,方向明了[14]。
通过哲学学习,广大群众意识到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可学哲学用哲学,把哲学从书斋中解放了出来。
3.2 破除了迷信,净化了社会风气
在安徽农民群众间一直都流传着许多关于神鬼的传说,经过哲学学习,他们认识到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物质的,从而破除了对神鬼的迷信思想,树立了无神论的观点。东风公社社员胡应来学习后,认识到“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什么鬼和神,跑回家去把供奉的灵牌摘掉了。公社农民在破除了对鬼神的迷信之后,击碎旧庙里的大钟,并且把家里的铁香炉、蜡烛台等当作废铜烂铁献给了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该社群众共献出大钟四个,香炉一百五十三个,蜡烛台九百一十七对。安徽省的全民学哲学运动破除了群众的迷信思想,不相信有神、有鬼了,扒庙、平坟的事例也到处出现。群众自主地起来平整坟墓,在很短的时间内,仅芜湖、肖坑、集贤三个大队统计,就平去了旧坟三千四百八十座[15]。
合肥金寨路邮电居民小组的家庭妇女方宝琴,学了一个多月哲学后常常喜笑颜开地向人说:“学哲学真管用,帮助我破除了迷信。我现在再也不相信鬼神了。”[16]群众间还时常流传着类似“人人学习唯物论,破除迷信不信神,世间神鬼都没有,思想解放心里明”这样的民歌[17]。
3.3 加强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了生产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植于社会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生活,一方面现实生活在推动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也指导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但是这种双向作用必须通过中介才能实现,而这种中介便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尽管工农兵的文化程度低,但他们都是社会实践的直接参加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些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安徽省全民学哲学运动的深入发展,更是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安徽各地在开展哲学学习的运动中,都密切结合工作和生产,为工作和生产服务,切实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萧县黄口水利团在大战河钢化的同时,开展了“人人学哲学,事事用哲学”的学习运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民工基本懂得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等一般的哲学原理[18]。该县一实验小学还提出:以哲学为纲,积极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师生学习的积极性[19]。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品德情况,用哲学原理提高教材的思想性,采用虚实并举、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五年级在讲农业常识课“新式畜力农具”时,用“万事万物都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哲学原理,说明畜力农具的发展过程,学生深受启发。在编条筐时,学生们由原来一天编七个筐提高到二十七个,此种方法,切实将哲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了一起。
望江全县由于各级党组织加强了对学习的领导,大力培养骨干,训练师资,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形式,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因而达到了哲学学习为当前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服务的目的,树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推动了当前生产和工作。茅庵乡某营副营长聂银旺,原来工作不深入,不参加生产,通过学习后,一出门就带粪箕拾粪,并深入田间检查工作和生产[20]。桐城石河公社红旗连在社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和桐城县委宣传工作组的协助下开展了哲学学习活动。参加这一学习的有四百四十五人,他们反映:“哲学是个宝,人人少不了,学会辩证法,工农业生产搞得好。”[21]这个事实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了:工农群众完全可以学哲学、用哲学,而且证明学好哲学能够提高群众觉悟,推动当前的生产。地委宣传部在怀远县曹老集乡淝光社红专学校和第一分校内进行讲授哲学的试点工作,为哲学向工农群众开门创造经验。宣传部副部长刘广生和当地区委直接领导这一工作,并从地委讲师团中抽调一人,与团中央下放干部配合。通过一天的学习和讨论,提高了学员们的认识,对于正确地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有了很大的帮助[22]。
4 总结与启示
1958年3月开始的全民学哲学运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技术革命浪潮等冲击下的伟大创造,在这场运动中,工农兵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这样的形势下,安徽人民学哲学、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几年来也已经形成广泛的群众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这次学习运动中,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大提高了理论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破除了迷信观念,他们运用哲学思想、毛泽东思想来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将学到的哲学知识与生产和技术革新密切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许多地方的干部和群众都说:“不怕工作做不好,就怕思想不开窍。”[23]但是安徽的全民学哲学运动只是全国学哲学运动的一个缩影,它乘势发展,随势而衰。随着1959年的到来,省内学哲学的氛围已经大不如从前,随之慢慢淡出历史舞台,然而它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