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为导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模式改革

2018-03-28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研究生学术

林 忠

(重庆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65)

一、引言

如何适应国际化挑战,提高掌握科技前沿知识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问题。英语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课程,对高层次人才素质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相关改革离不开“需求”和“应用”这两个目标,国内外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大胆探索。清华大学于2002年率先进行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也相继进行[1-2]。这些高校主要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建立选修课体系,采用分级授课和水平测试相结合的模式。如复旦大学从2010年起按照研究生的英语成绩进行分级教学,学生修完研究生基础英语后,要选读指定选修课,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瑞士三家大学(查尔姆斯技术学院、林克平大学和皇家技术学院)合作开发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即以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这些探索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培养,而是专业教育。要进行专业文献梳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展开实证以及研究结果的国际化交流,每一步都离不开英语。只有将英语课程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才能为研究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理解专业文献、运用研究方法扫清语言障碍,从而实现研究生准确流畅表达交流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英语沟通业务的目标。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模式建设和教学模式建设,本文关注前者,主要就“教什么的问题”提出探讨,重点在于如何根据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序化”课程,如何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设计以及教师该如何准备等问题。

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现状

1992年,教育部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4],当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以阅读为主来获取专业信息”,并没有提出可以通过英语来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参与国际交流等目标,与我国当今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差距。跨文化交流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对于研究生层次的精英人才来说,仅仅强调培养其英语阅读能力是不够的。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明确提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一定要“以需为本”,“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在本专业领域里的口头和文字交流能力”。这个要求符合国家开放的现实,对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树立了更高的目标。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明确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作为将来“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生力军,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以及用英语进行口头、书面学术交流的能力。因此,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外语教学必须适应当前的具体情况,立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提高标准,尽快搞好课程建设。

现今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后续和延伸。从中小学一直到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其实质都是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EGP),侧重于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基本知识,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英汉互译和日常交流;利用英语故事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情境和社会习俗,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引导作用,促进了学生对基础英语的掌握。除少数高校开始实践研究生英语课程向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即EAP)转向外,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按照大纲的要求,贯彻EGP的教学思路。目前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大多也是依据本科课程的模式,仍然把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上。不少一线教师反映,研究生英语课程与本科阶段有很多重叠,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升级版”。课程设置还没有跳出原来的圈子,未能体现研究生的学习层次和专业特色,也无法满足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要求。

叶云屏[6]指出,当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目的不明确、内容重复、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其原因是没搞清楚研究生英语和大学英语的本质区别,没有把学生的具体需要考虑进去。当然,也有英语教师缺乏理工科背景、难以驾驭专业英语等方面的原因。根据调查,多数高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都是4个学分左右。如何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安排,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

硕士研究生大都经历了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并且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能力。这时,必须将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转向语言的专业性。我们认为把研究生阶段的公共英语课程转向学术英语教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国内外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只要方向明确和措施得当,这样的改进会更利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基础

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应该立足专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抛开追求从输入到产出的传统记忆型教学模式。无论是攻读专业学位还是学术学位的研究生,他们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英语文献。同时,还应该培养其将来可以在国际上交流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并不是语言水平的提升所能解决的。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John Dewey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其核心教育思想就是注重实用,“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采用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活动类似的形式”[7]。他主张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John Dewey倡导“Learning by doing(从做中学)”,把“做”分为五个阶段:一要安排真实的情景;二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三要有可以利用的资料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四是要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五是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8]。他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比当前学生只是在课堂里听课学习的方法要好。

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恰好契合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改革需要,可以把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转变为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学术英语,并且通过合理安排各种活动,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研究的课题关联起来。学术英语旨在提高学习者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的语言综合能力,如学术写作、学术讨论、文献查阅、论文宣读与陈述,可以分为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9],前者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英语阅读、听讲座、记笔记、写作、撰写学术报告、查阅文献等综合学习技能,后者传授专门学科的词义、语法、语篇、体裁等专门学科知识。王守仁、姚成贺[10]认为学术英语内涵实为“学业用途英语”,但中国不同高校的办学层次、定位、类别、生源等差异较大,学术英语教学在我国发展不平衡[10]。我们认为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语言学习潜能及学习需求,将英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模块,通用学术英语为必修课,专门学术英语为选修课,分别确定教学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估方面体现差异及层次。

周梅[11]介绍了英国朴次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和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学术英语课程。朴次茅斯大学的EAP课程主要包括语法与学术文体、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及学术报告、批判性思维、专业英语课程、用阅读支撑写作和口头陈述技巧等,这些课程都有具体的教学大纲、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各门课按教学内容,通常都安排6~12周教学时间。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INTO学术英语课程主要开设学术英语听说读写课程、专业讲座、学习技巧讲座、专业英语、辅导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等。这些课程分为课堂教学、讲座、自主学习、定期辅导四种形式,尽力将语言学习和专业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结合。该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参加学术领域研讨活动;能撰写学术论文;能听懂学术领域内的讲座并能有效记录;能从学术篇章中识别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实施有效自主学习。

(二)必修课类型

第一个学期用两个学分安排必修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这种课程界于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具有跨学科性,基于学术英语的共同特性而设,从而为专门学术英语的学习做好铺垫。必修课以“学术提升”为目的,以“边用边学”为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夯实语言技能,提升学术阅读、学术听力、学术口语、学术写作、学术翻译等能力。这种课程并不传授具体专业知识,目标只是提高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必修课可以实施分层教学。

国内很多大学都实行了研究生分层教学,但缺乏规范。虽然都是通用学术英语课程,但在教学的重难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上有所区别。需要注意的是,分类标准不能单一,不能仅靠入学后的一次考试来确定学生分在哪个层级。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兴趣特点等综合确定,特别要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学习环境,主客观考核相结合,教师认定与学生申报相结合的办法,准确定位研究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基础的研究生参加不同层级的通用学术英语学习。

听说能力是学术交流的基础,所以学术听力和学术口语应为第一层级;学术翻译是学术语言技能的最高境界,要求学生具有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处于中间层级。普通研究生应主修第一层级的课程;基础较好,双语语言基础不错的学生可以选修第三层级,基础比第一层次稍好并以就业为取向的学生应主修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应该必修第二层级的课程,因为许多学术成果都是用英语来发表的,阅读、检索和学习国外相关文献是无法绕过的一道坎。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程,为学生讲解句法知识,梳理行文脉络,让学生学会把握文章里的重要信息,为阅读专业文献打好基础。

学术英语听说课程的目标是着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学习在研讨会上如何与别人互动,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听学术讲座时怎样识别细节、记录要点、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等。授课的形式可以先由英语教师讲解应该注意的环节,教会学生重点句型,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相关的学术视频公开课。现在全球很多大学都有网上公开课,教师提前选好课程,然后在多媒体教室播放,遇到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可以停下来讲解,指导学生记好笔记。还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小型研讨会,让学生自己选题,准备一个专业小讲座,讲完后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补充。也可以把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专题讨论,教师在研讨过程当中给予指导,并根据其课堂表现,评出平时成绩。

英文专业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旨在掌握学术论文的语篇特征,熟悉观点组织和文献引用的方法。教师筛选经典的论文进行讲解,对文章里的语法和词句、写作格式等方面加以规范,再让学生模仿写作。这样的课程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为了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学生必须要课外阅读多篇相关论文,学习英语的同时,专业视野也得到了拓展。论文经过教师的批改,学生再继续打磨。这样学生一定能在学术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有些已经读到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尽管已经有十几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是写一篇文章的英文摘要还非常困难。该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学术文体特点,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熟练运用并列句、复合句,准确运用标点符号,掌握模糊限制语和名词化结构,建立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用英文撰写摘要,掌握学术文体的基本知识,为其撰写毕业论文和发表学术论文奠定基础。

学术文献翻译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文献翻译能力。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也会开设关于翻译的课程,但是主要涉及通用英语的内容,讲授通常的翻译技巧。学术文献翻译课程凸显学术篇章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句子表达的基本差别,使译文通顺易懂。目前,很多学生翻译的材料都显得佶屈聱牙,文法不通,甚至错误频出,严重影响了原文的学术价值和交流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掌握关于学术文献的翻译常识和技巧。学术翻译还有助于精读原典,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各种问题赖以为凭的假设、问题提出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路径、达到结论的过程,从而为第二学期的专业学术英语打下基础。

(三)选修课的设置

柳君丽[12]指出,国内高校成功将研究生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的学校屈指可数。如果将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相结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到第二学期,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科方向选修专门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不同,学术英语教学内容是以学术型体裁篇章为重点[13],侧重学习特定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培养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特色和专业设置,开设生物英语、汽车英语、电力英语、制药英语、工程力学英语、微电子英语、光电信息英语、冶金英语、新闻传播英语、城市规划英语、建筑工程英语、机电工程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各自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内容。学术英语教学内容应突出专业交际和专业写作,将学科技能训练融入专业知识。

专门学术英语教学宜使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方面进行:课程紧密结合专业,以专业为导向,注重应用价值;将用英语表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技能相结合;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或商业经营等活动相联系;让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并付诸实施;让学生运用所学“英语+专业”的知识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能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师生能共同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果。

专门学术英语涉及研究技巧、图表分析和数据描述、完成课程作业与论文、撰写毕业论文、讨论和研讨技巧、学术报告演讲和学术指导等内容。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和面授相结合,两者都是每周3学时。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专业知识,而把巩固、强化、复习、实践等内容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考核目标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讲述专业课程,听懂专业英语讲座,同时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专题报告,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性话题对话或讨论,实现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无缝对接。

四、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就是要“以需为本”,充分满足学生将来继续本专业学习、在工作方面以及出国深造的具体需求,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人单位最喜欢的复合型人才,就是那些能掌握两种及以上专业知识或者专业技能的人才。随着国家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每个单位同国外的交流和联系会越来越多。懂专业、可以通过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更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多。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英语教师也必须面对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首先是教材的编写。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针对某个高校具体专业方向的通用学术英语教材,这就要求每个高校的英语教师根据自己任课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编写切合实际的教材。由于英语教师对理工科专业知识的缺乏,所以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充分向专业教师请教,听取意见,逐步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从编写课程讲义开始,联合编写教材,内容由专业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和相关资料,英语教师负责文字编排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再继续修订、完善,最终形成一系列成熟的教材。英语教师大都出自语言学、文学或教育学等专业背景,原有的知识架构只适合通用英语教学,而要把改革后的硕士研究生英语课上好,就必须加强理工科基础知识的学习。负责英语教学的院系(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自愿为原则,把教师分成课程教研小组,共同研究某个专业方向的专门学术英语课程。大家既分工,又合作,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其次,现在留学回来的硕士和博士很多,他们具有专业知识,英语水平也比较高,完全可以充实到学术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中来。如果这些具有留学教育背景的专业教师可以和其他英语教师协同合作,必然会促进学术英语课程的良性发展。

五、结语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应培养学生准确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增强撰写英文摘要和英语文献资料翻译技能,达到听懂英语学术讲座和全英文课程学习要求,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为此,研究生英语课程应为专业科研服务,为学生在借鉴国际学术前沿成果、获取专业知识、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更有效的语言教学,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科研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

本文把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为群集模块,按学生的英语基础层次分流,然后以必修课——通用学术英语为主干,以选修课——专门学术英语为分支的组合模式,目的是要打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阶段的线性英语教学逻辑,重在宽基础、多选择,形成树状结构。该模式以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为本、以学生的具体需要为本、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本。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要针对不同专业,适应学生的不同个性、兴趣和特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设置改革必须配套相应的教学方法,本文虽有所涉及,但不成系统。如何结合当前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主流方法进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曾建彬,廖文武.研究生英语指定选修课程的探索——以“复旦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49-51.

[2]郑玉琪.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东南大学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30-133.

[3]耿延宏,张秀琴.CDIO教学理念下研究生外语教学体系重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81-83.

[4]教育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叶云屏.将科技语类引入研究生英语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7-61.

[7]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8]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9.

[9]Dudley-Evans T,St John M J.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0]王守仁,姚成贺.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语,2013(5):1-7.

[11]周梅.论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来自英国高校的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84-90.

[12]柳君丽.研究生公共英语选修课程设置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2-45.

[13]贾光茂.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EAP模式对我国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8-121.

[责任编辑亦 筱]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研究生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