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
——基于教学行动研究案例述评的报告

2018-03-28田占峰任运昌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政治课案例笔者

田占峰,任运昌

(1.重庆市铜梁二中,重庆 铜梁 402560;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065)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主要关注15~17岁高中阶段留守儿童寄宿教育。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具有连续半年及以上留守生活经历的农村儿童,按照国际惯例,其年龄限定在18岁以下,而留守生活,是指儿童在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就业时留居其户籍所在地农村的生活。[1]1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等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2000年我国有留守儿童2,699.2万,2005年剧增到5,861万,2010年为6,102.6万,2015年有所回落,为5,492.5万。[2]多年来,如此超大规模留守儿童群体的系列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比如,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加大学校教育关爱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创新关爱与教育形式”。

在大规模留守儿童群体中,15~17岁高中阶段留守儿童数量甚为庞大。根据段成荣等析出的数据[2]计算,2000年我国15~17岁高中阶段留守儿童有266.68万,2005年剧增到1,012.19万,2010年为812.87万,2015年为683.27万。笔者据此估计,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留守儿童至少有500万。由于农村地区大多数高中都开办在县城或较大的镇上,离留守儿童的住家较远,所以绝大多数高中阶段留守儿童都只能接受寄宿教育。学校和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留守儿童寄宿教育面临的系列问题,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全面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4]在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系列问题的解决,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等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何价值与效用?如何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有哪些可行性较强的教学策略与路径?这些问题值得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高度重视。

二、研究假设与方法

(一)研究假设

笔者结合自己持续多年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的丰富经验及成果,深入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发现,高中留守儿童这一巨大弱势儿童群体寄宿教育的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教育、日常行为习惯培养、自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留守与寄宿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1.思想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其有效教学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系列问题的解决,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必须坚持实施策略与路径创新,即尊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其真实生活,着眼其长远发展,引导其课堂学习与留守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提升其基于问题情境和社会活动的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和自我教育能力、积极应对留守与寄宿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二)研究方法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笔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策略与路径、资源开发与成效评估等进行探究。所谓“质的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把它定义为:“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3]陈向明形象地阐释,“质的研究”像一把大伞,甚至是一棵参天大树,下面掩荫着各色各样的方法分支。[3]在探究过程中,笔者着重运用了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其中,行动研究主要用于一系列探索性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主要用于成文时的资料整理和归纳提炼。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在当前大数据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一切图像、语音、文字、符号、信息等都堪称数据,各色各样学科领域的“数据研究”也大行其道。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虽显著区别于量化研究系统严谨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但也高度重视质性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的规范性。本文三个案例或许也可忝称“数据”,其主要内容是笔者观察访问留守儿童、一线教师的札记,以及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与成效记录。纳入本文时剔除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和不便阅读的冗词赘句,为有效避免可能带给当事人及有关各方的不利影响,也作了匿名、化名等技术处理。三个案例的述评文字保留了比较鲜明的叙事风格,其主要用意在于生动描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实然取向与应然逻辑。

三、教学行动研究案例述评

(一)案例讲述

1.针对寄宿留守儿童情绪心理问题的案例

寄宿留守儿童大多情绪状态欠佳,自信心不足,焦虑无助,普遍渴望教师给予更多关爱。下面是他们的心声实录:“我成绩不是很好,很少得到老师表扬和关注,可能高中毕业了,老师都还记不住我的名字。”“我是一个丢在人群中就消失不见的人,我学习或许不够努力,也不聪明。我经常遇到难题,成绩总是不理想,该怎么办呢?我时常感到绝望和焦躁。”“我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初中都不受老师青睐,默默无闻,一直都对数学没有多大兴趣和热情,真没办法。”“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一样的差生,我们还是有想学的心,不要让我们彻底陷入自卑的泥潭。”“老师应多关注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仅是优生。”“学习虽然是学生自己的事,但老师的关心问候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来源,我们班上没有一个同学笨,大家能否学好,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笔者任教班级有一位长期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叫黄春荣,女生。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她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请她回答问题,有时滔滔不绝,但抓不住要点,有时又沉默不语,很不愿开口。后来与她谈心,她说,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人关心她,她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意思。进一步交谈后,得知她家庭很特殊,读高一时,父母婚姻破裂,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父亲为生计奔波,常年在昆明、贵阳打工,与女儿相处时间很少,联系也不多,经常是三五个星期才通一次电话。每次通话时间很短,或许是为了节约电话费,或许是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春荣同学觉得自己是班级、学校的多余人,对学习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了解情况后,笔者问她对政治课学习感觉如何,是否愿意为老师和同学分担一些教学事务。她没说自己的感觉,只说老师教学很忙,如果她可以做一点儿事情,还是很愿意。笔者当即邀请她担任思想政治课科代表,说老师特别相信她能够把工作做好。她似乎有点惊讶,眨巴着眼睛望着天空,然后高兴地答应了。从那以后,她像换了一个人。在老师引领鼓励下,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认真听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课外,老师没有刻意安排,她也会组织同学讨论,准备小组活动资料,收集同学的作业,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还提前预习功课,大量收集课堂学习需要的参考资料,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期中、期末,她思想政治课的考试成绩越来越好,现在已经高三,她这门课的单科成绩基本保持全班第一。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成功,也带动了其他课程学习的巨大进步,现在春荣同学的总成绩在班上一般都处于前五名。在她的支持配合下,笔者任教班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面貌大为改观,学生平均成绩有较大提高,很多寄宿留守儿童也成了她的知心朋友,他们合作学习,主动思考探究,状态特别好。

2.针对寄宿留守儿童与金钱相关问题的案例

寄宿留守儿童面临着各种各样与金钱相关的问题。比如,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最烦的是零花钱不够用”,有的寄宿留守儿童每月前两周就用完了全月的生活费,后十多天只好靠赊借度日,或忍饥挨饿,得过且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各科学习。更有甚者,铤而走险,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笔者了解到,某校高二寄宿留守儿童杜波,父母长期在广东打工,特别缺少家庭教育,以至于消费失控,享乐无度,经常旷课去打游戏、下馆子。一段时间,他结交了几个吃喝朋友,家长按月打卡的生活费严重超支,于是胆大妄为,在深夜偷盗了本校高三教室一些同学的手机和钱包。

针对寄宿留守儿童与金钱相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经济生活》单元“多彩的消费”时,特意向学生呈现了一个案例,并请学生讨论发言:高二学生刘舟所在班级,每逢同学过生日,大家都要互送礼物。前几年一般限于送一张贺卡,而今所送礼物价格越来越高。刘舟父母在成都务工,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每月给他生活费和零花钱较少。这个月有6个同学过生日,其中5个给刘舟送过生日礼物,刘舟想回送,但感觉力不从心,压力挺大。面对这种情况,刘舟应该怎么办?请你支支招。

这个案例及研讨的问题源于寄宿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课堂上所有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很多真实想法和遇到类似尴尬情景的应对措施,启发一些寄宿留守儿童纠正了偏颇认识,掌握了生活消费的基本原则,提高了自我教育和应对留守生活难题的能力。笔者也主动参与讨论,对学生进行合理消费的指导和金钱观教育。结合《经济生活》单元“文化对人的影响”,笔者着重引导学生适度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文化创新的实践能力,同时主动购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经典文学作品,加强深度阅读,有效促进良好人格的塑造。

笔者在教学《经济生活》单元“投资理财的选择”时,又创设了一个情境:高二寄宿学生王刚,国庆放假期间,在杭州务工的母亲回家给他留下2000元生活费。他感觉身上带这么多钱不安全,你建议他该怎么办?为什么?通过独立思考和发言交流,同学们明白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意义和可行路径,也认识了投资理财的多种选择、收益与风险,以及最常见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的作用与方法。教学《经济生活》单元的综合探究内容“正确对待金钱”时,笔者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9人左右,把寄宿留守儿童均分在各个小组之中,并鼓励他们争当组长,负责整理本小组的学习资料,面对全班同学陈述本组成员的观点。同学们围绕“金钱是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怎样使用”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和深度交流,对留守儿童理解父母挣钱的艰辛,牢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针对寄宿留守儿童辍学流失问题的案例

寄宿留守儿童辍学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学校和教师在很多时候都深感无奈。笔者调查发现,某校高二年级2017年2月入学应到学生1378人,实到学生1362人,辍学16人,辍学率为1.16%,辍学者大多是寄宿留守儿童。到2017年6月期末时,辍学率大幅增加。以高二年级第1、3、4、8、9五个班级为例,开学初应到人数分别为69、70、65、70、70人,合计344人,实到人数分别为69、70、65、69、69人,合计342人,辍学2人,辍学率为0.58%。到2017年6月期末时,5个班实有人数分别为65、64、61、62、69人,合计321人,辍学流失人数增加到23人,辍学率达到6.68%,辍学者依然大多是寄宿留守儿童。前文所述段成荣等发现,2015年,全国高中阶段留守儿童在校率只有82.85%,中途辍学率为1.21%,比2010年略高,[2]也就是当年全国有117.18万适龄留守儿童未能就读高中,其中辍学者达8.27万。

针对留守儿童辍学流失问题,笔者教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单元“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柳芳是我校高二年级一名寄宿女生 ,她有一个弟弟在读初三,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平时,姐弟俩的生活学习基本能够相互照顾。然而,一次意外车祸造成了母亲左腿残疾,本来清贫的家庭,现在变得愈加艰难。柳芳经过几天思考后做出决定——放弃自己的学业,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帮助父亲照顾母亲,同时想法挣钱补贴家用。父亲会同意女儿的决定吗?为什么?如果父亲不同意,请男同学扮演父亲,女同学扮演女儿进行交谈,看最终谁能说服谁。经过充分准备,同学们激烈争辩,不少同学讲述了国内外名人志士的事迹言论来支撑自己的独特观点,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父母离家挣钱的艰辛和最无私的爱,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认识了不努力克服眼前困难而辍学的危害,增强了应对生活困难和成长危机的能力。这次教学活动之后,班上两名准备辍学打工的寄宿留守儿童改变主意,下定决心继续学习。

(二)案例评说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任课教师必须给予寄宿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这些学生特别渴望得到教师关注,教师的信任、鼓励和关怀,是学生成长的阳光。寄宿留守儿童特别需要阳光,也特别能够“感光”。教师不经意地拍拍肩、打打气,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往往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师给予寄宿留守儿童更多阳光,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力争上游、追寻梦想、披荆斩棘的勇气、毅力和实际行动就会表现得更为充分,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达成和留守儿童日常教育的促进,就会结合得更好。给予寄宿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并不需要特别巨大的付出,关键是教师要有爱心,做一个有教育敏感之心的人。前文黄春荣同学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成功,以及整个学习生活状态的焕然一新,令笔者体会尤深。

教师必须突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想方设法强化寄宿留守儿童参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热情和兴趣,提高其能力和成绩。有教师很通俗地讲:“留守儿童到学校是来上课读书的,课上好了,书读好了,学习有兴趣,精力就会用到好的方面来,思想就会健康向上,心情就会愉快开朗。如果课上不好,书读不好,成绩提不高,他心理负担就重,想法就多,烦恼就多,搞不好就要出事,甚至出大事。”笔者认为,帮助寄宿留守儿童“把课上好、书读好”,必须在课堂上把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增强他们刻苦学习的动力和成功体验,为冲刺高考或打工就业,以及为整个生命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前述针对寄宿留守儿童辍学流失和金钱相关问题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此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过程中切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必须杜绝对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前述案例虽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个案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并不等于其自身问题严重,个案留守儿童有成长问题并不等于所有留守儿童都有问题。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不是“问题群体”或“问题儿童”;少数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偏差,但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被夸大化。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导致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增加,一些教师如果抱怨牢骚,或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待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就容易将其污名化。[5]笔者深信,绝大多数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独特的专业智慧。我们若能在学科教学中更多地尊重留守儿童,充分肯定他们的优良品德和聪明才智,更好地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掘利用他们留守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就会更加有效地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前述每一个案例,都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四、结语

基于教学行动研究及其案例述评,笔者认为本研究所做假设成立,即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其教学过程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寄宿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其真实生活,着眼其长远发展。教师要精选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及时提供寄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真实案例,巧妙创设反映留守生活的典型场景,引导他们将课堂学习与留守生活经验紧密结合,促进其主动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并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自我教育及应对留守与寄宿学习生活诸多困难的能力。

简言之,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促进留守儿童寄宿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满怀热情与关爱,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成效评估意识,坚持实施教学策略路径的探索与创新。

[1]任运昌.农村留守儿童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段成荣,赖妙华,秦敏.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6):52-60.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167-167.

[5]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N].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2008-3-27(11).

[责任编辑石 悦]

猜你喜欢

政治课案例笔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