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3-28刘三宝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教育学生

刘三宝



关于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刘三宝

(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湖北武汉,430070)

高等农业院校推进创业人才培养是响应国家号召的有力行动,破解“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解决就业困难的迫切要求,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存在创业教育认知局限、课程体系建设欠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实践环节缺乏指导、与外部资源对接不力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要从营造创业教育氛围、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锻炼环节、引入外部优质资源等方面入手。

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路径

一、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一) 响应国家号召的有力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富民之道、强国之举的重要途径,在公共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导师帮扶、场地孵化、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各地各高校要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国家的相关政策已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大力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可谓正当其时、适得其势。

(二) 破解“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智库,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对农民、农村和农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民创业教育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趋显现,土地制度的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失等迫使农业发展朝着集约化经营的方向迈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经营制度也在遭受着巨大冲击,传统的一家一户单独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优秀农业人才方面,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农村所面临的空心化、老龄化、文化荒漠化、留守儿童等问题使得新农村建设受到极大挑战。破解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民工回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村镇企业,将农民留在身边,在当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2]。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创业人才为发展乡镇企业、村镇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据统计,2012年,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5%,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3]。但是农业科技研究总体水平低,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线断人散”,农业科技教育“脱农化”“厌农化”严重,这些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将创业人才的培养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加速器”与“催化剂”。

(三) 解决就业困难的迫切要求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4.5%,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培养阶段,毕业人数也从2002年的145万增加到2017年的795万,增长了5.48倍。毕业人数的增加,随之带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与此同时,当前面临的经济下行带来的就业岗位减少,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民工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的现状。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创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四) 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年率增速为6.9%,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经济下行数据说明,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下,靠拼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增长点,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第六产业”的培育应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选择和发展经济的新增长点。“第六产业”的概念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针对日本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指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即走农作物种植(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农产品销售(第三产业)的“一条龙”产业化发展道路。按行业分类,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1+2+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内涵[4]。发展“第六产业”就必须得有人才,因此,农业院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二、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 我国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 中国农业大学创业人才的培养采用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相结合的模式。基础模块由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全面能力。专业模块是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专业特色设置的,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科研项目、实验实习、研究论文等。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是比较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笔者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实施了创新创业教育“101计划”,即100%的学生能接受到创新创业教育,力争让1%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提出了课程教育、活动引导、竞赛助推、典型引路、基金支持、基地孵化、跟踪服务“七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工作思路。该模式在充分吸收现有创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又凸显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特点,是一个可在全国高校复制的创业教育探索。

(3) 南京农业大学实施了通识教育与专业特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主要是一些公共课程,涉及农业科学与作物科学等领域。专业特长教育则是为宽口径的就业和创业做准备,目的在于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强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基本素质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与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校外企业联合培养,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 创业教育认知局限。首先,中国有句俗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至今仍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特别是在年长一辈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择业观念根深蒂固。对风险的厌恶、对稳定的偏好、“重农抑商”的传统构成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大阻碍。受传统就业观念的长期影响,大学生毕业时一般都会首先选择外企、国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单位,只有小部分立志创业的学生才会走上自主创业这条道路。其次,农业院校的很多学生来自农村,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跳出“农门”,找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如果毕业去创业的话会被家里人视为不务正业,受到家里人的反对。第三,许多农业院校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就必须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而创业教育所营造的商业氛围或许会冲淡学术氛围,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悖,因此,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总而言之,学生个人、家庭与学校对创业教育都存在认知上的偏差。

(2) 课程体系建设欠缺。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尚未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课程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开设了创业课程的高校,其课程内容大部分枯燥乏味、脱离实际,只是对理论的简单复述和机械呈现,只是将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头换面、偷梁换柱,缺乏统一的、系统的教材,知识讲授的碎片化、零散化、拼凑化、随意性现象严重,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创业课程的讲授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脱节,不能够将创业学的基本理论、创业所需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无法给出一个学生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创业的明确方向。

(3)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研究创业的专家不一定能教创业,真正创业的企业家也不一定能上好创业课。创业课师资短板是阻碍高校创业教育全覆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授课效果来讲,创业课老师需要具备管理、市场、财务、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最好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农业院校的学科门类不够齐全,因此具备以上综合素质的人才较少,所以导致教授创业课程的许多老师都由辅导员、学院党委副书记或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担任,其缺乏专业理论性和实战经验,对创业以及创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自身的认知水平,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高超的教学艺术,无法吸引学生,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 实践环节缺乏指导。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多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对实践环节缺乏深入探索,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现有的实践环节只停留在各种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活动上,这些活动只是培养了学生创业的基本意识,对能力培养效果有限,与实际的创业实战环境仍有一定的距离。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提供办公设备,以此来吸引学生团队入驻,但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导致孵化器成了“空壳子”,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5) 与外部资源对接不力。农业院校由于其学科门类的限制,使其只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单方面的资源优势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农业院校要搞好创业教育就必须不断引入外部资源。然而,农业院校现在的创业教育局限在自己学校的系统内部,课程的开设、教师的配备、赛事活动的举办等只是对学校内部资源的整合,没有真正“走出去”将外部资源引入,如将专门的创业培训老师、成功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基金等“引进来”。而且部分农业院校习惯于单打独斗,缺乏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团结协作、互惠互利的意识,导致很多好的经验、理念无法及时应用到各自的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使得创业人才的培养事倍 功半。

三、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一) 营造创业教育氛围

良好的创业氛围是抓好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第一,成立创业教育专门工作机构。建立从校级层面到院级层面的创业教育领导体系和工作机构,确保创业教育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保障到位,保证创业教育持续有效推进。第二,吃透用好各项创业政策。大力宣讲国家、省、市一系列优惠的创业政策,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创业的利好背景,认识到创业是人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第三,加强对学生“三农”问题的教育。通过有效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蕴含着无限的创业契机,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富农、兴农”的思想,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第四,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一个好的创业者故事能解决信任的问题。典型宣传成功与否,检验指标应是有没有感召力,能不能“动人心”,会不会产生共鸣,有没有真正影响一片、带动一群。因此在创业典型宣传上要做好精心设计,一个基本原则是“点上开花,面上求势”。如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典型张振华选树过程中,学校层面各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中青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中青网及中央电视台等校外主流媒体也适时地进行了深度报道。对于一个在校创业本科生而言,这种力度是打破常规的,也可以说是重磅出击,重点培育。

(二)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高等农业院校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重视学生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抗挫抗压能力的培养。建立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与涉农特色课互为补充、层层推进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应着重加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通过企业家、投资人讲座等方式,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开设专业技能课,重点讲授公司注册、生产管理、团队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律、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强化学生对创业的理性认识。除此之外,还应开设涉农特色课,加强学生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的认识,使学生学会将创业与专业所学、产业发展联系起来,比如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创业学生,可以专门开设与园林规划、景观设计相关的创业课程,让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真正对接。另外,探索建立创业课程课外学分认定制度,将创业课程学习纳入学分修读计划,以此鼓励学生选修创业类课程。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形成一支校内校外、专兼结合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导师队伍。盘活存量是指,首先加强对校内已有创业课老师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外出考察、企业实践等环节使老师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使创业课堂与市场、生产线和客户线有效衔接。其次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使其具备基础的创业理论,在教授专业课的过程中进行创业教育渗透。第三,从涉农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师资中遴选一批创业导师,比如遴选具有农林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用好增量是指,从校外聘请一批成功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政府官员、农业技术专家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业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完善创业授课教师和创业导师的考评制度,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最终形成具有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家、政府官员等不同背景的导师队伍。

(四) 丰富实践锻炼环节

丰富实践锻炼环节是抓好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继续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赛事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能力。华中农业大学坚持完善了“国家-省级-学校-学院”四级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学校层面形成了“一个专业一个赛事”的工作品牌,全校46个本科专业实现了赛事的全覆盖,对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积极建立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器,为创业学生提供基础办公条件和设施,对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学校要通过设立创业基金等形式给予重点扶持。第三,加强校企联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办班、组织创业学生到企业实践实训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五) 引入外部优质资源

外部资源是指农业院校内部所不具有的资源,包括资金、师资、项目、技术等。农业院校的学科门类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打破学科限制的藩篱,积极从外部引入风险投资基金、优质的创业导师、市场化前景较好的项目、先进的技术,等等。另外,将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和机构去操作和实施。比如在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实践场地的提供、设立孵化引路资金方面,高校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项目的遴选与项目的市场化过程中,由于高校对市场的把握不够,导致不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因此,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把高校无法有效指导创业学生的部分交由专业机构和人士去承担,是提高创业服务和指导水平的关键。

[1] 张理晖.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民创业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6(9):45-47.

[2] 十九大报告(全文)[EB/0L].(2017-10-27)[2017-12-1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 c_1121867529.htm.

[3] 甘晓,丁佳.农业发展:突破“短板”加快创新[N].中国科学报,2013-03-11(3).

[4] 孔祥智,周振.发展第六产业的现实意义及其政策选 择[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1):98-103.

[编辑:何彩章]

2017-12-28;

2018-04-07

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华中农业大学‘七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研究”(2016062)

刘三宝(1983—),男,安徽无为人,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联系邮箱:172793435@qq.com

G642.0

A

1674-893X(2018)02−0091−04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