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营销模式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分析
2018-03-28刘颖昕
刘 存 刘颖昕
(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电影广告的经济效应逐渐突显,因此企业对微电影营销模式进行分析,从实际的案例中对营销模式提出新的改革思路。
一、微电影营销
(一)微电影的兴起
2010年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微时代到来的标志,也是微电影的雏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电影的受众观众越来越多,微电影广告的经济效应逐渐显露出来。
(二)微电影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时代也凭借着其优势在广告商业市场占领了极大的位置,微电影的发展前景也被业内人士和广告投资商十分看好,优酷、搜狐等网络主流平台对于微电影的推广也反映了微时代的巨大的发展前景。微电影将广告和传统电影有效结合,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和广告要求,制作出的微电影形态和种类均不相同,让观众观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广告的诉求,将微电影所带来的广告经济效益发挥至最大。
(三)微电影营销的概念
微电影是指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30分钟以内的影片,它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适合观众在短时的休闲状态下观看。
微电影营销是一个多元化的移动播放平台,是一种物美价廉、精准高效的新媒体营销方式。微电影是为了满足观众能够在短时闲暇时间和移动状态,通过移动视频设备进行观看的心态。微电影的出现能够充分满足观众碎片化娱乐的想法,微电影既可以单独成立,也可以成为系列的剧场。微电影不同于网络视频它更加商业化,更加专业,微电影营销的剧本一定是一个完整故事,而且一定是品牌故事,通过商业电影的视觉享受来驱动微电影营销背后的商业利益。
(四)微电影的营销模式
企业赞助并不会影响微电影的表现形式,微电影的内容大多以亲情、爱情、友情为主、通过搞笑或温情的形式深入人心,而企业产品常常作为微电影中的道具或者背景出现,与电影内容能够很好地结合。微电影的营销模式就是通过一个简单间断的故事,传达品牌的理念,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微电影营销模式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一)企业营销开始注重品牌的精神传播
微电影通过短篇故事来吸引观众,它可以根据企业的品牌理念来创作故事,也可以将品牌理念融入故事当中,不断如何创作,都是为了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忠诚度,通过微电影创立企业品牌和消费者情感纽带,将企业文化巧妙地融入消费者的观念之中。微电影的营销模式更加注重受众对于企业品牌的认同,潜移默化地提升企业品牌的声誉和美誉,从精神观念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就是微电影营销模式的精髓所在。
随着微电影广告的出现,企业营销的专注点并不着眼于产品营销,而是侧重于企业品牌的营销,通过传播品牌理念,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文化有一个深刻的心理认知,触动消费者的心灵。让企业品牌所倡导的信念和价值能够和消费者生活相接轨,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消费文化,才能使得企业的品牌营销模式能够成功。
(二)企业营销开始出现营销模式的创新
微电影广告的投放传播渠道主要依赖于网路,利用网络传播进行创意式的营销,有效避免了传统广告投放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电影网络广告投放与传统的电视投放比较,网络投放的成本价格更低,也更容易形成话题,以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二次传播,给广告投放企业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微电影网络广告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企业传统广告的投放渠道,让企业对于广告制作到广告投资都有了重新考量的方向,让企业打造了一套适用于网络营销的新型营销模式。企业的营销渠道从传统的电视平台,转变为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移动平台等各种营销渠道相组合的形式,保证企业营销内容,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达到最大化,让企业的能够保持进步的步伐。
(三)企业营销开始注意广告植入的手段
微电影广告传播的新型载体,通过制作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作品,让消费者主动接收品牌信息的同时还能加深对于企业品牌的印象。微电影广告植入之所以要比以往的传统广告植入更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是,微电影广告采用软性植入广告的模式,让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观影情绪,可以有效降低消费者的抗拒心理,因此即便微电影广告在网络平台播出,也同样会有更高的点击率和经济效益。
企业将微电影营销与广告进行整合对于企业来说有着很大的挑战。微电影的本身是一个架构良好的故事,如果掌握不好微电影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度,极易会出现故事留给消费者的影响很深,但是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印象并不太好,这对于企业的来说是一种广告营销失败的案例。因此企业采用微电影营销模式推广企业品牌时,避免广告的硬性植入,把控好企业文化和故事情节的融合度,才能有效发挥出微电影营销模式真正广告效益。
三、企业应用微电影营销模式的应用原则
(一)科学应用微电影营销模式,全面考察市场
企业应用微电影营销模式时要对企业品牌有着清晰的定位,要全面考察市场,搜集此相关的数据资料,从而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喜好,通过创造足够话题的微电影,进而激发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消费欲望。其次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和传播平台,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利用传统媒体的覆盖力和公信力,将微电影广告投放到电视平台中,提高企业产品的曝光度,将企业宣传效应最大化。
(二)实现企业文化和艺术创意的完美融合
微电影广告具有电影本身所有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元素,想要实现企业文化品牌的有效推广传播,就要将微电影艺术创意与企业文化完美融合,让微电影的整个故事框架结构能够将企业文化的正面形象有效传播给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印象,提高企业品牌的美誉和知名度,让消费者通过微电影能够联想到企业文化再到企业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益。
(三)整合营销渠道
企业想在激烈的广告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要不断整合营销渠道,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隔阂,将二者有效结合,利用微电影广告的优势,培养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忠诚度,促进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企业要与“优酷”“搜狐”等视频网站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让微电影广告在网络平台上播出,同时也要利用传统营销渠道的优势,实现营销传播的互补,形成多方面的营销传播,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
四、企业应用微电影营销模式的具体实例
(一)微电影故事概况
这是由百事可乐邀请《家有儿女》原班人马拍摄《把乐带回家》,微电影的广告的名字就与百事可乐有着很直接的联系,让观众很容易联想到该产品,微电影的具体剧情是:
刘星、小雨和小雪在回到家中时,发现了一名不速之客,所有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夏东海出来时,那名不速之客喊夏东海爸爸,将故事情节的推向了疑惑点,等到最后才知晓,这名不速之客是刘梅收养的一名孤儿,在微电影结束的阶段是所有人举杯庆祝的镜头,而杯中的饮料正是百事可乐。
(二)微电影与企业品牌的形象联系
《家有儿女》这部电视剧与百事可乐的联系并不大,但是编剧从亲情的角度将二者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融合起来,同时将百事可乐的形象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不仅在开心的时候要喝百事可乐,家人团聚的时刻更要喝百事可乐,打破了百事可乐原本快乐的局限性,赋予了更高的寓意。
(三)百事可乐企业的微电影的设计
《把乐带回家》的拍摄时期是《家有儿女》12周年的纪念日,原版人马的拍摄以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作为出发点,吸引了大批量的观众,其中编剧在刘星和小雪职业的设计上也十分巧妙,刘星12年后成为警察,这与刘星的扮演者张一山在同年大火《余罪》中的职业是一样的,而小雪的职业设计则是企业白领,这也与小雪扮演者在《欢乐颂》中的职业相似,这种职业设计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电影的好感,也更容易接受微电影所传播的品牌内涵。
五、总结
综上所述,微电影营销模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正确地运用这种营销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