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晚会导演的重要作用及把控要点探析
2018-03-28
(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 长沙 410007)
电视晚会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冬夏,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观众对电视晚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导演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协调和把控作用,既要确保晚会的创新性和丰富性,又要使晚会编排合理、衔接得当。所以,笔者就此导演的重要性和把控点展开讨论和研究,使晚会内容和效果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
一、电视晚会导演的重要性
(1)节目编排审核。众所周知,晚会围绕主题展开,而节目也要有主题特色,优质的节目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在笑点和泪点上与观众契合,形成共鸣。所以导演要发挥其节目编排和审核的作用,保留优质节目,使晚会积极向上、丰富有趣。此外,在特殊的日子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例如小品,一般都是在娱乐的基础上反映社会现实,起到教育的作用,导演要控制小品时长,发挥其教育意义。再如开场歌舞,一般春节等大型晚会的开场歌舞要大气、恢宏,决定了接下来节目的基调,为后续节目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导演在选择开场歌舞时要慎重考虑,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眼球。
(2)人员协调配置。大型晚会的参与者较多,例如:演员、主持人、灯光师、摄像师、音响师以及幕后工作者,人员与人员之间只有保持默契的配合关系才能呈现出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导演是确保人员之间协调性和配合性的重要因素。而锻炼参与者之间的默契主要靠重复彩排来完成,参与者要有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能承受强度大、重复性强和精神高度紧张的彩排工作。各环节之间的时间也要搭配得恰到好处,什么时候进音乐,什么时候打灯光,这都要看节目需要呈现的效果,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节目的视听效果,达不到激发情感的目的。
(3)流程监督管理。晚会导演和电影导演有所不同,电影拍摄效果不佳可以反复来过,镜头也可以通过后期合成拼接,甚至疏漏部分可以补拍,而很多晚会都是以直播的形式呈现的,这就对节目流程的衔接和节目呈现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即是确保节目流程的衔接性,加强彩排过程的监督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尽可能地降低事故风险,确保晚会的顺利进行。
二、电视晚会的具体把控要点
(1)主题内容。一般来讲,电视晚会都会围绕主题内容展开,节目的设置也具有浓厚的主题氛围,而导演的首要工作即是明确核心思想,突出主旨内容。而节目的配置既要贴近生活,与观众息息相关,又要与主题契合,与时俱进。具体把控方法分为以下几点:其一,导演应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晚会内容要具有弘扬文化或渗透教育的意义,题材要积极向上,满足新时期的发展形势;其二,节目内容要与主题契合,导演要将节目与舞台效果、道具布景以及灯光音效之间紧密结合,通过借助这些外界因素来营造节目氛围,确保节目质感;其三,主持词要紧扣主题,趣味性强,能有效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让其对接下来的节目抱有期待。另外还要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提升晚会的衔接性和整体性。
(2)节目质量。晚会的精髓在于节目质量,所以导演要将其作为把控的重点内容,应选用专业化的评审团,将节目按歌舞、小品、相声、杂技、魔术等种类分化,确保晚会在内容上的丰富性,再筛选出题材新颖、结构合理、效果显著的节目作为候选,拟定初级节目名单。接下来导演要组织预选节目排练,增强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舞台道具之间以及演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磨合度,内容上可以适当调整,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除此之外,导演还应考虑到晚会直播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紧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3)流畅度。确保晚会流畅度是对导演提出的基本要求,由于节目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后续节目的有序进行,打乱原有的计划。所以,导演要从节目本身和外界因素两方面入手,节目本身问题主要是突发情况和衔接不当,这就需要在一次次的彩排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外界因素的种类较多,如灯光、音效、舞台、道具等,各环节负责人要加强检查管理力度,确保整体的协调性。
(4)主持人。主持人在晚会中起到控场和衔接作用,要具备专业素质和随机应变能力,导演在选择主持人时要综合考虑外在形象、内在素质和应变能力,提高晚会的衔接性,还要按照晚会的风格挑选合适的主持人,比如中秋晚会就要求主持人具有亲和力,与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主题思想吻合;娱乐性质强烈的文艺晚会就要求主持人互动能力强,能活跃气氛;国庆晚会要求主持风格庄重、大气。
总而言之,导演的专业素质和经验能力对晚会效果能起到间接性的决定作用,尤其在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观众对电视晚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评价反馈功能也增强了晚会的互动性,导演要不断完善自我、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晚会内容,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好评,为提升电视晚会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