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线性思维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作用
2018-03-28
(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以线性思维为主的电视节目编辑手段已无法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在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之下,线性电视编辑手段亟须更新。所以,在电视节目编辑中应用非线性思维,是确保电视节目编辑创新的基础,更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非线性思维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重要作用
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中的思维,指的是编辑工作者对各类文本、音视频等信息展开排列组合、加工等处理时的大脑思维活动。而非线性思维则区别于线性思维,是对开放性与整体性的完美统一,对于电视节目编辑工作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提高电视节目编辑效率
在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对电视节目进行编辑时,所表现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其中录制、编辑、特效与字幕等所有环节都能够利用各类软件完成。对素材的剪辑只须动用鼠标进行复制粘贴,并且素材都会在窗口中全盘显示,系统会为所有素材配置相应的起始帧,编辑工作中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素材,之后将其添加到轨道中进行合并即可。此外,对素材进行浏览、定位等操作都较传统方式更加快捷,还可结合素材调整顺序进行增删,或是在任何一段音视频中进行插入,种种操作都能实现图像与声音的完美匹配,大大提高电视节目编辑的工作效率。
(二)强化电视节目编辑灵活性
相较于线性思维而言,非线性思维在电视节目编辑中更加灵活,打破了传统编辑手段的局限,不仅能够灵活对文本、音视频资料进行重新组合,还能够确保声音与图像的同步,出现疏漏的概率更低。同时,在技术支持下,能够给予观众更加震撼的视听感受,保证信号的高质量输出,这些操作都能够在硬盘中直接完成,而数字形式的资料也确保了即便是对同一个素材进行多次非线性编辑,也不会对其造成任何磨损。加之现如今编辑台、字幕机、调音台等数字化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非线性思维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编辑工作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内容质量。
(三)保证电视节目观赏性
相对于线性思维而言,非线性思维更具进步性、开放性与创新性,所以具体应用到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中,则对编辑意识及方法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一个电视节目成功与否,取决于观众的喜爱程度,而非线性思维对于电视节目编辑而言,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而非线性思维的开放性则没有固定的框架,编辑过程中可随意添加与节目主题相关的元素,用以帮助观众理解,从而提高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当然,编辑人员在编辑工作中要在非线性思维的标准下,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尽量满足观众心理需求,全面提升节目观赏性。
二、非线性思维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具体运用
(一)字幕编辑
在过去传统的字幕编辑工作中,常用手段为贴图,这种单一且效率低下的方式极易出现错误,给编辑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在非线性思维的指导下,节目编辑人员通过利用DAE设备进行字幕编辑,并且对RGB与ALPHA帧进行同步,从而保证字幕能够呈现出运动、翻转等效果,并且还可在三维硬件的处理下,将字幕轨道中的字幕进行扭曲、变形等处理,从而让电视节目中的字幕呈现方式更加创意多元,一改过去传统字幕的单调枯燥,也提高了字幕处理工作效率。
(二)音频编辑
在传统的电视节目音频编辑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是录入音乐与解说旁白的方式,不仅呈现出的节目音频单调,而且声音失真的情况时有出现。而现在可利用非线性方式对音频进行编辑处理,比如Premiere软件,便能够增加多个音轨,同时对这些音轨进行处理。可见,非线性思维在音频编辑中的应用,还能保证声音实现淡入淡出的效果以及对声音电平进行调节,进而可避免出现失真问题,大大提升了节目的音频质量。
(三)视频编辑
传统线性视频编辑工作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且呈现画面单一,而在非线性思维的指导下,一方面,编辑人员能够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对画面进行剪辑与合并,同时赋予视频更多特效,比如利用Premiere软件去制作二维与三维特效,只要将特效拖拽至时间线中,便在视频画面中呈现出特效;另一方面,利用非线性编辑模式能够提高画面的艺术观感,比如可通过调节色彩平衡,将白天拍摄的画面处理之后呈现出夜景效果,或是对素材编辑速率降低,实现慢放效果,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的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中,非线性思维属于极为关键的个性,作为节目编辑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非线性思维对于节目编辑的重要作用,并且与传统的线性思维进行区分,通过掌握各种非线性编辑手段,保证电视节目编辑工作更具灵活性与创意性,进而全面提高电视节目质量,促进我国电视媒体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