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发展数字艺术的思考
——从数字艺术与信息革命、媒介变迁、文化转型方面分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媒介革命转型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数字艺术,作为一种依赖数字科技手段创作的艺术形式,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其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也逐步丰富。从广义上看,数字艺术是使用数字技术来实现的艺术创作。数字技术的发展程度制约着数字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数字艺术的发展需求也推动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艺术是艺术创作者向艺术欣赏者传递审美意象的一种方式。艺术,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而这就是意象。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家在传递美感意象方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艺术家在创作上的需求也推动着数字技术本身的发展。数字艺术作为艺术表达形式的一种,具有艺术本体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数字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对于数字艺术创作的需求也推动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一、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速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全球普及为重要标志。信息革命萌发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以后达到高潮,在二十一世纪还在继续深化推进。信息革命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传播技术上的进步,而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也同样推动着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的发展。

信息革命加速了世界各地的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包括人们的思想传播、宗教传播、商业信息传播等等,当然也包括艺术的传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技术越来越成熟,通过数字技术创作完成的数字艺术通常以数字媒体文件的形式生成,例如:诸多种图片格式(.jpg、.png等)、诸多种视频格式(.avi、.mp4等)、诸多种音频格式(.mp3、.flac等)等等。这种以媒体文件形式创作完成的数字艺术在信息革命时代下更有利于互联网的传播。同时,互联网会使这种数字艺术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传播速度更快并且跨地域性和时间性。

信息革命不仅改变了数字艺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同时也改变了数字艺术的传播形式,与此同时还改变了数字艺术的创作思路和特点,甚至催生出了新的数字艺术类型。

在信息革命之前,影像的传播媒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电影传播,一种是电视传播。而在信息革命下的互联网时代,影像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传播。基于这个特点,影像的创作者会利用有利于网络传播的数字化技术进行拍摄创作,且在创作过程中考虑作品是否有利于网络传播。如:网络传播的受众、网络传播的内容、网络传播的特点等。

这种创作思考和创作习惯久而久之便催生出了一种新的数字艺术类型,即数字网络视频,数字网络视频包括网络综艺节目、网络剧等等,是一种在信息革命背景下形成的数字影视艺术。

二、媒介变迁

媒介变迁,作为信息革命的重要结果之一,主要指媒介形态发生的转变,即传统媒体转化为新媒体的过程。在媒介变迁的影响下,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得到了充分拓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也因此日渐模糊。

随着信息革命的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传播方式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转变: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发展为双向或多向传播,信息的传播形态由传统的点对面式传播发展为网状式传播。摄影,作为数字艺术的一种,在诸多年前,人们欣赏摄影作品的方式也许只能通过书籍、杂志、电视节目、影展等渠道来进行欣赏,而摄影艺术家也只能通过这几个渠道来发布自己的作品,在信息革命后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诸多渠道来欣赏:博客或微博、微信公众号或朋友圈、各大主流媒体网站论坛等等,摄影艺术家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发布自己的作品,甚至每一位摄影爱好者都有机会变成摄影艺术家。

数字艺术也在推进着媒介变迁转型,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改变:由每天买报看电视来获取信息转变为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例如:关注央视新闻的微信公众号等。一些艺术家了解人们的这种习惯,他们希望利用人们的这种习惯使其创作的作品更容易受到关注,因此这些艺术家希望拥有一个平台来展示他们的作品。但是,普通的平台并不能满足这些艺术家们,因为有一些艺术创作成本相对较低、创作周期相对较短并且技术性强,例如:摄影、美术、微电影等。这些数字艺术需要一个可以迅速发表作品的平台来展现,因此,在信息革命早期所诞生的博客形式不得不进行“媒介变迁”的转型,转化为当下的微博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降低数字艺术创作者的发表成本,而且可以得到最广泛的受众欣赏。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艺术也在推进着媒介的变迁转型。

三、文化转型

文化转型,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一般情况下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数字艺术,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其发展与文化的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数字艺术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化转型的趋向。

随着信息革命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文化互通越来越频繁。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享受文化的饕餮盛宴。我国的文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深受周边发达国家文化的影响,以日本、韩国影响最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文化开始发生文化转型。我国本民族文化开始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其日韩文化成分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种文化转型的现象也在时刻影响着数字艺术的发展。例如,“小清新”风格。最初在日韩两国流行,随后我国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受到日韩文化的影响,随后在数字艺术领域出现了一大批“小清新”风格的数字艺术作品。再比如说数字摄影艺术领域,出现了很多基于文化转型所诞生的专业术语,如:日系色等等。可见文化转型这一过程对数字艺术领域有着很深的影响。

同时,数字艺术对文化转型的方向和趋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为文化转型提供理论养分和动力。“小清新”一词来源于数字艺术领域,后来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小清新”文化,影响了文化转型。可以看出,数字艺术为文化转型提供了内核动力。

以上,讨论了数字艺术与信息革命、媒介变迁、文化转型的一些关系。实质上,在信息革命的互联网时代下,这种信息革命的变革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信息革命使得媒介发生了变迁,媒介的这种变迁又促进了文化转型。

四、互联网时代下发展数字艺术的思考

在信息革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导和发展数字艺术便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处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每一个个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都应当保持本民族自身文化的优势,牢牢扎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中,吸收多民族文化精华,从而服务于数字艺术创作,同时,要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对于发展数字艺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发展数字科技,数字科技的发展可以给数字艺术创作者提供更多的数字艺术创作方法,更多的创作思路。发展数字科技应根据艺术创作的需要紧跟时代脉搏来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和驱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带动数字艺术的发展。例如:3D技术的创新给数字电影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好的视觉表现方法,正是3D技术的创新,给数字电影表达带来了全新的方式,给数字电影艺术在视觉效果方面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在数字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思考互联网传播的规律:互联网传播的广泛性、互联网受众群体的差异性、互联网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随意性等等。在数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互联网发展的这些规律,其创作的作品才会具有广泛的受众,符合时代特征,并且具有长足发展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媒介革命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转型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