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背景下品牌社交属性辨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品牌形象社交受众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尤其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品牌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社交属性已经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的社交属性的建立,离不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一、社交属性的定义

社交,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这种社会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的。

对于品牌来说,其社交属性的建立,则是建立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之上的。以往的品牌营销,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单一的传播模式,难以形成双向互动的交流。尽管有部分客户会通过读者来信等方式反馈相关的意见,但是这种交流和互动是偶然的,也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互联网迅速崛起之后,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这种情况就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原有的传播模式,从一对多,变成了多对多,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可以及时反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使用效果将使用体验向他人推荐,进而形成相应的讨论话题。这样一来,品牌的社交属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个人的社交属性一样,品牌的社交属性,将其社交功能,体现在其与消费者,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和交流之中。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尤其是新媒体渠道,与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品牌理念,进而建立品牌形象,推动销售达成的一种内在属性。这种属性,对于品牌来说,建立在口碑传播之上,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让品牌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具有充分的接近性,让普通消费者与高大上的品牌具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

二、社交属性的要素

传播性。顾名思义,品牌的社交属性,需要较强的传播性,这也是品牌自身内涵所要求的。品牌,就是建立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一种区隔和定位。传播性,是一个品牌社交属性的前提。如果没有传播性,那么品牌的建立和塑造也就无从谈起。这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就更是如此。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候,要依靠自媒体进行传播,没有了良好的传播能力,不能让受众,或者说客户感知,那么社交属性也就没有了前提。

话题性。社交需要一定的载体,但是作为品牌的社交属性来说,就是要引起他人的关注和传播,这就要求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要具有相关的话题性。比如,这几年杜蕾斯的广告,就是在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通过传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播热点,很好地制造了话题,进一步增强了其社交属性。如果,没有一定的话题性,那么这样的品牌,很容易成为一种高冷的品牌,不具有接近性。进而,对于品牌的社交属性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参与性。也就是所说的互动性,与传统的品牌属性不同的是,其社交属性,主要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递上。正因为有了关于品牌的这种交流和传播,所以在依靠网络为载体的人际传播之间,就能形成关于某一品牌的话题传播。所以,参与性对于一个品牌的社交属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决定了其社交属性的高低,以及能否将品牌属性转化为线下的销售提升。高度的参与性,决定了品牌的传播力的高低,决定了受众的参与程度,也决定了受众的忠实程度。

三、社交属性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品牌营销传播,品牌的社交属性,从人际传播、话题营销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品牌的可接近性和用户参与度。总的来说,品牌的属性,对于品牌塑造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提升品牌的人际渗透率。因为社交属性,其与人际传播、话题传播相关联,并且唯有通过社交的方式,才能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传统的品牌营销传播,都是以主动、单向的传播为主,而品牌社交属性的建立,主要建立在人际传播、多向传播之上,相对于传统的营销传播而言,社交属性可以提升品牌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效率,可以提升品牌的口碑。通过品牌的社交属性进行传播的品牌认知,主要是建立在受众的自主传播之上,对于降低品牌营销费用,提升品牌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增强品牌的用户黏性。较强的社交属性,不仅意味着品牌产品是好玩的,也意味着品牌的产品是有趣的,大家都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主动传播。对于品牌来说,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其用户黏性。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受众自觉不自觉就充当起了品牌的传播者,也就是互联网媒体中所提及的“自来水”——主动帮助品牌传播的人员。增强品牌的黏性,可以较大提升对于品牌的忠诚度。

争取90后新兴消费者。没有社交属性的品牌,对于受众来说,就是不可接近的高高在上的存在。对于需要面向大众消费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较强的品牌社交属性,则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的形象内涵,给受众一种意外的惊喜,品牌不仅这么优秀,还可以这么好玩。随着90后消费者的快速崛起,他们的内心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用途,更需要产品有趣好玩。社交属性,最大程度上满足了90后新兴消费者们对于品牌的需求。因此,对于帮助争取90后的品牌来说,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提升品牌社交属性途径

品牌的社交属性,是品牌形象的一个认知或者说是一个方面,兴起于新媒体快速崛起的互联网时代,同样也能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媒体环境,不断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

打造亲民的品牌形象认知。社交属性的前提就是可以接近,所以在品牌形象的打造上,就是要打造一种亲民的品牌形象认知。毕竟,难以接近的形象,对于受众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拒绝。要想让大家主动参与到品牌的讨论和传播中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品牌的工作人员来说,要给受众以互动的空间,给大家创造一种自由讨论、平等对话的平台,这样才有可能让受众,从内心上对于品牌产生一种好感。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品牌的接近性和亲民性。在去中心的互联网时代下,更有利于社会进行话题传播。

紧跟社会热点进行话题传播。要想提升自身的社交属性,没有一定的话题是不行的。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的兴起,要想进行话题传播,就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创意,让受众心甘情愿地参与到话题的传播中来,让大家成为品牌的“自来水”。这种品牌的特质就是一种品牌的自我黏性和话题性。当然,对于一般的传播而言,要创造一定的热度话题,需要很多投入,而借助热点话题,就可以起到借势的作用。比如,有的企业进行传播时,故意通过一定的手段,释放具有话题性质的信息,对于一些好奇心重的受众来说,无疑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唯有不断地紧跟社会的热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热点话题,才能源源不断地让受众参与到话题传播中来,进而不断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

增强与受众之间的话题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社交。所以,与受众互动,与消费者进行互动,都是品牌社交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频繁的互动,就意味着黏性的进一步增强。对于受众来说,每一次互动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于品牌好感度提升的有效形式。对于新闻,受众也有表达自己看法、进行质疑的兴趣,如果不进行满足,则有可能产生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对整个品牌印象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互动的重要性,主动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络,同时也加强了互动机制。比如,近年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就一改新华社以往高高在上的国家级媒体形象,反而成为了一种积极有趣的亲民品牌,读者的好感度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能够提供同等产品的商家越来越多,能够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怎么从纷繁复杂的品牌、众多的信息中间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依恋,这是社交属性的最终目的。总的来说,品牌的社交属性是建立在话题性和互动性基础之上的,也是在自媒体新媒体兴起之后出现的。对于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最关键的就是要提升其互动属性,唯有通过一次次的互动行为,才能一次次地提升受众对于一定品牌的依赖和喜好,让其真正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猜你喜欢

品牌形象社交受众
Kalayouhaa品牌形象设计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品牌形象及其构成维度综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