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做好科普类图书出版
——以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出版为例
2018-03-28向红伟
向红伟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宁夏 银川 750001)
2017年5月27日,中宣部、科技部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这是国家在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领域的专项规划,也是指导我国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根据这一文件精神,结合我社科普类图书出版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以下发展规划。
一、目前科普类图书出版的实际情况
根据我们市场调研的结果,目前图书市场上科普类图书研发能力弱,科普作品创作水平不高,展陈和传播内容同质化、单一化现象较为突出,科普供给侧未能满足读者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
一是原创科普读物的创作力量、创作观念存在不足。现在科普图书的原创性不足,优秀的科普作家比较少,“攒书” “抄书”之风盛行。市场上科普读物的品种越来越多,但真正好的且能够畅销的科普读物越来越少。在出版理念上沿袭过去的知识科普路子,适应不了当今少年儿童读者变化挑剔的阅读需求。
二是科普读物需要把抽象的、深奥的、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浅显地表达出来。这不仅要求创作者兼具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并且还要熟悉当代孩子们的一些心理特质。目前市场上科普类图书纸张、版式陈旧,语言风格呆板,以内容灌输居多,很少采用先进的复合出版技术。
三是科普读物引进版销售旺盛,国产科普读物存在明显差距。比如山西人民出版社引进版权的《学生探索百科全书》、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迪士尼儿童百科全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的《美国新数学丛书》、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时间简史》 《果壳中的宇宙》,其文字、图片、版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属于引进版权的优秀科普读物,也取得了不俗的图书销售业绩。
二、科普类图书出版规划
一是做好重点领域科普图书出版。围绕生态文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大型工程、医学健康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水平。
二是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图书出版。围绕普及绿色低碳、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科学生活、安全健康、节约资源、应急避险、网络安全等知识,针对环境污染、重大灾害、食品安全等问题及时解读,释疑解惑。目前我们主要在《成长教育》系列教材中,采用图书+二维码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学知识。
三是结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科普活动。
四是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利用“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中国航天日” “科普日” “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科学使者校园行” “航海日”等品牌科普活动,推介科普图书,做好科普宣传。
三、科普类图书出版的运作重点
一是选题论证时,注意把握卖点,思考如何引起读者的关注。要有准确的读者群定位,面向中小学生、教科文化界、企业白领、农村技术人员、老年人群体等不同读者群的选题要有明确的定位。
二是从作者角度来说,要利用教育社长期与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密切的优势,培养一批作者,利用作者的知名度推广图书。要强调编辑的提前介入,让作者提高“科普”的现代观念,要强调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审美体验和作者读者的互动性,体现科普类图书的文化性、娱乐性、时尚性、探奇性。
三是从内容和形式上看,通论性、导论性、百科性的科普读物很难吸引读者,单一的内容展现形式也比较过时。在内容展现形式上,我们主要利用书+二维码的图书复合出版形式,使图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图书细节上,对书名、封面装帧、插图、纸张材料、版式、文字风格等花时间仔细研究,使图书适合所定位读者的需求。
四是在发行环节,我们注意借助“科技活动周” “科普日”宣传推广和全程营销。我们将有侧重地建立销售渠道,如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室、青少年科技馆、校外活动中心等将是营销的重点。同时我们将与南京经纶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其图书销售渠道,实现区外的图书销售。
四、结语
针对出现的实际问题,只有从规划和运作上,加以规范,不断提升出版软实力,大力推动各种活动开展,积极拓展合作。在运作中换位思考,注重卖点,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吸引读者满足其需求,从而提升读者的兴趣,采用多种的营销推广手段开拓销售市场。采取这些的措施为解决科普类图书出版的困境走出一条可实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