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帕酮用于院前急救中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

2018-03-28臧真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帕酮室上性普罗

臧真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房性或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是本病的普遍临床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发病后会伴随出现心悸、头晕、胸闷、头晕等临床表现,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1-2]。院前急救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达到快速、有效治疗的目的[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故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应用于院前急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4]。本研究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院前急救期间应用普罗帕酮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沈阳急救中心进行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发病时间1~14 h,平均(6.3±1.9)h;年龄24~71岁,平均(47±6)岁。研究组患者中男 26例,女性13例;发病时间1~17 h,平均(6.1±1.4)h;年龄29~75岁,平均(4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在院前急救,即从发病现场到医院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次,20 min内推注完毕。研究组患者给予在院前急救,即从发病现场到医院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静脉推注普罗帕酮,70 mg/次,10 min内完毕[5]。比较两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救治效果、院前转运时间、心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例数、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给药后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消失,心率水平和心律状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用药后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明显减轻,心率水平和心律状态虽然未恢复正常,但较用药前显著改善;无效:给药后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未减轻,心率水平和心律状态无任何改善,或病情进一步恶化[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救治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救治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 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救治效果比较

2.2 院前转运时间、心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院前转运时间、心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院前转运时间、心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院前转运时间、心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转运时间(min) 心率复常(h) 治疗总时间(d)对照组 39 20±4 12.5±2.5 8.5±2.5研究组 39 13±3a 7.2±1.3a 6.0±1.6a

2.3 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比较研究组患者仅1例(2.6%)发生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7例(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次/min,±s)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次/min,±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后改善幅度对照组 39 173±24 138±9 37±7研究组 39 169±21 112±6a 57±9a

3 讨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近年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包括阵发性房性和交接区性心动过速,二者单纯从心电图表现上很难区分,临床上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7]。相关研究显示,导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折返激动和自律性增高[8]。从时间角度进行区分,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各年龄段患者中均可能出现,且其与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无关,本病最常见的电生理学发病机制为折返,折返激动的发生部位较为广泛,可以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心房内、房室结内及房与室之间[9]。前两个部位的折返状态及自律性增高的患者比例通常低于 10%,而且频率水平不是特别高,或不是持续存在,不会经常性地使患者去急诊接受治疗。后两种折返状态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中占比高于 90%,折返发生后会出现具有一定规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室的节律较为规律,速度通常为每分钟 60~260次,是临床急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10]。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取决于病情对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病情程度较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心悸、恐惧、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绞痛、晕厥、休克、猝死等不良后果。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现,情况相对较为紧急,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以在短期内解除患者的病痛、控制病情的发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普罗帕酮是一种高效的、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电生理学效应是抑制钠的内流过程,减慢动作电位除极速度,使动作电位时间及有效不应期时间延长,适当减缓传递速度。该药主要作用于患者的心肌传导纤维上,对房室旁路的前向、后向传导产生明显的延迟作用[11];提高心肌阈电位水平,减轻兴奋程度,从而消除折返。然而,由于普罗帕酮具有轻度 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通道阻滞的作用,能够轻度抑制心肌收缩过程,其抑制作用与实际治疗期间的用药剂量有一定的关系。普罗帕酮是近年经临床证实急救治疗较为有效的一种药物,其作用于人体后,半衰期时间相对较短,不会产生蓄积作用。而院前急救具有时间紧迫、病情表现复杂、措施及设备有限等特点,故普罗帕酮较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院前急救。患者在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期间的敏感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患者尤其是机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对该药的敏感性更高,耐受性较低,故虽然临床相关文献报道称采用20 ml液体对该药物进行稀释后实施静脉推注给药,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建议采用40 ml液体进行稀释,以降低药物的浓度。同时对于年龄相对较大、多次用药的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应用普罗帕酮时,一定要在心电图的监护下进行,观察心律的变化情况,尽量放慢推药速度,最大限度地控制不良反应发生[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普罗帕酮的研究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92.3%,高于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9.2%;且研究组仅1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 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普罗帕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霍秋玉.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105-106,109.

[2]陈学英.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8):33-34.

[3]郭清红,林兴文.维拉帕米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20.

[4]尹延伟,许瑞佳,胡爱民,等.中国人群使用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3,13(3):152-156.

[5]李晓萍,蒲友敏.三磷酸腺苷、维拉帕米及胺碘酮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9):2119-2120.

[6]冯梅香.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中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1):113-115.

[7]刘召红,金彦青,张晓飞.高龄患者长期置入不同类型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5):488-491.

[8]胡西尼格尔·吐尔逊.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14,21(12):59-60.

[9]徐庚许,蔡剑玲,黄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电击复律后并发脑栓塞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8):741.

[10]王建勇,陈元禄,陈庆华,等.RR 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六例发生机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3133-3134.

[11]胡远扬,洪建芳,赫英春,等.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在院前急救中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6,4(9):498-500.

[12]曹国荣,李志,刘平,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5):688-689.

猜你喜欢

帕酮室上性普罗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