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影响

2018-03-28张翀旎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耳痛调压高压氧

胡 慧,张翀旎

(1.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高压氧室,江西 九江 332000;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社工部,南昌 330006)

高压氧治疗是患者在高压下暴露的一个过程,将患者置于高气压环境中,呼吸与环境等压的纯氧,来用于疾病的治疗。高压氧舱设备的高压封闭环境可以保证患者有效的吸氧,但同时也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负面影响,最常见的就是中耳气压伤和精神焦虑[1-2],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幽闭恐惧症。中耳气压伤引起的耳部疼痛等不适,更加重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而患者越焦虑,对疼痛的敏感性就越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时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具体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9月就诊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31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2004)颁布的高压氧治疗适应证[3];2)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能听、说、读、写,可对问卷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均行高压氧治疗,治疗舱为14人(座)中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型号GY2800/A5),山东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生产。每天1次,10 d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平均(2.29±1.12)个疗程。感冒患者暂停治疗。

将310例患者按心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156)和对照组(n=154)。2组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人均月收入、自评费用压力、自评身体状况、自评疗效、病种、体位、咽鼓管检查、希望陪舱与否、首次治疗与否、调压动作掌握程度[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心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高压氧治疗期的心理护理,包括治疗前访视护理、治疗过程中的沟通、提供健康指导等进行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焦虑程度和耳痛不适的情况,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1)接高压氧治疗单,访视护理时发状态焦虑问卷(SAI),对女性SAI>50分,男性SAI>51分[5],采用宣泄疗法和心理社会支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减轻治疗前焦虑。2)进舱前采用认知和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氧舱,配合治疗,用示范法帮助患者掌握调压方法,对于高度焦虑紧张者,用刺激暴露脱敏法[6],通过亲临氧舱观看他人治疗,明白治疗的安全性。为患者佩戴吸氧面罩可适时对患者适度抚触[7],帮助其消除紧张心理。3)治疗加压时段注意观察,反复提醒舱内患者做好调压动作,借助陪舱人员或病友的支持,增强对舱内所有患者的掌控。4)吸氧时段要营造舒适安宁的环境,对有需要背景音乐者,可酌情给予舒缓音乐[8],控制好音量,时间不超过30 min。对易烦躁的患者尤其是儿童,指导陪舱者带进安全的玩物,分散其注意力完成吸氧。5)减压时段同加压段一样,提醒患者做必要的调压,避免气压变化对鼓膜的牵拉,产生耳部不适。6)出舱后健康宣教辅以心理暗示疗法,暗示治疗成功,鼓励患者下次坚持治疗。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

*:根据鼓气对鼓膜的振动感,双侧振动感为好,单侧振动感为一般,无振动为差。

1.3 评价指标

患者入院时填写本研究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在干预前和心理干预2 d时,比较2组焦虑值及耳痛患者的VAS评分。

采用SAI评价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共20项,每一项按1—4级进行评定。1分为没有;2分为有些;3分为中等程度;4分为非常明显。最低20分,最高8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越重[5]。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评耳痛患者的痛疼程度。将疼痛程度用0—10这11个数字表示,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挑选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0为无痛;1—3为轻度,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为中度,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为重度,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理干预前后SAI评分比较

心理干预前2组S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组内SAI评分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心理干预前后SAI评分比较 ±s,分

2.2 2组心理干预前后耳痛患者VAS评分比较

310患者高压氧治疗后,共发生耳痛122例,112例(91.8%,112/122)在首次治疗时出现,各压力段均可发生,加压时更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轻中度耳痛分别为62例和60例,未见重度耳痛发生。干预前2组耳痛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耳痛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3。

表3 心理干预前后2组耳痛患者VAS评分比较 ±s,分

3 讨论

高压氧治疗在国内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尤其在各类有害气体中毒和抢救危重患者中起到了积极的治疗和康复作用。但其类似潜水艇的外形,高于常压的大气压,舱内的封闭性和各种气流的异响等,易对患者的心身造成负性影响。钟小奎等[9]采用循证护理研究发现,高压氧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心理,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怀疑等,这些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疾病护理的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确保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社会状态。但目前我国高压氧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10]。本研究从HBO治疗导致的焦虑症状及耳痛不适,根据治疗的流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预见性心理护理[11],氧舱陌生而且封闭的环境、治疗时间或疗程的漫长、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对疾病的担忧,患者产生负性情绪是可以预见的[12]。多次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取得亲属和病友的支持,转变患者负性心理情绪,重建心理防御机制,坦然面对疾病和人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优雅的背景音乐、允许带进舱的患者喜欢的物品,如书、报刊等,以达到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心理不良反应、配合治疗的目的。

宋哲等[13]通过医学网检索从2002—2012年关于高压氧治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现中耳气压伤最多,而患者精神紧张是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在高压氧舱内加压时,能否正确使用调压动作,也是避免中耳气压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需要医护人员的正确教导,尤其是对首次治疗、情绪紧张的患者,紧张时肌肉紧绷、头脑空白、反应过度,难以学会调压动作,故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口头讲解和示范,使患者完全掌握调压动作;用刺激暴露脱敏法,让敏感患者观看他人治疗,增强自信,全身放松;安排患者就位时,自然的保护性触摸,为患者戴氧气面罩时的关爱性触摸,都可以拉近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距离,使患者身心放松,进而提高遵医行为。本研究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贯穿治疗的始终,细化心理护理流程,明确具体干预措施,使负性情绪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第一天治疗耳痛明显,采用调压动作配合心理干预后,耳痛消失至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患者完成预定疗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I评分及耳痛不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高压氧治疗者的焦虑程度,也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通过对患者身心的护理,按治疗流程预见性地给予适宜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4],促进患者更快适应高压氧治疗,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强化治疗效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完成治疗。总之,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应激状态,可有效缓解治疗时的焦虑情绪及过度紧张引起的耳痛。

猜你喜欢

耳痛调压高压氧
基于RFID技术的调压箱智能巡检系统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加氢站与调压站能源供应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坐飞机时耳痛 快按这两个穴位
坐飞机突然耳痛快按这两个穴位很管用
以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例分析研究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局部外周神经刺激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难治性神经性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