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流感丸”质量标准研究

2018-03-2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乌头薄层药典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西藏 拉萨 850000

流感丸为藏族验方,经多次修定后,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1995年版藏药第一册)[1],由诃子、藏菖蒲、角茴香、藏木香、木香、亚大黄、宽筋藤等二十一味藏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流行性感冒,流清鼻涕,头痛咳嗽,周身酸痛,炎症发烧等。原标准仅有藏菖蒲和角茴香的薄层鉴别,且该方法的重现性、专属性均较差,缺少对其它药材的控制方法。为全面控制藏药流感丸的质量,研究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敏间那布、印度獐牙菜、莪达夏和诃子药材建立了显微鉴别方法;木香、诃子、藏菖蒲、角茴香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建立了榜那和榜嘎的乌头碱限量检查,以期通过本次标准研究达到建立藏药“流感丸”质量的标准提高的目的,提高后的方法,将改变目前藏药检验标准的不足,对藏药质量安全、标准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保证其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MettlerAB204-S电子天秤,BX-51生物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

1.2 材料 诃子(批号:1015-200202)、藏菖蒲(批号:121084-200502)、节裂角茴香(批号:121007-200302)没食子酸(批号:1257-200202)、大黄酚(批号:1247-200202)、大黄素(批号:1425-200206)、乌头碱(批号:1657-200206)等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自制纯化水。硅胶G、GF254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双槽层析缸(上海信谊仪器厂)。

流感丸即实验中标明的供试品1~5,1号供试品(批号:20091220)、2号供试品(批号:20091221)、3号供试品(批号:20100102)、4号供试品(批号:20091222)均为西藏林芝宇拓藏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5号供试品(批号:20100102,青海柴达木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流感丸用的药材由西藏林芝宇拓藏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缺某一药味的阴性供试品根据处方比例配制,药材由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显微鉴别[2]取本品,研细,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球形或近球形,具3孔沟,外壁表面具刺及疣状雕纹(莪达夏)。木纤维众多,成束或散在,常碎断,末端倾斜,壁呈连珠状增厚,具斜纹孔(印度獐牙菜)。非腺毛众多,双细胞,顶端锐尖,基部细胞短,壁较薄(敏间那布)。木化细胞长方形,纹孔斜裂缝状,包腔内含草酸钙簇晶(诃子)。如图1~4所示。

2.2 薄层色谱法鉴别[3-5]

2.2.1 藏菖蒲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2.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 g,研细,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30 min,过滤,滤液浓缩至约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2.1.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藏菖蒲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2.2.1.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配制不含藏菖蒲的阴性对照品,并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2.2.1.4 薄层条件及结果 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 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5∶1)为 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暗斑点。可见阴性无明显干扰,经多人多次重复操作,结果稳定,可纳入标准正文。如图5所示。

2.2.2 节裂角茴香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2.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 g,研细,再加氨试液3 mL,加乙醚30 mL,超声处理20 min,过滤,滤液低温浓缩至约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2.2.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节裂角茴香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2.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配制不含角茴香的阴性对照品,并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2.2.2.4 薄层条件及结果 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 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8∶2)为 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本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无明显干扰,经多人多次重复操作,结果稳定,故纳入标准正文。如图6所示。

2.2.3 诃子的薄层色谱鉴别

2.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 g,研细,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30 min,过滤,滤液浓缩至约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2.3.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诃子对照药材0.5 g(批号:1015-200202),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30 min,过滤,续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2.2.3.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配制不含诃子的阴性对照品,并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溶液。

2.2.3.4 薄层条件及结果 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 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样品与对照药材特征斑点清晰,阴性无明显干扰,经多人多次重复操作,结果稳定,可收入标准正文。如图7所示。

2.2.4 木香的薄层鉴别

2.2.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 g,研细,加氨试液3 mL,再加乙醚30 mL,超声20 min,过滤,滤液低温浓缩至约2 mL,加活性炭1 g,拌匀,挥干,加无水乙醇2 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4.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木香对照药材0.5 g,加乙醚10 mL,超声20 min,过滤,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2.2.4.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配制不含木香的阴性对照品,并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溶液。

2.2.4.4 薄层条件及结果 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 3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样品与对照药材特征斑点清晰,阴性无明显干扰,经多人多次重复操作,结果稳定,可收入标准正文。如图8所示。

2.2.5 亚大黄的薄层色谱鉴别

2.2.5.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 g,研细,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20 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 mL使溶解,再加盐酸1 mL,加热回流30 min,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振摇提取,每次2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2.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5.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配制不含亚大黄的阴性对照品,并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溶液。

2.2.5.4 薄层条件及结果 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 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 ℃)-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再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可见阴性无明显干扰,经多人多次重复操作,结果稳定,可收入标准正文。如图9所示。

2.2.6 印度獐牙菜的薄层色谱鉴别

2.2.6.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7 g,研细,加甲醇30 mL,超声30 min,过滤,滤液浓缩至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2.6.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印度獐牙菜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2.2.6.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配制不含印度獐牙菜的阴性对照品,并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溶液。

2.2.6.4 薄层条件及结果 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 3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2∶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如图10所示)。但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相应斑点的颜色有差异。故未收入标准正文(如图11所示)。

2.3 检查榜那和榜嘎的乌头碱限量检查

榜那和榜嘎为乌头属植物,乌头属植物多含有乌头碱,其具有一定毒性,为保障用药安全,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子理中丸项下乌头碱限量检查,对该制剂乌头碱限量的检查方法进行研究。

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6 g,研细,加氨试液3 mL,再加乙醚25 mL,放置过夜,滤过,残渣加乙醚洗涤两次,每次25 mL,滤过,合并上述滤液,低温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0 mL使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洗涤容器两次,每次10 mL,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0.05 mol/L硫酸溶液(20 mL、10 mL、10 mL、10 mL),提取4次,合并酸液,加氨试液调节PH值至9,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合并三氯甲烷液,低温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3.2 乌头碱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乌头碱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

2.3.3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配制不含榜那、榜嘎的阴性对照品,并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药材溶液。

2.3.4 薄层条件及结果 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进行实验,吸取对照品溶液3 μL和7 μL,供试品溶液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二乙胺(7∶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乌头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大小应介于对照品低标与高标斑点之间。如图12所示。

3 讨论

流感丸处方中共21味药,由于药味多,结构特征相近的多,在显微镜下可见诸多结构特性,但不易归属。如石细胞成群或散在,淡黄色或淡棕黄色,类圆形、类方形或类三角形;有的胞腔内含灰黄色或棕色物质,处方中的诃子等均含石细胞,且特性相近,不易归属,故不再收入标准正文;处方中的印度獐牙菜、木香、土木香及亚大黄等均含晶纤维和导管,其中印度獐牙菜的纤维特性明显,重复性好,故收入标准正文,其他特性相近,不易归属,故不再收入标准正文;处方中的酸藤果、亚大黄、豆蔻及角茴香等均含色素块、油滴、草酸钙簇晶,也不易归属,故不再收入标准正文。有些可见其显微特征,却重复性差,如丁香的花粉粒、宽筋藤的石细胞等,故不再收入标准正文。最后增加了显微特性强,重复性高的敏间那布、印度獐牙菜、诃子、莪达夏的显微特征归属,并收入流感丸质量标准正文。

在检查榜那和榜嘎的乌头碱限量检查时,经多人多次重复,结果稳定,阴性无明显干扰,故纳入标准正文。检查榜那和榜嘎的乌头碱限量检查时,样品含量限度的确定方法为:经查阅相关文献,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制附子项下乌头碱限量计,乌头碱对照品浓度为2 mg/mL,点样量5 μL,乌头碱量为10 μg,取样量为20 g,样品点样量为6 μL,样品定容为2 mL,最高服用量为15 g,由此算得附子一次最高服用量所含乌头碱限度为2.5 mg。以此为据,本品乌头碱对照品浓度为1 mg/mL,点样量高标7 μL,乌头碱量为7 μg,样品取样量为6 g,点样量为10 μL,样品定容为2 mL,日用量为6 g,即乌头碱日用量为1.4 mg。本品的日用量含乌头碱的量低于附子的用量。其它除溶散时限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I A)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同原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S].199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谱[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4]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青海省药品检验所.中国藏药(第一卷、第三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S].2004.

猜你喜欢

乌头薄层药典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
乌头类中药的临床安全用药思考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