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出土二则西夏文治杂病医方考
2018-03-28梁松涛
梁松涛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2
黑水城出土一件西夏文医书,编号ИHB.No.6476[1],此件医方文献存40页,可释读文字38页,行草抄本,每页5行,每行11字。由3个部分组成,一、治热病要论;二、妇科病救治方;三、治疳疮方。此医方共存方43首,其中5个医方残损。每方不载方名,现每方方名为笔者自拟,用药多1~3味,少数3~4味。其医方有浓郁的西北地域特色,所用药材多为具有西夏特色的道地药材,很可能为西夏本土医家所撰。本文对二则医方进行破译、考校与研究,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 治男女体内结块不能吞咽食物方
这则药方保存完好,草书、共11行,行5~12字不等,第1~3行为主治疾病症状,第4~7行为组方药材及用量,第8~11行为药物制作方法及服用方法、服用剂量。全方共105字。见图1。
图1 西夏文“治男女体内结块不能吞咽食物方”图版
1.1 转录 今按照原行款格式,转录如下:
1.2 注释 篛事捎:“篛”可对译为“吾”[2],“事”可对译为“连、绫”[2]54、52等,“捎”可对译为“指”[2]74,故“篛事捎”可对译为“五灵脂”。
五灵脂,味甘、温,无毒。《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二二载:“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3]《神农本草经疏》卷二二载:“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4]”
盢簶:“盢”可对译为“铙”[2]43,“簶”可对译为“沙”[2]25,故“盢簶”可对译为“硇砂”。硇砂有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的功效,治癥瘕痃癣、噎膈反胃、痰饮等。
薐綣肶聬:“薐”对译为“雀”[2]35,“綣”对译“阳”[2]17,“肶”释为“男、雄”[5],“聬”释为“粪、屎”[5]404,故“薐綣肶聬”可译为“雄雀粪”。
雄雀粪即雄雀矢,又名雀苏、雄雀矢、青丹、麻雀粪、雄家雀粪、白丁香等。《名医别录》卷二载:“雄雀矢,治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6]”《本草纲目》卷四八载:“消积除胀,通咽塞口噤,女人乳肿,疮疡中风,风虫牙痛。”[7]雄雀粪,有化积之功效,治疝瘕、症癖等。
蠎耮:“蠎”释为“操、粲、朝、参”[8],因汉语宋西北方音中韵尾的脱落,“蠎”可对音为“皂”,《番汉合时掌中珠》中“角子”注音字为“耮蟟”[2]68,故“耮”可对音为“角”,“蠎耮”可对译为“皂角”。
皂角即皂荚,《唐·新修本草》卷一四载:“皂荚,味辛、咸,温,有小毒。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疗腹胀满,消谷,破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生雍州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9]《本草图经》卷一二载:“今医家作疏风气丸、煎,多用长皂荚;治齿及取积药,多用猪牙皂荚。所用虽殊,大抵性味不相远。”[10]本药方为治积聚之病,猪牙皂荚可主治痞满积滞,方中皂荚应为猪牙皂荚。
材臷:译为“干姜”[2]32。干生姜,别名白姜、均姜。《神农本草经》载:“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11]干姜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之功效。《本草求真》曰:“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则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12]
妈簱:译为“巴豆”。《政类本草》卷一四载“陈藏器本草云:巴豆,主症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13]巴豆味辛热、有毒,归胃、大肠经。有泻寒积、通关窍、逐水消肿、杀虫之功效。张元素《医学启源》曰:“其用有三:导气消积一也,去脏腑停寒二也,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三也。又云:辛,阳,去胃中寒积。”[14]
关于巴豆的炮制方法,《霍公炮炙论》云:“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可煮,研膏后用。每修事一两,以酒、麻油各七合,尽为度。”[15]本西夏文药方中巴豆的炮制方法亦符合此法。在以巴豆为主的药方中,巴豆丸、巴豆散最为常见。
1.3 汉译 今按照汉语语序翻译如下:
1治男女等
2经年体内结块,
3不能吞咽食物、消瘦
4者,五灵脂二两,硇砂一两为粉,
5雄鸡粪二两,皂荚二两,
6酥酪烫枯,去皮□□,
7为,干姜二两,巴豆半两去□皮。
8共为细粉,酒中煨,
9面糊中揉为豆粒大,
10每次空腹时酒服
11七十丸许,则愈。
1.4 讨论 此方为治疗男女体内结块瘦弱之症,疑为积聚癥瘕中食症。癥瘕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特征的病证。但癥和瘕又有分别,癥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属气病。癥瘕与积聚症状相似,一般积与症类似称为症积,聚与瘕相同称为瘕聚。古代又把癥瘕归为妇科疾病。癥瘕多为脏腑不和,气机阻滞,气聚为症,血结为瘕。
食症,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又兼饮食失节,食物停滞肠胃引起的一种病。《圣济总录》卷七二:“脾胃虚弱,饮食累伤,积久不去,结在肠内,与正气交争则心腹鞕痛,妨害饮食,肢体消瘦,以手按之,积块有形,谓之食症。”[16]其症状多见胸脘坚硬有痞块,不思饮食,日渐消瘦等。宿食停积胃部,引起症积,积块渐大,中焦痞塞,使脾胃所化精微不能传布全身,故不欲饮食而致消瘦。如过食酒肉,多从化热,出现湿热症状;经行或产后,正气不足,湿热内侵,余血滞留冲任胞宫,气血不能正常运行,瘀阻不化,久而生癥瘕。
该药方中共有六味药,即硇砂、巴豆、五灵脂、干姜、雄雀粪、皂角等,在中医文献中有关这几味药记载,兹列举如下:
《太平圣惠方》卷七一“治妇人食症诸方”之“化症圆方”[17],治妇人食症,腹胀气急,面目浮肿,四肢无力。
化症圆方:硇砂(半两细研)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五灵脂(半两)干姜(半两炮裂)剉雄雀粪(半两)微炒黄猪牙皂荚(半两去皮涂醋炙令黄去子右件药)。捣罗为末,同研令匀,用醋煮面糊和圆,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五圆。
西夏文药方和《太平圣惠方》之“化症圆方”药味和剂型相同,但是剂量和药物炮制略有差别。如皂荚的炮制是用酥酪炙,“化症圆方”中是用醋炙;西夏文药方中干姜、雄雀粪均不需要炮制,而“化症圆方”中诸药有详细的炮制方法。两方病症描述虽有差异,但是皆为食物结于腹内而成。
2 治男女大便不通方
这则药方保存完好,草书,共7行,全方共52字。见图2。
2.1 转录 今按原行款格式,转录如下:
图2 西夏文“治男女大便不通方”图版
2.2 注释 菞蟈:“菞”可译为“大”[2]24,“蟈”对音为“弁”[8]454,故“菞蟈”可对译为“大便”。
帖酚:“帖”对音为“斜”[2]23,“酚”译为“虎”[2]33,故“帖酚”可对译为“蝎虎”[15]。
蝎虎,出唐·《新修本草》,又名守宫、蝘蜒、壁宫、壁虎、石龙子等。唐·《新修本草》卷一六载:“石龙子,味咸,寒,有小毒。主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9]412《本草纲目》卷四三载:“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历节风痛,及风痓惊痫,小儿疳痢,血积成痞,疠风瘰疬,疗蝎螫……且入血分,故又治血病疮疡。”[7]1775蝎虎有祛风、定惊、散结、解毒之效,主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等病。
督:译为“酥酪、油”[5]477。
闽縡縢:“闽”译为“高”,“縡縢”译为“穴”[5]226,“闽縡縢”可意译为“肛门”。
2.3 汉译 仅按照汉语语序,意译如下:
1治男女大便不□□□□
2蝎虎一两去骨,□□□
3热酒中搅,一次□□
4百味通也。又曰:诸干硬
5宿便,酥酪涂抹肛门内壁,
6踏其肩,则通
7也。
2.4 讨论 该西夏文药方为治疗男女大便不通之方。大便不通即便秘,指具有大便秘结不通,或欲大便而艰涩不通等临床表现的病证。关于便秘的病机,《诸病源候论》卷一四“大便不通候”载:“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18]该病多因大肠传导失常,还与脾、胃、肝、肾有关。如肠胃积热而热秘,气滞而气秘,气血虚弱而虚秘,寒凝而冷秘。其中素体阳盛或嗜酒食辛或热病之后,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大肠失润而传导失司皆可形成便秘。
方中共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用药为蝎虎即壁虎,似为内服,蝎虎有散结解毒之功效,然而在一些医书中规定对于阴虚血少、津伤便秘者慎服。一种用药为酥酪,应为外用。酥酪性润滑,有润燥之功效,可主治便秘。两种方法均为治疗大便不通之方,其中第二种治疗方法民间色彩突出,应为西夏民间流传之方。
本论文公布的两则西夏文治疗医方“治男女体内结块不能吞咽食物方”和“治男女大便不通方”,虽为西夏文书写,但其所依据的医学理论与中原医理一致,其组方遣药也与汉医一致,可以肯定,西夏医学较多的借鉴中原医学的内容,但在治疗方法上又根据西夏本土情况作了适当的变通,具有自己独特的西北民族特色。这二则原方的出土说明中原医学对西夏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00-207.
[2]骨勒茂才.番汉合时掌中珠[M].黄振华,聂鸿音,史金波,整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31.
[3]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尚志钧,点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541.
[4]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郑金生,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659.
[5]李范文.同音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207.
[6]尚志钧.《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85.
[7]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华医书集成[M].周慎,整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921.
[8]龚煌城.《类林》西夏文译本汉夏对音字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58.
[9]尚志钧.《唐·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52.
[10]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06.
[11]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杨鹏举,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39.
[12]黄宫绣.本草求真[M].席与民,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9.
[13]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尚志钧,点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01.
[14]张元素.医学启源:中华医书集成[M].任应秋,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48.
[15]雷敩.雷公炮炙论:中华医书集成[M].王兴法,辑校,贺福元,整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33.
[16]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294.
[17]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241-2242.
[18]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华医书集成[M].丁光迪,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