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班级管理略谈

2018-03-27王雄文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内涵班级管理中学

摘 要: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日常场所,加强班级管理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梳理了班级管理的内涵,阐述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内涵;意义;措施

作者简介:王雄文,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第一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3-0117-02

一、班级管理的内涵

1. 班级规范

班级规范是指学生在教室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处理教室中的人、物、事等,使教室成为理想的学习场所,从而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生活教育的辅导和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管理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管理。班级规范包括课堂行为规范、自习行为规范、卫生习惯规范、日常行为规范、纪律习惯规范、考勤行为规范等,应参照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来制定,约束学生日常的行为。

2. 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以地理位置和教室布置为主。班级的地理位置包括教室的朝向、通风、采光等,教室的布置包括课桌椅的摆放、名言警句的挑选、黑板报的设计、读书角的设置等,其目的是使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变成文化的风景,让幽雅的教室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生活空间。良好的班级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 人际关系

班级管理需要人来执行,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是社会的缩影,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各自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教师的职责之一。班级管理繁琐、复杂,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还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

1. 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风,简言之就是一个班级的风气、风貌,它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整体状态,以及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道德素质等,需要班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建设。班级班风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班级内部形成的思想、习惯、行动等方面的稳定倾向。现在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本身个性比较强,而且处于叛逆期,思想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班集体中存在不良风气,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将学生引入歧途。相反,良好的班风可以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爱护他人、团结互助的品质。

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动力,不仅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消除班级的一些负面影响,还能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意识。良好班风的建设,既能让学生学好知识,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世,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班风,让学生享受良好的教育,快乐健康地成长。

2. 树立良好的学风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笔者认为,学风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

学风和班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关系紧密。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有利于班风建设。任何班集体中,如果班风、学风良好,学生都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班级的凝聚力必然得以增强。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才能让学生在班级中愉快地学习。抓好学风建设,在班集体中呈现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三、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发挥班主任的“领头羊”作用

班主任是管理班级的直接责任人,更应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班主任首先应做到,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修养,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在班级中形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作风,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此外,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呵护,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班主任把爱奉献给学生,自己也收获了学生的爱。

2. 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才能亲近班主任,乐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应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一起组成温暖、和谐的班集体。管理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陶行知先生提倡师生互尊,教师互尊,以人教人。当前,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学校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争做班集体的主人,学会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像朋友一样信任、理解、关爱他们,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里参与班集体管理。此外,班主任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家庭环境不一、天赋秉性有别、学习能力迥异,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他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形成学生学习轻松愉悦、教师上课兴趣盎然、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的良好氛围。

3. 注重制度建设

管理班级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做支撑。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期,也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如果管理手段过于严厉,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在制定班级制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是為了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其次,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可以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制定,或者开展各种建议征集活动,针对最紧急、最突出的问题逐条进行讨论,给学生选择、表达、建议的权利,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认同,才能更自觉地遵守、执行;再次,班级管理必须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将班级管理进行量化,包括课堂行为制度、自习行为制度、卫生习惯制度、日常行为制度、纪律习惯制度、考勤行为制度等,使班级管理制度的每一项内容都具有可操作性;最后,用制度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认识过程。制度一旦建立、认可、通过,不管是奖励措施还是惩罚措施,一定要按照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随着班级学生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学习氛围的变化,或者班级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班级管理制度要做到与时俱进,确保管理制度具有灵活性、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工作,也是一门教育艺术。班主任要勇于创新,不断反思,在掌握有效管理方法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真正帮助、爱护学生。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实现班级管理工作轻松、有序、高效地开展,并以情动人、因势利导,建设和谐的班集体,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赖房恺.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7).

[2] 薛梅,侯晏.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策略[J].教育艺术,2010,(10).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内涵班级管理中学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