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营销大赛汽实训教学中几点思考
2018-03-27赖霞
赖霞
【摘要】随着全国技能大赛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参与到大赛中来。大赛举办的宗旨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提升、实训基地的完善及校企合作的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笔者通过对多年竞赛成绩分析发现,对于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说,传统汽车营销实训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中职汽车营销大赛 营销实训 存在问题
中职汽车营销赛项于2014正式成为国赛项目,一经出现。便以其赛项设置贴近企业需求热点、岗位实际能力、中职培养目标等特点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和中职学校的积极参赛。
汽车营销赛项以汽车后市场广阔的经济前景为背景,拓展“汽车营销”新概念。检验中职学生汽车营销基本功、团队协作、配件管理、服务接待等职业素养和能力,设置以下三个子赛项:“汽车营销基本能力测试”赛项,选手在电脑上完成100道基础知识题(内容涵盖汽车基础、汽车文化、汽车销售、汽车配件、服务接待等方面)及基本流程操作(包括整车销售、配件进销存、保险承保三个方面)。“配件管理综合能力模拟”赛项,模拟“汽车配件库房管理”真实工作情境,完成“确定货位、配件识别、入库操作、出库交付、编码查询、下单订货”6项任务。“服务接待综合能力模拟”赛项,模拟“服务顾问”典型工作任务——常规保养接待,完成保养接待的全过程:礼迎顾客、环车检查、增项推荐、项目确认;完成交车任务:交车准备、车辆验收、核单结账、礼送客户。该竞赛除考核选手的专业技能外,更注重考核选手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强调选手在掌握基本工作技能基础上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及人际沟通等能力。
通过对多年竞赛成绩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说,传统汽车营销实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汽车营銷技术不扎实
针对竞赛中考核的两类技术——营销技术和汽车维修技术,各中职院校的考核结果存在差异,大多数院校的选手只能对其中某一方面的技术掌握较好。既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宽泛的专业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的选手较少。这种现象同各中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历史沿革有关。我国中职院校的汽车营销专业大多由汽车维修与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合并组成,造成在教学中侧重两个专业中具有相对优势的一方。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往往更精通某一方面的技术,而缺乏对营销技术及汽车维修技术的全面把握。从另一角度看,近年来的中职教育改革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并相应地出现了“目”教材。这些教材大都注重对工作流程、工作步骤的介绍,缺少对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的论述,这也间导致了学生在竞赛中暴露出了理论知识不扎实的问题。
2.技能与企业要求有差距
从配件管理综合能力模拟以及服务接待综合能力两个赛项选手的表现看,大多数选手与企业员工在技能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服务接待竞赛中,许多选手不能灵活地回答客户问题。对竞赛用车辆的构造不熟悉,不能熟练地操作竞赛用车辆的各种功能。在汽车配件管理综合能力竞赛中,不能正确识别汽车配件的名称。并熟练进行配件的出入库操作。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部分中职院校缺乏必要的实训条件,造成选手缺乏实操经验;二是专业缺乏与企业的合作,导致专业培养的目标与方法与企业实践脱离;三是部分中职院校现行的实习实践环节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在校学生仅仅通过课堂进行学习,缺乏实践经验。
3.职业忠诚度低。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竞赛主办方举办了较丰富的以汽车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但学生参与的少,兴趣不高。部分选手与学生均对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缺乏客观的认识。对于职业认可度低。这一现象与汽车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转换率较高相互印证。同时,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也表现出团队合作能力差、安全意识不足、缺少成本意识等人文素养欠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在汽车营销实训教学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很多中职院校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等课程,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安全意识等教育还没有贯穿于各技能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