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设计教学革新
2018-03-27王稹
王稹
【摘要】“工作过程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是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模式,横向综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当前的设计基础课程将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作为设计技术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熟练的技巧及大量的训练,学生的构成作业变成不假思索的机械描绘和对符号元素的技术组织,他们对构成的认识陷入格式化、程式化、公式化的桎梏,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作业东拼西凑,缺乏创造性,教育的结果导致构成课程对他们后期的专业设计课程与实际项目设计没有起到太多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符号元素 创造性 课程结构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与一些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脱节。
其二,一些院校对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目的较单一,对人才的培养缺乏创新精神。
其三,部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沿袭注入式教学理念,使学生只是记住了大量的理论。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以提高。
其四,少数院校师资队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年轻教师缺乏研发和项目开发等经验,自身动手能力就不强,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其五,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不明确,在一些院校中,特别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并没有被重视,另外还存在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
“工作过程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是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模式,横向综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
其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一种与美术教育相互交叉的艺术教育。它需要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从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实践性人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审美水平等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所要讲解的知识有着深刻了解,还要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二,打造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着力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时,一定要注意从内到外的结合,展示打造实践教学基地的目的,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配备齐全的软硬件设备,从专业核心内容出发进行教学。来自教育一线的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良好的产学综合运行体制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得以实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训练同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其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有着严格的要求。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问题迫在眉睫。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需要认清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主要任务,要重视教师定期进行的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进修,对专任教师和实践教师进行一体化的专业培训。
三、设计基础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学生拥有选课、选教师、选专业方向、选研究性课题的自由空间,从而创造有利于学生认识设计、学习设计的环境,多维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做设计项目过程中可以运用跨专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设计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辨析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在注重高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艺术的变革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艺术教育与时代的同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立不能因循守旧于学院派传统的表面形式,走向教條化、技术化,而应把握其创新的核心精神,那才是学院派得以辉煌的真正基础。中职院校的存在价值是,作为中职教育的的承担者,大批量地为国家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经得起社会实践的考验,适应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