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联合疗法对改善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症状的影响

2018-03-27宁红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效果

宁红久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9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5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西医治疗, 实验组使用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口舌歪斜、倦怠嗜卧、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不清、半身不遂、舌质淡暗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7、10.012, 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疗法对改善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联合疗法的优势, 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 中西医联合疗法;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症状;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44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NING Hong-jiu.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Liaoning Huludao Xingcheng Hospital of Thrombus Disease, Huludao 125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l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ment of skew of tongue and tongue, tiredness and lethargy, dizziness and headache, paralysis of limbs, unclear words, hemiplegia and light and dark tongu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viously higher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247, 10.012, 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ow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in improving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and can allow full play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Clinical symptoms; Effect

隨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越来越高。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 发病原因主要是脑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患者常遗留有肢体偏瘫、语言及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加之, 部分患者生活无法自理, 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1]。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主要方法是康复训练及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 但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极易出现精神、肢体等障碍。为探究中西医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 本文以本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展开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治疗的9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5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 女19例, 年龄44~76岁, 平均年龄(58.9±5.7)岁;实验组患者男24例, 女21例, 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58.7±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通过单纯西医治疗, 给予其科学饮食、康复训练与口服西药治疗。患者饭前温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及氯吡格雷片75 mg, 1次/d, 连续服用30 d。实验组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 所用西药同对照组, 并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治疗, 中药组方:黄芪60 g, 当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各15 g, 地龙、甘草各10 g;若患者存在严重语言功能障碍, 则加用石菖蒲15 g, 远志10 g;存在严重上肢偏瘫者加用桂枝10 g, 桑枝10 g;严重下肢偏瘫患者加用杜仲20 g, 续断15 g。将上述中药用水煎服, 1剂/d, 分成2次服用, 治疗疗程为1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严格遵循中药新药临终标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使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使用Barthel指数评估生活活动能力。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口舌歪斜、倦怠嗜卧、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不清、半身不遂、舌质淡暗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討论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脑梗死起病急、病情复杂,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 患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失语、头痛、呕吐等, 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会遗留后遗症, 生活难以自理。现代医学理论研究指出, 脑梗死是因脑部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病症, 主要表现为偏瘫、言语不清等神经功能缺陷[2]。脑梗死疾病多发人群是老年人, 如果患者出现脑组织缺血性病灶, 将影响其脑神经系统控制运动神经, 会造成患者肢体偏瘫后遗症、语言功能障碍或失语症[3]。因此, 预防脑梗死后遗症的关键是有效减少脑组织缺血性病灶形成或者将病灶清除。在患者急性期要给予降低颅压、对症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一线药物是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 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预防血液凝固, 提升脑血流量供应, 对脑组织缺血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细胞损伤进行纠正, 具有较好的疗效[4]。

脑梗死在中医上属于“中风”范畴, 发病原因主要是气机逆乱、虚风内动等。此次研究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 中药组方水煎后共用具有通行脉络、化瘀开窍功效, 临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较好。中药组方中的黄芪具有补气祛瘀的功效, 能使患者脑血管恢复正常;赤芍则有通络化瘀的作用, 当归旨在改善患者的脑组织血液循环功能[5]。远志、石菖蒲则能有效改善患者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加用桂枝、杜仲、续断, 则能起到祛风通络、强筋健骨功效, 在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上下肢偏瘫严重者方面效果很好[6-10]。

本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口舌歪斜、倦怠嗜卧、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不清、半身不遂、舌质淡暗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行中西医联合疗法进行治疗, 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临床症状, 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 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较好, 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8):87-88.

[2] 李彦肃.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55例临床研究.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5):74-75.

[3] 李萌生, 王晓菲, 宋立华, 等.中西医结合用于心源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9): 37, 39.

[4] 李佳祥.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10):2526-2527.

[5] 邢玉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4):41-42.

[6] 袁玉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1):191-192.

[7] 刘震. 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四川中医, 2015(8):103-104.

[8] 陈亮. 中西医联合治疗64例脑梗塞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健康之路, 2014(2):173.

[9] 唐宁. 中西医联合疗法在脑梗塞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观察. 医药与保健, 2015(8):47.

[10] 刘香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9):1157.

[收稿日期:2018-01-05]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试论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