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场活动

2018-03-27杨敏英

教育界·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科学教育灵活性

杨敏英

【摘要】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科学就藏在孩子对自己周围具体物质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中。

【关键词】科学教育;生活化情境;挑战性;灵活性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科学就藏在孩子对自己周围具体的物质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中。如何才能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生活化的情境应该包括显性的情境和隐性的情境。显性情境是指创设、提供拟真的知识情境,再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帮助幼儿理解知识,体验生活,表达情感。隐性情境是指在科学教学中时间、空间、师生心境及情感、动机等因素的综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心理氛围,是师幼之间融洽程度的具体体现。

一、生活化游戏情境的特点

1.生活化游戏情境是现场的、真实的

“现场”意味着幼儿应该在现实情景、生活情境中学习,教师应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索与研究,注重活动内容的可操作性,力求能引发幼儿主动观察、访问、调查、交往和表达,让幼儿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们创设“种植饲养区”,利用东山的蔬菜基地带领孩子进行实地参观,请专业人员介绍各种蔬菜与家禽的种植与管理,以及它的营养价值等,再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介绍交流各种蔬菜的食用方法。这样带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的大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孩子们都希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我们商议创设种植饲养区,养了兔子、小蝌蚪、乌龟和金鱼。我们在户外开设小农产种植当地季节性农作物,主要是各类易种的植物,幼儿直接参与播种、拔草、收获等过程,幼儿在现场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学习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悟生命的特点和价值。

2.生活化的情境应该是和谐的、感性的

探究性活动区的生活化情境应该建立在和谐的心理氛围中,教师通过语言、体态、视听媒体及教室环境布置,创设出能激发幼儿情绪体验的情境,使幼儿在教学中体验真实情感,拥有真实的感受。例如秋天我們种植园的桔子成熟了,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看着丰收的果园,和老师一起采摘桔子。“老师,你看那个桔子特别黄呢!”“老师,你看那个桔子最大!”“不不,那个才最大呢!”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聊着,活动区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好,那我们采下来比一比,到底哪个大吧?有哪些比较的办法呢?”“这些桔子宝宝,可以怎样装饰我们的环境呢?”在轻松的氛围中我向孩子抛出问题,他们乐于接,并且在活生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对策。

3.生活化的情境是游戏的、有趣的

幼儿的年龄小,对教学语言的感知还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进行教学,并努力把幼儿生活情境中相关的知识、情感、技能以具体的、生动的形态加以呈现,以引发幼儿的共鸣。例如在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了农场小池塘内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了这样真实的科学现象,并创设了池塘和荷叶的场景,每个幼儿把自己缩起来变成一粒圆圆的卵,随着教师的解说慢慢伸出前腿、后腿……“哎呀,小蝌蚪的小尾巴不见了!”“小蝌蚪会跳上荷叶啦!”幼儿随着教师不断的暗示,愉快地模仿小蝌蚪变青蛙。在教师语言和体态动作的引导下,亲身体验了蝌蚪的变化成长过程,加深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的关键

1.生活化科学活动区情境要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

创设生活化科学教育情境必须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因为幼儿已有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愿望,使幼儿在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并在兴趣的激励下,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去掌握新知识。

2.生活化科学活动区情境要有挑战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适当的挫折虽然是对自尊心的一种威胁,但它可以引发幼儿克服困难的强烈愿望,并能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学习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产生怀疑、感到困惑的同时,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愿望,并使他们通过群体的合作,最终获得成功。

3.生活化科学活动区情境要具有灵活性

科学活动区的生活化情境可以由教师来创设,通过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激发趣味性,也可引导幼儿将活动过程中的困惑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设,并采用灵活生动的形式在情境中表演、操作,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活动区情境,要考虑时间、空间上的设置是否合理,要考虑到所创设情境的作用与价值,不要为创设而创设,情境要有利于师幼、幼幼间的交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化的科学情境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彭琦凡. 幼儿科学探索的特点及其指导策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2]李吉林. 情境教育:儿童-知识-社会[J]. 中国教育报,2003(3).

[3]虞永平.兼议田野课程[J]. 幼儿教育,2001(1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科学教育灵活性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