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的教育模式创新
2018-03-27张春辉呼伦贝尔学院传媒学院
张春辉 呼伦贝尔学院传媒学院
我们正在见证着“一个统一的媒介王国”的出现,因为“技术的法则就是整合的法则”。一个真正独立和强大的公共传播的新媒体将会出现。它可能在本质上使所有的社会机构发生转变,包括新闻传播教育。为此,所有研究传播教育的人都不能无视当代媒体整合的事实。
一、融合新闻学教育研究
我国自1994年3月获准加入互联网以后,新媒体以罕见的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伴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进步,新媒介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令人目不暇接。从传统报纸的一花独放、广播时代的并驾齐驱、电视时代的三足鼎立,到当代互联网的加入形成四轮驱动,手机媒体参与的五媒相争,此外,还有网络广播电视、移动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形态的迸发,将我们每个人都卷入信息传播的洪流,并在媒林中穿梭不息。而这些变化都源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或以新媒体发展的影响一言贯之。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5.64亿网民的规模,20亿的手机网民市场,使传统媒体再也不能忽视庞大的新兴媒体受众群体。于是,从新旧媒体的简单叠加到全媒体的转型过渡,直至融媒体的资源共享,传媒的改革热潮开始席卷中国媒体业界,如果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终将被历史淘汰。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报业的全媒体转型,广博电视的全媒体运营,已呈现出媒介融合的雏形。2008年7月,烟台日报的国内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正式上线运营。2009年1月,宁波日报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如今,新闻业处于急速演变的过程中,互联网与社会媒体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组织形式,而新闻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过去。早在中国社科院2010年的《社会蓝皮书》报告中就表明,2009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这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的独立源头。由社会信息传播环境发生变化,媒体从过去的信息生产者变为如今的信息服务提供者。作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与提供者,记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工作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10年新华社、人民闩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五大媒体全媒体发展开始启动。2011年1月,全国42家城市台联合成立网络电视台,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到新疆、东达上海,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2012年5月,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第一批120名全媒体记者正式上岗。这一切都标志着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都已经搭建完成,融合新闻报道流程一体化正在各种媒体、各个层面展开。如何应对由融合新闻引发的“公民记者”、“草根记者”、“全民记者”群体的诞生?如何培养全媒体运营中呼之欲出的“背包记者”、融媒体管理者等等。未来十年业界需要全新的传媒人才,作为记者摇篮的高等教育院校,能否适应社会急需、媒体紧缺的人才需求,于不变之中因势而动,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议题。
在我国,也有少数大学开启了融合新闻教育。鉴于复合式平台的融合新闻报道将成为未来新闻的趋向,因此,在新闻传播的专业教育中,吸收媒体融合知识,合理设置相应的教育专业,应是今后新闻与传播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为适应这场媒体变革,曾开创了世界新闻教育先河的美国密苏里大学,顺势而为,于2005年率先开办了融合新闻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在我国,曾于工科高等院校中开新闻学专业先河的华中科技大学,于1998年采用“2+2”办学模式,再次率先创办了网络新闻专业,对推动我国新媒体教育发挥了历史作用。
为应对21世纪的信息传播与新媒体发展新趋向,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公布的本科专业教育新目录中,首次将“网络与新媒体”作为特设专业公布。继而,全国有28所普通髙等学校申报并获准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那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是什么?这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二、融合新闻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融合新闻学,到底应该涵盖哪些方面的知识?纵观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一直是让大家很迷惑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有关融合新闻学英文书籍共三十余种文献的检索,试图破解这个谜。其中包括:《融合新闻导论》、《融合新闻原理》、《融合新闻:多媒体报道写作》、《所有的新闻:为融合媒体写作与报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训练》、《融合新闻》等。通过归纳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主流融合新闻学研究与教学的框架,一般由六个层次组成:第一,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融合出现的缘由等;第二,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与任务;第三,融合新闻报道;第四,多媒体基础;第五,多元素融合;第六,融合新闻的未来与规则。其中关于融合新闻报道的教学内容涉及文本、音频、视频和网络内容的构建与写作。
在急剧变化的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需要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专业教学模式。
“独立”模式。即在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中,独立设置“媒介融合”或“融合新闻学”专业。“交叉”模式。即在不完全打破传统专业界限的情况下,实现新闻传播专业间的交叉选修、互补互融。早在1998年,我国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就已突破传统新闻教育的界限,实现“大跨度交叉”,创办了网络新闻专业,引领着文工交叉的新潮流。
“融合”模式。严格意义上的“融合”是将相关的专业内容整合到融合新闻教育知识体系中,构建“复合课程”,例如,在编辑课程中融合印刷、视频在线和其他许多传输格式中的编辑技术。
当然,融合新闻的教育不应“重视多能,忽视一专”,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需要具备在某一方面的特长,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新型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是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当代媒介大融合的新闻传播业,为融贪新闻学专业奠定了实践基础,因此,融合新闻教育从诞生之初就应适应业界对未来新闻从业人员在跨媒体、全媒体环境下工作的要求。
“媒介融合”作为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其内容的采集与生产复杂程度显然要超出任何传统媒体产品。因此,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培养适合“媒体融合”专业需要的“跨媒体记者”。
融合新闻学教育的体系,是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包括为学生提供的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以核心融合课程“融合报道”为例,密苏里大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主要围绕十个方面展开教学。美国的融合新闻教育的教育模式是复合多元的。它不但强调技能和理论上的掌握,更强调研究能力与对新闻流程的整体把握,从而使毕业生在创造性和批判能力方面都能获得比较扎实的教育,能在新技术环境下向受众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新闻。
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我国在新闻传播教学改革中,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新闻教育体系。同时,通过“数字新闻传播”等新的专业方向的建设,进一步探索数字新闻传播技术条件下的课程体系的构造。
三、结语
作为21世纪初的新闻学毕业生,你必须了解融合,因为它很可能影响你职业道路的推进。接下来的十年中,所有的新闻人都必须知道怎样为不同媒体报道,怎样恰当地为这些媒体写作,以为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