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再现
——《解忧杂货店》的叙事手法
2018-03-2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个人化叙事
《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电影选取了原著中的三个故事连成一条线。三个故事分别是迷恋MJ的小男孩,迷途的汪汪和小城音乐人。这三个故事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又环环相扣,以信件为一个关键元素进行时长为三十年的“隔空对话”,让观众一边思考一边进展剧情。而最终的一张白纸,也是故事收尾最好的证明。
信件为影片奠定了多层叙事的结构,看起来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三十年前的那些人,原来都是围绕着一个名为“彩虹之家”的孤儿院展开的,小信件通过个人化叙事展开了一个大空间,让观众不仅感受到影片的张弛有度,也感受到叙事结构的错落有致。
(一)蒙太奇:隐喻的表达方式
电影开头是三位小偷砸东西的混乱场面,小波嘴里还默念着“让你拆”,紧接着是三位小偷开车逃亡,才出现片名,这里是一种倒叙,但是整部电影看完,会发现这是首尾呼应的一种环形结构,最后才知道他们三人砸房子不是偷盗,而房主正是三十年前“迷途的汪汪”,因为受到他们的帮助才改变了自我。她其实并不是忘本,只是想把孤儿院建设的更好。
三个小故事可以看作是层层递进的结构。第一个故事是小城音乐人,在北漂过程中才华得不到肯定,苦闷中往解忧杂货店投递信件,希望得到帮助。第二个故事是迷恋MJ的小男孩,家庭发生变故,他逃离父母变成流浪小孩,最后在彩虹之家得到解脱。第三个故事是一名舞女,她觉得自己除了做舞女之外没有其他挣钱的本事,又害怕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最后通过信件上的指引成功获得了新生。
而这三个故事发生的同时,三十年后的“三个小偷”的故事也在同时进行着,这可以看作是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一种运用,也是多线程叙事结构的一种运用和切换镜头的表现手法。正是来自三十年后的帮助,让这三个故事中的主角们都纷纷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而帮助他们的“三个小偷”其实也都来自于彩虹之家。小城音乐人成为一名老师,在彩虹之家唱歌给孩子们听,最后为了救出一个孩子死于大火中,只留下一首爱唱给孩子们听的歌,叫《重生》。这既是一个事件在两个时空里的互动,也是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重生”就是小城音乐人最后找到的自己生命的意义,他在彩虹之家这个孤儿院找到了爱、希望与欣赏。迷恋MJ的小男孩最后成为了一名画家,对于他的故事呈现,导演发挥了淋漓尽致的隐喻。别人投递给解忧杂货店的信件都是文字的形式,只有小男孩是画了一幅画。当时的无名爷爷读懂了画中隐喻的含义,也因此改变了小男孩的生命轨迹。这幅画还表达了小男孩纠结困顿的潜意识,也隐喻了他最后会走向绘画这条道路。第三个故事是化名为“迷途的汪汪”的舞女,迷途的汪汪隐喻着舞女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又觉得这样的生活不知归处。最后舞女就是影片开头家里被砸的房主,也是通过交叉蒙太奇对隐喻的一种表达。舞女成功变成了投资商,不再迷途,并想要重新建设她长大的地方——彩虹之家。
三个故事的隐喻都以直观方式增加了电影的可观赏性,而且三个不同的故事既串联又并列,增加了故事的厚度。如果说信件是贯穿整个电影的武器,那么孤儿院才是升华电影主旨的核心。
(二)被整合的叙事空间
《解忧杂货店》作为一部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再现和表现方面要比一般的电影更加强大,这种再现和表现分别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剧本完全由小说改编而来而不是全新创作,再现性更加明显。《解忧杂货店》的叙事空间并不是宏观,主要围绕解忧杂货店的店铺展开。
三个故事都运用了人物细节来塑造空间。小波的冲动、阿杰的迷失、彤彤的热心,都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鲜明的性格特征,也让一个个故事空间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在《解忧杂货店》的结尾处,是小波三人找到了自己人生追寻的意义,然后镜头渐渐拉远,让人思考与想象。
这部电影的叙事空间通过假定性和细节性进行了一个整合,三十年后发来的短信在三十年前就有预兆,这其实是个假定性叙事空间,但是它不是一个封闭的故事,这种安排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轮回,一个有始有终的杂货店在这一晚刚好重获新生。天亮之后,小波三人也重获新生。
1.构图与色彩
构图方面电影着重对动态的人和静态的牛奶箱作对比,动态的信封掉落和静态的杂货店也是对比。空间构图是塑造电影意境的主要方式,在电影中,意境主要是三十年后的黑夜与三十年前的白天的对比,这不仅展现出一种时间差,又能从黑夜到白天的变化反映出人物心境的改变。
黑夜中镜头主要聚焦于人物的面部表情,色彩偏向低沉浓重,而在白天则是暖色调为主。因为黑夜里的少年们是迷茫的,而白日里则找到了方向。
2.传达与渲染
《解忧杂货店》中的声音,不仅是一种传达,也是一种对电影主题的渲染,是对观众的一种心理导向。声画结合,能够让画面更加立体与真实。
漫长的一夜中,唯一能吸引小波三人注意力的就是那穿越时光掉出来信件的“咚”声,在寂静的黑夜里显得格外重要。而小波三人一听到信件掉落的声音,那激动的“来了来了”,以及天亮之后的失落感,都在让人物缓慢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三个主体故事中每个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也是一样的,将角色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内心独白与他们的动作相结合,在声音中显得更加细致。
3.叙事时间
①颠覆式表达:倒叙和顺叙的结合
《解忧杂货店》从开始就在倒叙,最后结尾处才得知他们砸的房子就是舞女的家,但是除去这点之外,其他故事都是顺叙发生的,并且总体平衡。但是在每个故事中又有倒叙式表达,如小城音乐人的故事里,在张玮玮成为大明星之后并深情演唱《重生》的同时,画面才渐渐回到小城音乐人当年在彩虹之家弹唱这首曲子的时候。
这种颠覆式的表达营造出了一种意象不到的效果: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你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先发生的,什么是后发生的。直到整部影片结束,才能恍然大悟。这种倒叙和顺叙结合又被再次打乱的表达方式总是为了设置悬念,制造故事情节和推动故事向一个个的高潮来产生的。
②时间变形
《解忧杂货店》将三十年前的三个故事浓缩到三十年后的“一夜”,正面看来是时间的缩略,反过来看又是时间的膨胀。
三十年前,那么久的时间跨度也可能只是一瞬。这种叙事手法让影片更加典型。无名爷爷回复过不计其数的信件,但是只选取了三个典型故事就能完整的构建出大故事情节,并且将彩虹之家作为核心缓缓展现,不得不说《解忧杂货店》对时间的解读是成功的。
二、转换与连接:叙事特点与内容
解忧杂货店采取的叙事特点是隐形叙事手法,让观众通过象征和隐喻来感受电影中人物的感情与状态。而故事间的转换和连接,也能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叙事特点与意象。
小城音乐人、小男孩和“迷途的汪汪”并不只是简单的三种不同性格的人物,而是反映了同样在孤儿院里,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追求的不同以及结局。它并不是只表现出这些人物目前生存的现状,而是想给每一个不知去处的人提供一点温暖与方向。
(一)叙事特点
叙事特点能够主导观众的情感感受,故事情节也围绕着叙事特点展开,《解忧杂货店》的叙事特点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既展开情节又传达思想。
1.象征与隐喻
象征与隐喻展现最明显的地方一是信件,二是杂货店和孤儿院。
解忧杂货店并不能真正“解忧”,正如无名爷爷说的那样,“每一个来到杂货店或是往杂货店投递信件的人,心中都早有答案。我的回信并不能帮助他们改变人生轨迹。”小城音乐人永远不会回到小城,因为小城不是他追寻梦想的地方;小男孩离开父母,因为父母让他难以接受;舞女离开舞厅重新学习,因为她始终保留干净的心灵。解忧杂货店其实是一个精神寄托,人们往它这里寄信,不是为了获知答案,只是想获得更多的肯定或否定。杂货店的回答,也许会改变他们的想法,也许不会。
信件是一种传递手段,信件穿越了三十年的光阴。信件就像是另一个精神寄托,只要可以投递出信件,就对生活依然存有希望,因为在等待回音。
至于始终作为背景的彩虹之家孤儿院,其实才是最大的象征。孤儿院象征着温暖与光明,又象征着起点与归宿。每一个从孤儿院出去的人,都从孤儿院得到了温暖,而他们最终的目的和归宿也仍然是孤儿院。
2.营造与冲突
《解忧杂货店》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让人们透过表象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审视自己,从而找到方向。
孤儿院作为背景,孩子们都是由于各种原因来到孤儿院的,他们的故事和人设也是不同的。如阿杰先对小波和彤彤回信这件事呲之以鼻,后来又积极出谋划策,就是因为他的母亲也是一名舞女,他能产生“共情”。小波三人代表的形象是被救赎的,三个故事中的主角才是救赎者。小城音乐人最后在孤儿院找到了归宿,也不仅救赎了张玮玮,更救赎了整个孤儿院。张晴美是孤儿院出来的,她觉得自己是被杂货店救赎的,却不知在孤儿院的孩子们眼中她才是那个能够救赎他们的人。画家更不用说,孤儿院墙上的壁画就是最好的证明。
《解忧杂货店》营造了一种救赎与被救赎的关系,三人组合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剧中的冲突虽然不是特别强烈却又不少,最好的冲突在于三十年后的那张白纸。小波三人因为好奇终于向牛奶箱里投递了信件看能否穿越时光,那头的无名爷爷却只收到了一张白纸。无名爷爷在收到白纸之后反而觉得这是最好的信件,因为在他的视角里,这个来信人是可以如白纸般重新寻求人生的,小波三人最终也如他所愿。
(二)叙事内容
1.角色
《解忧杂货店》成功把小说里的角色本土化,小城音乐人里的崔健,假装香港大老板的骗子,八十年代歌舞厅里的舞女。
小城音乐人秦朗的忧愁在于中国传统思想“父母在,不远游”与梦想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在得知自己父亲生病住院之后,当他踏上返乡的火车时,就意味着冲突和矛盾到达了顶峰。
喜欢MJ的小男孩浩博是个不快乐的小孩,虽然在破产之前他家境富裕。浩博的故事线和无名爷爷的其实是重合的,他误会父母没来寻找自己而变成流浪儿,最后辗转流落到孤儿院,浩博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听从回信意见的主人公。出于浩博的事情,无名爷爷开始自我怀疑,最后得知浩博的好消息才渐渐放下心结,也将剧情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无名爷爷发现解决烦恼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
舞女的故事线,是把故事回环到影片开始的巧合,还引出了无名爷爷与彩虹之家创始人张妈妈的关系。张晴美是一个从迷途到坚韧的舞女,她的不断进步可以说是一个经典正面形象,也是小波三人回归的重要因素。这条故事线的主题就是爱与温暖,无名爷爷和张妈妈都是为了带来更多地爱与温暖而生的。
小波三人组中小波是一个两次被抛弃的男孩,因此他对收留他的孤儿院有着深沉的感情,对于“要拆掉孤儿院”的张晴美,他心中自然有恨,也就为他最后情绪上的突然爆发埋下了伏笔。彤彤是由于对音乐的爱好与小城音乐人产生的共情,开始给了解忧杂货店回信。阿杰是用暴躁来掩饰内心的温情,尽管对小波彤彤发火仍然给他们买了吃的,最后因为舞女事件参与到回信中。
2.题材选择
解忧杂货店的存在,更像是一个树洞,可以倾诉秘密又不用被人发现。这其实只存在于我们的幻想中,而这种题材的选择告诉我们,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答案。就连电影中的无名爷爷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何况是我们。
“寄信人”和“解忧者”这两个角色在不经意间紧密相连,各自寻找着人生的最佳答案。这样的题材,也是把对人物、对未来、对生命的思考和评判交给了观众,杂货店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倾听,我们内心都有答案,只是缺乏肯定。
救人也是救己。三个小偷帮助了那些“寄信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救赎。这部影片的方向是正着的。迎面让你感受到光芒,感受到温暖。
这样的题材不仅让人感受到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也在诸多残酷揭露事实的影片之外默默给予了自己的一份温情。一份份信飞来飞去,传递的是微小却永存的善意。
[1]聂庆璞.网络叙事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2][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57.
[3]于丽娜.电影中的叙事角度研究初探[J].电影评介,2010(17).
[4]海阔,罗月屾.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