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民生新闻评论中的批判性思维

2018-03-27

传媒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批判性民生理性

(长江日报,湖北 武汉 430015)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问题,采用的是人民的视角,目的是让人民认识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对问题有清楚的认知。要达到这个目标,民生新闻评论发挥需要重要的作用。民生新闻评论让新闻报道更有吸引力,让新闻节目获得高收视率。批判性思维在民生新闻评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新闻评论更加理性、更加敏锐让新闻更具内涵。

一、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思维的概述

民生新闻是以人民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关注人民关心的问题,以民生的视角展现人文关怀和民主价值。让民生问题更好地展现在人民面前,让人民对社会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新闻评论是通过传播媒介对新闻进行有深度、有理想的评论,可以是文字形式、语音形式、音像结合形式等方式。批判性思维对待事物采用批判的眼光,不可全否或者全肯定,而是用全面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用更加有深度的有知识的视角去看待事物。

二、批判性思维在民生新闻评论中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民生新闻的影响力,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活中的大事和小事,站在民生的立场上对新闻进行分析,其中大部分民生新闻但有批判性,是对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批评式的报道。一些百姓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反映出来国家和社会民生上的大问题。例如百姓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住房紧张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多方面问题。在关注这些百姓生活中所示的批评性报道,主持人和记者在新闻结尾的评论对于整个新闻具有重要的作用,民生新闻的评论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应用批判性的思维,让百姓分析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加理性化和深度化,在让人民对新闻评论信任之后节目的收视率便可大幅度提高。

(二)提高节目品位,增强核心竞争力

民生新闻评论是民生新闻播报后的收尾工作,同时也是对民生新闻的升华。在主持人和记者对民生新闻中呈现的矛盾进行批判性理性的分析之后,让百姓对民生问题的根源有了清楚的认知。对民生新闻批判性的分析,使得民生新闻事件得到升华,遏制了新闻评论变得娱乐化、媚俗化的倾向,让节目的品位提高,增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三、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正确运用

(一)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注意理性和建设性

批判性思维不是评论家的感性认识,而是要让新闻评论提高到理性的层次。在面对社会上民生的一些尖锐问题,新闻评论不能完全站在与百姓同等的地位上去看待问题,而是要高于一般人民的角度,并且在批判中要掌握度,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引导,避免因感性思维而产生的不文明语言的批评现象,要让语言独到尖锐且带有亲切感。在批判性思维的引导下提出的评论要具有建设性,也就是对解决民生问题有价值。

(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注意提问题,而不是下结论

民生新闻评论起到对人民的引导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判断去下结论,是让人民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去判断民生新闻中出现的问题。倘若民生新闻中的评论都是在对新闻事件下结论,那么就会将社会舆论引向一个不好的方向,很容易让不法分子利用,引发社会的骚动。批判性思维在引导下就是让评论不去下结论,而是注意提问题,从民生新闻中去发现问题,多角度提出问题,让人民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更加理性更加有深度地去思考问题,多角度批判性地去思考问题,不能引导人民产生全部否定或全部肯定的绝对性定论。

(三)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注意形成独特的视角

现在民生新闻节目有很多,市场竞争力很大,倘若一味依靠传统的新闻评论思维,那么就可能产生新闻的同质化,缺乏自己的特色。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就是要让民生新闻的评论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让人民从民生新闻中看到不一样的新闻价值。批判性思维就是从百姓感兴趣的角度,国家政策支持的角度出发,从当事人、群众、责任方等不同的角度去反映问题,使得问题的展示更加全面,从而让百姓对民生新闻批判性评论更好地接受。

四、结语

批判性的思维在民生新闻中的成功运用,让民生新闻更有深度和理性,使得民生新闻更加具有吸引力,让人民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因此,民生新闻节目要想提高节目层次,增加节目受众,就必须重视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使用。

猜你喜欢

批判性民生理性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