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广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转换

2018-03-27

传媒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角色定位广播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 合肥 23006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收听率、听众收听习惯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广播媒体及其广播新闻工作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精准转型,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顺应新形势下媒介融合的浪潮。毋庸置疑,广播记者作为广播媒体新闻节目的生产者,广播记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所以在新形势下广播记者要认清媒介发展的方向,准确进行记者角色定位和转型,力争从“单一型”广播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换,只有广播记者成功转型,才能更好地促进广播媒体的转型升级。本文在对新形势下广播记者角色定位误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找到广播记者角色定位及转型的创新举措,从而促进广播媒体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规律,为广大听众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广播节目,帮助广播媒体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广播记者进行角色定位与转换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广播等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巨大挑战,广播的听众群体日益被各种新媒体平台所侵蚀,导致广播媒体的忠实受众越来越少,广播节目的收听率呈现下滑趋势,这就导致广告商投放广播媒体的广告直接减少,广播整体广告收益逐年缩水,严重影响了广播媒体的健康发展,甚至很多地方实力较小的广播电台出现连续多月发不出员工的薪资的困境。可以说广播媒体已经到了必须要进行转型和革新的危难时刻,广播记者作为广播媒体的支柱,同样也要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做好角色的定位与转型。

(一)广播行业需要转型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经历过行业发展的辉煌时刻,对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如今由于互联网技术革新,不断涌现更多的新媒体,广播媒体相较于新媒体而言,其传播范围较小,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依赖“声音”很难做到“图文并茂”,逐渐被大部分受众“抛弃”。在新形势下,广播媒体只有“破釜沉舟”,从自身进行革新和转型升级,优化内部体制机制,推陈出新,创作精品广播节目,重塑广播媒体的金字招牌,赢回受众的“芳心”,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广播记者需要转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潮流在新媒体时代进一步深入,广大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对信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更倾向于关注一些“快餐式”和“故事化”的信息,满足自身社交的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广播记者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新闻采写观念和采写方式,加快角色转型的步伐,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培养互联网新思维,真正以受众为中心,充分考虑广大受众阅读兴趣的变化,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力争采写出更多满足受众需求的优质广播节目作品。

二、新形势下广播记者角色定位与转换出现的问题

广播记者在进行自身角色定位与转换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影响了新时期广播记者的正常工作,需要广播记者在平常的新闻采写工程中不断克服和纠正。

(一)广播记者角色越位问题

新时期各大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关注度高,如果媒体报道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广播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一定要谨言慎行,切记不能“越位”或“错位”,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代替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表述,但在现实新闻采访过程中,广播记者很容易无形中把“自己”当成了“当事人”,影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甚至发表一些不正确的言论对当事人的工作生活造成干扰。

(二)广播记者追求角色的“大而全”

广播记者在新形势下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是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新闻采写事宜,厘清工作的范围和主要职责,努力成为全能型的广播记者,但这并非要求记者追求面面俱到,与其“什么都会,什么又都不精”,还不如在某一方面有精湛造诣,当然,如果真的能做到采、写、编、播等技能样样精通,那是最好不过的,所以,大部分记者要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浪费精力去追求“大而全”,这样也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三、新形势下广播记者进行角色定位与转换的策略

广播记者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与转换?这是值得广大广播记者同行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历,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清楚广播记者的职业性质

认清广播记者的职业性质及工作要求是广播记者进行角色定位与转换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我国广播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就算在新形势下,这一核心功能仍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广播媒体及广播记者要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广播记者在进行角色定位和转换时要时刻牢记广播记者的职业性质,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要自觉接受媒体职业道德和责任的约束,站在全局的高度,客观公正地报道每个新闻事件,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社会主旋律,正确发挥广播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协调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切实为社会和受众服务。

(二)从时代政治课题出发,培养新闻敏感

新时期的广播记者要大力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在纷繁芜杂的各种新闻素材中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不断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没有新闻敏感的广播记者是干不好新闻采写工作的,也就是说不适合从事记者这个特殊职业,那么在进行角色重新定位时就要三思而后行。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广播记者的新闻敏感?关键还是要牢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实际的新闻采访工作中不断提升新闻敏感性,做一名优秀的广播记者。

(三)完善新闻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责任心

目前在我国,广播记者角色科学定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这就造成在实际的新闻采写报道过程中,广播记者很容易打起“擦边球”,广播记者责任心不强,对新形势下媒介发展方向认识不清,不愿意接受角色的重新定位与转换,更懒得通过自身刻苦努力学习来提高新闻采写技能,得过且过,甚至抵触单位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广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转换,更不利于广播媒体的长远发展。

(四)以受众为中心,善于利用新媒体

广播记者的角色无论如何进行定位与转换,其职业仍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是要为受众服务的。在新形势下,广播记者一定要以“受众”为中心,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单向传播途径,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围绕受众进行新闻采写报道工作的创新,同时广播记者还要学会用新媒体思维去开展新闻采写报道工作,要善于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开通各种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账号,拓展广播节目的传播渠道,提升广播节目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吸引更多受众持续关注,调动受众的收听热情,促进广播节目的收听率不断攀升,增强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以及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广播媒体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做好转型升级工作,通过制定、优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大力激励广播记者转变思维,积极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转换,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敢于迎接挑战,创作更多深受听众喜爱的新闻作品,不断提升广播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为广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角色定位广播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