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关系

2018-03-27黄意武

重庆社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力特色国家

黄意武

(重庆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部,重庆,400020)

地域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一定地域形成的文化资源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起坚实的基础。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凝聚力、文化消费力、文化传播力等,所有这些文化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所在地域、区域的文化土壤,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也建立在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形式,展现了我国丰富的地域民俗风情、建筑形式、饮食特色等,这些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本源要素,彰显出中国特色地域文化的吸引力,体现了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文化发展和建设中,需要推动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一、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互动的可能

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关系紧密,两者的核心内容、发展形式、精神价值等多方面契合,为两者之间互动提供可能。

一是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的同质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们从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并应用于生活的文化,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在一定地域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与符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与组织、物质产品等。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来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蓬勃的现代文化、发展的先进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包含了多元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等。[1]这些地域文化类型及思想内涵体系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在新时期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稀缺性,是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来源;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是基于当今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融合科技元素和现代文明的精神内涵,符合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文明形式,融合鲜明的时代色彩、文明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这种立足于我国现代文明和时代的文化形式,将反映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所倡导的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是当代中国多元地域文化所坚守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硬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政治制度优势加快凸显,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重要来源。从这些角度来看,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存在同质性,其核心价值理念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

二是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形式的开放性。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虽然具有封闭、传统的特征,但并不影响其开放性,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必须走融合交流的道路,也就是在本区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区域的文化要素,吸收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融合各种外来文化的优秀基因,当然这种文化融合也不是单向流动,本区域文化特征也会影响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这是地域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因素和体现;同时地域文化的封闭性和独特性恰恰是其走向开放性的重要条件,是其转化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独特的地域文化向世界展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建筑风格等,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文化要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面对全球的文化竞争,需要对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进行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内容、形式、手段扩大对外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是在不断与全球文化之间进行交融、交流、交锋之中形成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华传统文化类型、艺术形式及大国形象得到了更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认可和好评。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必将走向各国家的文化彼此融合、交流,逐渐显现认同性和趋同性,在文化融合、交流到一定阶段,然后走向其独有性、民族性的一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是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精神价值的契合性。地域文化精神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体系,中华文明是由若干多元特色区域文明构成,地域文化以其自身特色丰富、拓展、传承着中华文明,这种长期性和传承性展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成为某些区域人们的精神力量,内化其人心,维系其发展。从现有价值标准来看,有些思想观念已过时,随着时代发展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前国外对中国印象就是封闭、落后,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中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有效地凝聚中国精神、宣传中国道路、展现中国自信,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这些方面而言,地域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价值是契合的,对内凝聚民族精神,对外弘扬中国精神,一个国家和民族之所以能发展,在于其地域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等精神力量的凝聚,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缺乏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自我认同,就容易丢掉民族自信、丧失文化自信,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一定是没有吸引力的,很难参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

二、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关系

地域文化是基于一定地理范围内人们所创造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与文化硬实力相对并相关的精神力量,文化软实力需要依托硬实力等物质基础而生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互动来促进两者发展。

(一)地域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域文化能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和提升发挥推动作用,本民族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实力的源头,体现出文化的“软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要素,是构成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引的核心力量。

1.地域文化资源是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素

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区域特征,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2]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变迁中,我国特色鲜明、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物质性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文化建筑、文化遗址、文化产品等,具有物质性、可触摸的形态;二是非物质性的地域文化资源,主要通过人们的语言或行为来体现,包括地方民风民俗、饮食特色、方言俚语、先贤名人、宗教信仰等,具有意识性。[3]这些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地域文化资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不仅能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而且通过与地域经济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经济,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优化现代文化管理模式,创新地域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把其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我国地域文化的生产力。

2.地域文化精神是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直接的来源是国家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的转化,一个国家通过传递其价值理念,塑造社会核心价值,从而形成认同力、凝聚力,以推进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域辽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全国各地文化核心精神的汇集、凝聚、提升而表现出来的,体现出各民族、各区域人民的共同意志。地域文化精神就是一个区域地域文化所呈现出的一种精神形态,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的构成。地域文化的特色不仅表现在其外在形式,更表现在其精神实质,要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体现到地域精神中,以精神展现气魄。如云南省高原地区“开放、包容、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重庆市江山环境孕育的“负重自强、勇于攀登”的“拼搏精神”,边疆地区人民守土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沿海地区人民无所畏惧的“开放精神”,移民地区人民宽厚纯和的“包容精神”等,这些源远流长的中国特色地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深厚源泉。

3.地域文化类型是国家多元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表现

我国东西南北地理环境呈现的巨大差异让地域文化自然地划分为南北两大主体文化区和若干个地域文化区。水是孕育生命的源泉,围绕水系逐步形成了若干文化圈,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圈可根据地理形态划分为巴蜀文化、滇黔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闽越文化等亚文化区;黄河文化圈又有西域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等分支,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民族这个大背景下聚合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各个分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人们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多变的发展新趋势,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类型,各区域特色地域文化类型构筑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共同体,凝聚成为多元的文化软实力。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地域文化发展的渗透与影响

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角度出发,立足实现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体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引导其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1.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能引领地域文化的发展指向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站位,其建设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通过具体路径来实现,这个发展路径不仅包括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更应该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地域文化的发展也要紧密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一目标来实现,这就要求地域文化的发展必须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现代世界处于大发展大调整期,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一些音乐、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让其最快时间、最广范围向世界传播,使得文化产品的传播和接收已经突破传统的地域概念。要让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的高地,地域文化的内容必须符合时代审美的需要,要挖掘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的特色,看其是否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从内容上加以提炼,在形式上予以升级。地域文化的发展并不仅仅为了保留或者保护,更为重要的是要加以创新,才有生机和活力。

2.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能促进地域文化的推广展示

建设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通过打造专门的文化展示平台和渠道,让地域文化在高效的平台和载体上得以传播、展示,能有效激发地域文化的发展活力。比如,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除了有其深刻的经济意义之外,还有其深远的文化价值。2014年5月,文化部提出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构想,通过文化经贸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进一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国独特的人文、地貌、历史、产业、产品、节庆、会展等文化资源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这些资源将在“一带一路”等平台上发挥着独有作用,将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3.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能推动地域文化的创新升级

泰勒认为“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4]地域文化的发展演进变迁,都是基于前一个或者几个阶段的文明成果,所以地域文化的发展形式及内容也是逐步从简单到复杂、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来进化的。从古至今,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演变,主要依靠科技等生产力来推动,而现代文明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使得传统文明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加速了新时期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不断促进具有地域的文化特色与现代文明各种要素之间的共同作用、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进化出融合地域文化基因的综合文化系统。比如基于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农耕文化曾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人类无法控制,就形成了以占卜、祭神、求雨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反映了中国农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而随着现代科技和文明的发展,这种落后的封建习俗和思想观念必将被淘汰。文化的融合发展使得只有优秀的、具有现代价值基因的文化才能继续生存下来,现代社会越进步,文化的更新和进化的速度就越快,这样才不断实现地域文化的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使得文化延续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相互统一,促进其繁荣和进步。

从总体来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将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将推动我国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进行科学谋划,对其进行去伪存真,推进对地域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对有特色、有规模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档升级,提高地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现地域文化在同化中整合,在整合中融合。

(三)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生成

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符合我国多元文化建设与文化竞争力提升的要求,这种互动关系是建立两者之间良性运行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的、优秀的地域文化能有效转化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推动其发展,消极的、落后的地域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国家文化软实力引领着地域文化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为地域文化融入国际间的文化竞争提供实践经验和发展路径。

1.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产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也能增强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力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应首先立足于延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挖掘和开发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地域文化是维护一个国家文化主权的根本依据,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和思维方式,因此需加大地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文化资源并非一成不变的,如西北地区的石窟文化、江浙地区的园林文化、西藏地区的佛教文化、陕北地区的民歌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构成了我国文化生产力最基础的要素,将会成为增强我国文化生产力的有效法宝。同时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势必要求增强地域文化自身的发展能力,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打造,并不是简单的汇集、重修、重建,更不是简单再现,必须要站在新的发展高度,除了对于古老文明所留下文物古迹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状态,应该从更深程度理解和挖掘古人的智慧,对于当地所流行的地域文化,要最大限度凸显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2.凝练地域文化精神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凝聚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也能增强地域文化精神的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就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作用,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促人,深入凝练优秀的地域文化精神,阐发地域文化中勤劳勇敢的开拓精神、积极拼搏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等,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凝练国家文化精神需要紧密结合各地域的文化基因,才能使全国民众有文化上、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同感,才能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和践行。因此,在打造自身文化特色、凝练自身文化精神的时候,既要符合“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传统价值,也要契合民众追求富足、健康、安定的生活愿望。同时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面对全球文化的竞争,不仅需要自然形成,更需要提炼和打造。现目前我国的地域文化精神还不够凝聚,特色还不够明显,各地方的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内容特色不够明显,而谈到好莱坞就想到其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影响力大的电影文化,谈到韩国就联想到其浪漫的爱情影视作品,其实这些文化受到欢迎,无不与其对文化中精神资源的挖掘有关。

3.打造地域文化集群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也能增强地域文化产品的创造能力

地域文化资源集群化发展模式,就是指将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组织和相关支撑机构等行为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它具有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互相匹配等优势。[5]虽然我国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各地域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开发程度各不相同,资源集群化发展不足。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化,需要更多地促进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通过打造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集群,实现国家文化资源的整合、转化、发展和提升。同时,实行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就是要推出优秀的文化产品,要创造优秀的文化产品,手工原始式、单打独斗式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这就势必推动地域文化走向集群式、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让地域文化资源更加集中,这将有效地推动地域文化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走向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让地域文化产品的产量更多、效益更好、质量更优。

4.发展特色地域文化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持续发展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也能凝练地域文化的特色魅力。特色文化是特定区域范围内,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是区别于其他地区得以存在、繁衍和发展的内在根基和精神动力。[6]在全球文化消费热潮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才可以持续发展。发展特色文化,需要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条件,找出区域文化资源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强竞争力的特色资源。中国的古代文明在世界有深厚的影响,尤其是以丝绸、瓷器等为主的产品影响了西方文明;现代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独特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参与国际间软实力竞争的过程中,必须要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世界认同的地域文化元素,如重庆市打造的“火锅文化”,展现出一个热情好客、火辣爽朗的城市;云南省推出的“歌舞文化”,开发出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让云南的好山好水好歌好舞广为流传,这些契合了地域文化精神的文化品牌,成为我国地域文化发展的靓丽名片。

另外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能增强地域文化的发展活力,打破传统的政府“办文化”的体制,而走向政府“管文化”“引文化”的发展体系,有价值、有市场、有需求、有平台的文化才能“走出去”,这就迫切需要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减少一些管理上、思想上、体制上的禁锢,引导文化产业走向市场化、走向国际化,从而更好地释放地域文化的发展活力。

三、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互动发展的价值

地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方向”,缺了地域文化这个发展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缺少文化资源,忽视国际间的文化竞争,地域文化只能停留在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发展阶段,当面在国际间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文化融合中,将可能会被时代和人民所逐步抛弃、淘汰,所以要充分认识到这两者之间互动发展的价值。

一是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可和信任,是一个国家能够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力量。文化要自信,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要看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否优秀,这个地区的文化是否有竞争力和影响力。而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发展为文化自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内在基石,中国特色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显著标志,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事关中华文化的竞争实力,实现两者互动发展才能实现文化强国,才能有效促进文化自信。从本质来看,我国文化自信主要来源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革命文化所构筑的地域文化,通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让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走出国门,展现出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人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理念。

二是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观。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发展为形成和凝聚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观奠定基础。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观主要表现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就是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从传统到现代一直在发挥作用的地域文化中吸收营养,我国传统优秀的核心思想和主要理念是没有变的,比如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思想,虽然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一些仁者爱人、忠恕待人、以孝为重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就是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势必要吸收“外来文化”的元素,打造“面向未来”的文化产品。对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内容,要找到能够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和需要的部分加以重新打造,才能够被时代所接受,历史时期的“三纲五常”只能是在封建时期发挥作用,在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文化的传承性特点和特殊的文化国情,对我国的地域文化思想作出系统的梳理,并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伦理参照。

三是有利于推动“人化”和“化人”的协调发展。从文化的人本性和主体性来看,文化本质而言是“以文化人”,也就是让某种区域内的思想、观念、行为等内容得到人民的认同、使其成为行为遵循。地域文化更多是展示区域内的“人化”和“化人”,更多是让生活在区域内的人能够认同、遵循该文化特征,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的是要让外地人、外国人同样认同。从深层次来看,文化的“人化”和“化人”深刻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什么样的地域文化,中国向世界应该展示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文化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世界人民将可能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文化,从而深刻地对地域文化进行反思和定位,不拘泥于传统文化、不崇洋于西方文化、不媚俗于流行文化、不打击弱势文化,围绕文化的“人化”和“化人”需要,科学审视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发扬富有活力的民族文化。

当今世界,中国硬实力的迅速崛起,带动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快速发展,但放眼全球文化,我国文化软实力还面临诸多障碍和问题,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展示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文化,挖掘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寻求与世界的共鸣,强化地域文化的特色,使得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宁志新.文化传统观念与区域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4-12-17(11).

[2]严荔.发达国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做法及借鉴[J].经济纵横,2012(6):51.

[3]陶捷.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谫论[J].中州学刊,2011(5):207-208.

[4]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26.

[5]吕挺琳.文化资源的集群特征与文化产业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7(11):98.

[6]周建军,张爱民.论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途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9-121.

猜你喜欢

实力特色国家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实力抢镜
中医的特色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完美的特色党建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把国家“租”出去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