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造: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抉择※
2018-03-27吴庆华王美喆
●吴庆华 王美喆
一、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新顶层设计
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国家自有城市以来,城乡关系都会经历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的嬗变,而这种革命性变革的过程“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统计,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即使在已经初步实现现代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的东部发达地区,总体而言,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也日渐突出。在城乡发展格局失衡的条件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放弃农业生产,进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并千方百计成为城镇常住人口,在促进城市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伴而来的却是广大农村社区的加速凋敝,曾经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人声鼎沸、笑语盈天的热闹景象,如今却变成了“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的“空壳村”、“空心村”、“空巢村”、“空转村”。“全国共有200万个村庄,每年正以4万个在消失。其中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消失其在行政村中的占比已经不到2%。”[1]
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绘制三农发展新蓝图的最新顶层设计,对于本世纪中叶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振兴:五个振兴的核心和关键举措
以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个涉及诸多领域和环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包含着针对不同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深化改革、总体规划的宏观谋篇布局,也包含着着力实施产业融合提质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引领、开展农业品牌创建活动,体现为不仅让农民富起来,更是要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的微观展望和行动。正如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那样,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正确处理好“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五个振兴”举措更为明确具体地勾画了乡村振兴的行动框架和路线图,不仅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更是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深刻理解和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五大层面的内在关系,可以洞见的是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居于核心和关键地位,要顺利完成乡村振兴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首先,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工程,只有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乡村的衰落首先即表现为文化的衰落,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影响下,在中国数千年来农耕文明发展中不断创造、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乡土文化被视如敝履,“弃农”文化浸淫下诸多农家子弟皆以千方百计跳出农门成为城市人为光宗耀祖的目标。随着耕种土地的青壮年劳动力的逐渐减少,大量农村土地外包,原本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延续千年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传统家庭伦理受到巨大冲击,衍生出了留守老人老无所依、留守儿童教育滞后、村舍闲置、乡村破败、穷村脱贫致富难度加大等弊端。因此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而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工程。只有首先发挥乡村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彻底破除“弃农”文化的影响,培养一大批爱农村、懂农业、有技术专长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破解人才瓶颈制约,顺利实现乡村的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从而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因此,以加强文化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内涵动力和强大助力。
其次,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生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在与日俱增,但是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并非是社会主义和谐美丽新农村的本意。近年来农村出现的上学无用论日渐抬头、金钱至上论、封建迷信盛行、不孝顺父母、环境、食品污染问题严重等一系列现象,皆是源于缺乏有效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引领。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80.2%下降到4%以下。但是制约精准扶贫政策效用充分发挥的诸如不怕穷、怕不穷、等靠要等困难群众致富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思想意识的深层次依然残留着封建文化的沿袭,归根到底在于农民群体缺乏文化建设的引领。文化建设虽然不像产业培育等经济工作那样能看到具体成果,但是通过文化建设,能提高农村的凝聚力、集体意识,激发农村和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再次,新农村建设中依然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投入、轻实效,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政府忽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房屋建设、公路交通、招商引资等快速彰显政绩的具体事务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和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农民个人而言,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建设上,在经济效益上不仅难以获得更多回报,可能还会由此使得他们自己的劳动收入利益降低,因而也难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有些农村缺乏文化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文化建设的优势引领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农民的文化发展意识相对淡薄,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也没有及时开发转化为文化发展的产业优势,整个农村地区缺乏公共文化资源的营养,从而导致乡风文明的优秀传统无法传承,农村基层社会不稳定,乡村社会政府治理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文化再造:熔炼乡村文化的新形态
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既要“接续千年乡村文脉,又要创造符合新农村、新农民特点的文化,着力满足乡村群众品质更高、样式更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加快缩小乡村与城市文化内容、共享方式、参与途径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以文化的繁荣兴盛来推进乡村振兴。”[2]构建新型乡村文化,不能依赖自然演进形成,而必须充分挖掘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相融合而重构和传播。这既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大力配合。
再造乡村文化的新内容。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广博的范畴,究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乡村建筑、生产工具、拓荒造田、粮食加工、节日庆典、宗教信仰、祭祀礼仪、乡规民约、宗祠家训、乡村私塾、生产智慧、工艺制作、风情习俗、民间文学、谚语格言、竞技游艺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等文化事项”[3],从类别上划分至少要包括农耕传统、乡风文明、乡愁记忆等三大类。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承继千年乡村文脉、崇德向善的新家风家训、新村风民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勤劳勇敢、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着力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景观,作为乡愁记忆的物质承载方式,无论是风土民俗、传统村落、文物古迹还是民族村寨、农业遗迹都要在编制整治规划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坚决予以保护。
再造乡村文化繁荣的新业态。首先要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在共享理念指引下,使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不断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宗旨,紧密结合当地文化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自信提升,充实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要大力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使农村的文化软实力变成经济硬实力。全媒体时代要善于利用开发多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产业新样态,特色旅游文化服务、乡村娱乐文化服务、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的制作出版和发行以及以乡村为聚焦点的互联网全域服务都可以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既可以充分发掘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经济价值又可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再造乡村文化建设的新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这说明农村文化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政府主导是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目前,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但是政府毕竟不是万能的,建设经费、人员、精力的不足也限制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鼓励、支持市场与社会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为充分展示新时代新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国家应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此外还要发挥新乡贤、基层宣讲员、群众文艺团体以及红白理事会、新乡贤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等乡土人才的骨干作用,通过政策扶持、榜样引领等方式吸引一大批懂农业、恋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服务家乡、奉献社会,切实扭转乡村人口单向度“流出不流入”现状,鼓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乡村文化振兴事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