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2018-03-27陈颖
陈 颖
邳州市邳城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徐州 221300
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教师要用心研读教材,利用语言活动课给幼儿创造多听、多说、多读的时空,科学地选择能够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学方法,引导、鼓励他们勇于跟老师、同伴交流,乐于表达见闻感受,进而在日积月累中发展语言能力。
一、运用分享式教学法,培养幼儿乐于交流的能力
文学家萧伯纳曾有过一个关于交流苹果与思想的论断,意思是说你我彼此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结果每人手中还只是一个苹果;但如果彼此交流一种思想,每人便拥有两种思想。这一论断的主旨在于强调交流的重要性。幼儿教育亦是如此,教师要引导、鼓励幼儿从小就要学会与人交流、表达与分享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乐于跟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能力,以促进自己的心智不断成长。
教师要将互动的教学方式贯穿于语言教学活动中。实践证明,当幼儿跟老师的兴趣、智慧能够交融在同一个问题上时,师生双方就会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展开交流与沟通,幼儿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取一定的经验,老师也可以从幼儿那里分享独特的想法。同样,幼儿之间围绕某人、某事、某物进行对话时,他们能够分享生活经验,并在分享中逐步学会理解与接纳,品味共同相处、共同探索的快乐。
比如,在大班执教语言活动《会跳芭蕾舞的牛》,笔者先播放芭蕾舞音像片断,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他们思考、交流:“大家知道咱们欣赏的是什么舞蹈吗?”“谁发现跳芭蕾舞的时候,脚应该怎么样?”“当小羊和小鸭子看见奶牛在认真地学跳芭蕾舞,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围绕这些问题,幼儿之间展开交流,发表自己真实的看法。有的幼儿还勇于说出跟老师不一样的想法,笔者则适时给予评价,对不正确的观点则予以点拨、引导。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信息交流,锻炼了幼儿的思维,教会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
分享式教学法让幼儿的活动由孤立走向了互动,让幼儿的思想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师幼之间、幼幼之间成了阅读、探究的共同体,他们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融洽相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二、运用情境性教学法,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动力
幼儿的教育形式应当是形式丰富、妙趣横生的,教师应拒绝枯燥的说教,追求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而引导幼儿沉浸于一定的情境中,自主建构知识,形成能力,也应成为语言活动课的一个应然追求。教学活动中,教师务必依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创设生动的场景,以此诱发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表现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融入到语言训练过程中去,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
比如,小班幼儿语言活动课《我爱吃的水果》,该内容跟幼儿的生活经验极为密切,活动中幼儿兴趣盎然,有话可说。该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引导幼儿从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表述水果的特征,培养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为达成目标,笔者采用了情境性教学法及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关于环境创设,笔者布置了“小猴生日派对”的场景,语言区则摆放一些水果的彩色挂图、图书等,以营造浓厚而有趣的氛围。关于情境性教学法,笔者确定了这样一条主线:以小猴邀请小朋友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客人主动介绍自己所带的水果。具体安排了如下的活动环节:借助生日派对,激发参与兴趣→展示所带水果并作生动介绍→开展生日派对,趣玩“摸水果”游戏→品尝水果美味,分享生日快乐。
这样开展语言活动,能够让幼儿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发说的欲望,焕发说的勇气,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愉快地交流与分享,幼儿的语言能力自然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三、运用综合性教学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语言活动课堂上,教师所运用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而要体现一定的综合性。当然,教师还要依据所教的文本内容的特点来进行科学的选择,要突出一两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即注意方法选择的主次性,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达成活动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教学《蜘蛛先生要搬家》早期绘本阅读,旨在让幼儿体验丰富的情感变化,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具体说来笔者设定了如下的活动目标:一是引导幼儿观察、欣赏画面,通过有趣的图画来感受快乐;二是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问答式结构,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情节;三是引导幼儿跟同伴共同阅读并分享相关经验。为达成活动目标,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观察封面,引发阅读兴趣→围绕主题,幼儿自由发问→领会要求,问题驱动,幼儿合作阅读→借助问答形式,集体阅读→两人一组,讲述故事情节→分角色表演对话,呈现作品内容。”
活动中笔者没有采取传统的阅读活动形式,而是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绘本的问答式结构,并且引导他们根据话题自由提问。首先,在导入环节笔者要求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提问,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猜想。这样做的目的是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锻炼其思维能力。然后,引导组织幼儿合作阅读,并借助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来锻炼幼儿的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幼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接下来,进入集体阅读环节,笔者将幼儿分成两组,展开“问”与“答”的互动,借此对幼儿的阅读效果加以反馈;同时促使幼儿感悟、领略绘本鲜明的特色。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梳理出了这样一条逐步推进的线索,即“从书名中我最想知道什么→到文本中探寻答案→还有哪些是我所不知道的→个性化表演”。围绕这条线索,幼儿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促进了对作品的理解。
优化幼儿语言活动教学的方法很多,只要用得科学、合理,就能够卓有成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课堂实效。教师应在方法的选择上下动脑筋,在追求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