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2018-03-27王柳雯

关键词:维持性营养状况肌酐

王柳雯

(柳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式,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会引发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营养不良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有研究报道,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饮食干预可改善营养状况[1]。本研究旨在探讨饮食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69.4±4.9)岁,平均透析时间(44.6±36.6)月,其中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8.4±4.6)岁,平均透析时间(43.9±35.7)月,其中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具体内容:(1)由营养师根据每个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医护人员积极实施该方案。(2)控制患者每天的脂肪摄入量保持在1.5 g/kg左右,糖类摄入量保持在5 g/kg左右。(3)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在1.2 g/kg左右。多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口服α-酮酸片,每次4片,每天3次。(4)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多摄入水果、蔬菜、谷类食物等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5)健康教育: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预后与饮食间的关系,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提高患者依从性。

1.3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改良主观营养评分、营养不良-炎症评分、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以及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其中改良主观营养评分分值为7~35分,包括胃肠道症状、饮食改变、生理功能改变、肌肉消耗、体质量改变、皮下脂肪以及合并症[2]。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分值为0~30分,包括血浆总铁结合力、血浆白蛋白、合并症、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改变、皮下脂肪、胃肠道症状、饮食改变、肌肉消耗以及生理功能改变[3]。两者得分越低,表明患者营养状况越好。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4]。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PTH及血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钙磷乘积以及血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钙磷代谢指标对比

注:t1、P1为两组干预后比较。

2.2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肌酐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改良主观营养评分显著降低,血红蛋白、肌酐、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改良主观营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肌酐、白蛋白、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2。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状况,而营养不良是导致患者长期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抵抗力,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知晓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提高患者依从性。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控制患者脂肪、糖类、蛋白质摄入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表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注:t1、P1为两组干预后比较。

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与高血磷和高钙磷乘积有关,导致患者病死率上升[5]。本次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钙磷乘积以及血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饮食干预可以纠正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情况,有效延缓肾衰竭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6]表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改良主观营养评分可以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机体状况,并且可以对患者死亡率和住院率进行有效预测。本次研究中,干预前两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改良主观营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改良主观营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表明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干预可以改善营养状况,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与血红蛋白、肌酐、白蛋白有正相关的关系,肌酐水平降低表明机体骨骼肌含量降低,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表明机体营养状况好转[7]。本次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肌酐、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肌酐、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上臂围、体质量指数以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水平较干预前无显著差异,提示饮食干预在短期内不能改善脂肪和肌肉含量。

综上所述,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加以饮食干预可有效维持患者营养状况,纠正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杜爱燕,周薇,范建桢,等.授权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7, 46(16):2273-2276.

[2] 孙慧娟,陈献广,柴毅,等.系统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钙磷代谢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2):135-136.

[3] 管培兰,孙洪芹,郭玲,等.限磷饮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5):103-104.

[4] 崔文芳,连敏玲.低蛋白饮食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16, 35(2):33-34.

[5] 吴晓梅,许月季,王晓妮,等.低磷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J].上海护理, 2013, 13(5):35-36.

[6] 张瑜凌,张家瑛,王梦婧,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与临床营养评估[J].中国血液净化, 2014, 13(12): 810-814.

[7] 徐燕,方玉真.饮食干预对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6,27(5):858-860.

猜你喜欢

维持性营养状况肌酐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