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摆问题,迎刃而解
2018-03-27陈登连
◇陈登连
学生真的乐意上“小升初”辅导班吗?校外辅导班上的数学课对升初中真有奇效吗?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做思考者——查摆原因,让下药能对症
校外“小升初”培训班是伴着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新事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同的地域也存在着差异性。我从事毕业班教学近二十年,在村完小、乡镇中心小学、市级实验小学、特区小学都任教过,但从没有学生为了上校外机构数学课而请假的事。李老师所在地区有这种特殊情况,我想原因或许有多种,如:这些地区没有真正意义上落实“初中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等政策;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观、成长观的局限性;各种辅导班夸大其词地宣传办学效益;学校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正面引导与科学应对;教师没有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等。为此,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深入学生与家长当中,进行问题调研,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做到联系实际,因势利导。
二、做引导者——因需施教,让师爱有温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备课时除了认真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要与学生需要相融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是自己急切需要的“爱”,让数学课堂有师生情感的交流,成为有温度、有厚度的课堂,教师的爱就会在传递中升温,这样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自然也就容易喜欢你的课堂,如此,我们还怕学生不喜欢数学吗?
三、做合作者——家校合作,让成长有自信
信任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密切家校沟通与交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家长的顾虑,同时,宣传学校复习教学的对策,介绍复习计划,讲清课堂上系统复习的重要性。家校交流时,更要大力宣传往届没有请假参加校外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案例,树立起学生及家长学习的榜样,消除家长的种种思想顾虑。
四、做研究者——加强研讨,让衔接有妙招
教师要加强中小学衔接研究。教学中加强学习心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引导。做到既重视知识的梳理、巩固与拓展,更关注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同时,要强化学习过程评价,将出勤纳入学习过程评价,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相信,在不断正面评价学生成长,树起学生学习榜样的过程中,学生能每天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