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设良好的高校体育课堂氛围

2018-03-26李毕华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个体差异课堂氛围

李毕华

摘要:营造、创设良好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氛围,需要大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因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同教师的个性教育既有因果性,体现源头与主流的辩证特点,又具有互动性,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堂氛围;兴趣参与;个体差异;审美教学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创新,充分展现教师个性化教学特征。其目的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良好的身心素质。

如何体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特色呢?首先应摒弃本末倒置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从的传统教学模式,又要避免片面的放任自流。高校体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正确的健康意识,引发学生满怀兴趣、满怀热情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让大学生真正成为体现教师个性化教学的主流,让体育健康课堂教学目标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得以完成,造成一种互动共荣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个性化教学的主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遵循新的《教学大纲》,遵循体育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新的《教学大纲》为理论指导,基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利用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科学筛选教材。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教案,真正体现高校的教学风格,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如田径运动中的短跑速度,投掷力量,跳跃的高远度,长跑的耐力等都是教学的基础。

当前大学生的运动素质状况是:女生的弱项大多是力量、速度;男生的弱点则大多是速度、耐力。体育教师要把训练提高女生的力量作重点,把训练男生的耐力作重点,在每堂课的教学中,以突出重点为基础,带动难点,来提高大学生的全貌运动素质。

二、让课堂教学目标与大学生兴趣参与结合起来

高校体育的个性化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的随意性,而是要求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让教学方法充满情趣,教学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体育课堂活跃起来,不应该是放羊式的热闹。高校体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主导作用就突出了。学生的兴趣参与,强调要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目标。要求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完成以后,开展多种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如进行街舞、健美操、足球、武术等项目的活动。

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喜好,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我,自主学习,教师应分头参与指导,并从中进行启发,鼓励,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产生亲和力。从而鼓励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并帮助学生总结积累学习经验,相互交流,学会学习和创新练习。又如足球运动的教学课时有限制,况且学校的场地设施不太规范,器材少。怎样才能既要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又能顾及整体的教学目标呢?在教学课时计划的安排,教学形式方面,就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完成以后,组织学生分项进行足球技术的训练,将踢球、传球、接球、运球、射门、订秋、抢截掷界外球,守门员技术,步伐动作移动,战术配合等分课时训练,再组织小型的比赛活动,就会满足学生兴趣。再如:部分学生喜欢街舞,体育教师在课堂训练目标完成后,可为学生提供音乐配合,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舞蹈运动。

三、注重学生整体素质与个体之间的差异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人施教尤其体现体育教师的个性特色。这需要特殊的教学安排和考评目标,才能激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考评切忌一刀切。对体育素质好的学生,考评目标可以定高一些,对身体素质、体育运动素质差的学生,考评的目标可略定低一点。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都有成就感,都有向上进取的活力。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信心,无论学生成绩如何,最终都是让他们感到教师的真诚深情的关爱。教师也要经常用富有感情的激励性语言和热情鼓励的方式善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并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去积极稳步地安全完成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的特色,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审美情趣中。体育运动不仅有运动的特點,形体的美、速度的美、力度的美、动作协调的美,更体现了向上、进取、乐观、创新的审美精神。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审美的陶冶。体育教师的教学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人文的关爱。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学到运动的技能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良好的运动心理,锻炼其意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对体质较弱的学生,尤其对女生更应主动的关心爱护。例如: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这两类运动对学生的体质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其内容丰富,动作多样,有难有易,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灵活运用体育学科的资料,硬件软件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人文思想。通过球类运动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强壮、健美的形体。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身体和动作技术方面的变化与提高,从而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难、勇敢顽强、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体育课堂师生互动共享

高校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学生对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力和反馈性。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完成心理调适过程而走向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使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效果得到体现。教师在课程中因势利导,主动征求学生意见,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步骤。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建议。如体育课的训练目标,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学生认为应调整的目标等,让体育课成为大学生喜欢的科目。为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个体差异课堂氛围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