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故事教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
2018-03-26方可寿
方可寿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关键在于方法。故事教学以故事为载体,迎合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活跃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借用故事教学这种方法。
关键词:故事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推行的是“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机械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这种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符合了小学生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将语文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能有效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分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巧用古诗教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
(一)巧用故事,高效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课堂导入效果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教学实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小,好奇心重,那些教条的文字知识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分散精力,而要想集中其注意力,就必须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故事教学以故事为载体,而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故事进行课堂导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让学生对雷锋这一人物有充分的了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视频,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再导入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二)巧用故事,活跃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教学实效。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是按照教材内容来宣教,这种以本为本的教学比较机械,容易造成课堂氛围沉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故事教学以故事为载体,将教学内容与故事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愉快的课堂环境下学习。如,在课文《坐井观天》中,教师在教习这一课文时,可以将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由教师向学生讲述青蛙坐井观天这一故事,基于这一故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谈一谈对青蛙这种坐井观天行为的看法。在这种故事化教学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巧用故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然而教材上摘入的内容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再加上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弱,其在理解教材上的文字知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以故事为核心,有利于抽象、复杂知识的简单化、直观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故事化教学,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1]。如,在古诗《望洞庭》的学习中,由于古诗文字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习这首古诗时,可以以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作者刘禹锡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情感。对于学生而言,在其了解故事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来进行诗歌鉴赏、讲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巧用古诗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故事与教学的匹配性
故事教学的核心就是故事,它是為教学服务的。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在选择故事时,要紧扣教学内容,确保所学故事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性。因为只有确保故事与教学内容相配,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故事的趣味性
虽然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而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确保故事趣味性十足。如果故事缺乏趣味性,故事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趣味性十足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2]。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故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然而许多教师在故事教学的时候依然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对此,在运用故事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故事教学中来,让学生发表对故事的看法,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
(四)提高教师的故事教学能力
故事教学的运用对教师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力不足,故事教学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大多不具备故事教学能力,简单地将课文与口述的方式陈述出来,以至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对此,要想高效运用故事教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就必须加强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4]。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结合教学内容,深入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不断积累故事,进而更好地服务教学。
三、结语
综上,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提高教学实效,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方法,它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借助故事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冬霞.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307
[2]王燕.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07):176
[3]韩振香.小学语文故事教学实施策略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57
[4]闫顺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J].亚太教育,2016(0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