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做好新闻发布网络直播的思考

2018-03-26张愉邵晚

老区建设 2018年24期
关键词:政务公开新媒体语境网络直播

张愉 邵晚

[提 要]新技术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裹挟着政务公开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呈现出更开放的姿态。网络直播的加入,以一种全新的介质,将政务公开的方式置于全新的语境下。在网络直播与政务公开融合的过程中,呈现“两张皮”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难以发挥“1+1=2”的效应。在政务公开日益成为公开透明服务型政府“标配”的今天,如何提升新闻发布网络直播效果成为摆在政府部门、媒体、传媒学者面前的一项课题。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直播为例,结合新闻学、传播学知识,从新闻发布网络直播的意义和价值、现存问题和策略等方面思考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新闻发布网络直播。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政务公开;新闻发布会;网络直播

[作者简介]张 愉(1981—),女,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记者;(江西南昌 330038)邵 晚(1998—),女,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江西南昌 330022)

麦克卢汉说:“每一种技术都立即对人的交往模式进行重组,实际上造就了一种新环境。”新技术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上网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和广泛普及,信息搭载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带领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语境。特别是我国从2016年开启“网络直播元年”后,网络直播日益成为时下热门又备受大众喜爱的信息传播途径。

我国的新闻发布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外交部正式任命首位新闻发言人。从2003年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全面推进新闻发布制度,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新闻发布制度伴随着政府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江西,“4·2·1”新闻发布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是这一过程的缩影和注脚。截至2017年12月31日,江西有48个部门已建立“4·2·1”新闻发布模式,仅有2个部门尚未建立或反馈。

当网络直播遇上公開透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求时,碰撞出一种全新的政务公开模式,裹挟着政务公开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呈现出更开放的姿态。在政务公开日益成为公开透明服务型政府“标配”的今天,如何提升新闻发布网络直播效果成为摆在政府部门、媒体、传媒学者面前的一项课题。

一、新闻发布网络直播的意义和价值

网络直播的加入,以一种全新的介质,将政务公开的方式置于全新的语境下。网络直播+政务打造了政府与大众之间一种崭新的沟通和互动方式,这种新型的方式更多维、更立体、更深入、更全面[1]。政务公开有需要、社会大众有需求、传播媒介有要求让新闻发布网络直播呈现出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政务公开有需要。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首次对政务公开内涵进行了界定。《实施细则》指出:“政务公开是行政机关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平台建设、数据开放,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制度安排。”政务公开既包括政府行为的公开,也包括政府信息的公开。此外,《实施细则》还提出要运用全媒体手段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发布,意味着政务公开成为硬性要求,政务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成了例外。网络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全媒体的手段助力于信息发布工作,成为我国政务公开的新常态,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政务公开的需要。2017年,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121场,省直单位自主举办新闻发布会69场;15位(次)省部领导、347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出席发布会。其中,121场省政府新闻办层面的新闻发布会全部进行了新媒体直播,直播媒体数量也由最初的3家逐步发展到如今的6家,实现了对PC端、移动端的覆盖。

社会大众有需求。普通人在与信息打交道和互动的实践活动中,一般有三个方面,即创造、分享和消费。互联网破除了传播渠道的限制,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分享和消费的意识[2]。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信息获取的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他们希望打破信息获取,特别是对政务信息获取的不对等性,更多地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作为“人”的价值。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新闻发布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所强调的“传播是信息和信息反馈双向循环过程”,受众通过弹幕、留言、转发等多种互动方式,真正“参与”到新闻发布会中,进而完成创造、分享和消费信息。社会大众对信息的这种需求、参与和分享消费形象地反映在直播人数上,今年9月11日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省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的以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仅江西视听网、凤凰网、网易3家媒体的直播在线人数就达到近60万网友。

传播媒介有要求。受到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传播的语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改变了单向流动的状态,形成互动多向、立体、交叉的流动,由此构筑了我们今天的新媒体语境——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立体交叉式等。语境的变化犹如多米诺骨牌,要求传播媒介必须进行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推动了传播媒介在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多方面的连锁式变革。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网络直播”引入媒体报道的重点领域“政务”,为传播媒介改革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形式,也最能体现媒体融合的特性。当直播的媒介由电视电台拓展到网络,载体从电视机、收音机到电脑、手机,形式从单一的音视频到图文、小视频、H5、图解、VR/AR等全媒体手段时,传媒在完成自身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最大化的双向传递,带给受众信息获取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二、新闻发布网络直播现存问题及其对策

由于网络直播缘起于网络这种新媒介,加之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手段仍处于不断完善中,在网络直播与政务公开融合的过程中,呈现“两张皮”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难以发挥“1+1=2”的效应,具体来说会呈现出观念、内容、形式手段等三个方面的不融合,甚至互为对立。破解“网络直播”和“政务公开”的二元对立,也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寻找对策。

(一)主体的身份革新:打破角色延滞

美国信息学者W.韦弗曾为“传播”下过一个定义:某人的想法影响另一个人的全部过程。在传统的新闻发布模式里,这种影响体现在新闻的发布由传播者自上而下线性地将信息传送给接收者,然而单箭头的信息流通方式存在缺乏互动、不注重倾听信息接受者的声音等缺点,当信息从起点的传送者到达终点的接收者后,即完成所有传播。这种模式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称为“官职模式”,即发言人由官员担任,机构主导、集体发布[3]。在这种发布模式影响下,政务发布主体形成了固有观念,虽然新闻发布中加入了网络直播元素,却往往是披上“与时俱进”的外衣,政务公开主体的角色依然延滞在传统新闻发布模式里,用旧媒介的思维看待新媒介的功效,具体表现为发布全过程照稿子念,缺乏与镜头和受众的对话,单项传播等。因此,做好新闻发布网络直播,首先从政务公开主体来说,必须迈出传统的禁锢,打破新闻发布是“工作汇报”的思维,不能就宣传而宣传、就发布而发布,而是让革新深入内里,用“互联网思维”统领工作,更适合双向流通的对话、叙事等模式。

(二)内容的主观能动性:议题的设置

传播,其实只需要两个东西:一是介质,二是能量[4]。政务公开有先天的信息量优势,搭乘“互联网”这种时代介质后,如果能通过有效的方式触发能量源,就可以延伸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但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政务公开主体依然保持传统的宣传思维,无法激起传播的能量,这让政务公开的“实效”大打折扣,主要表现为不接地气的发布内容、充斥着专业术语的政策解读、缺乏互动的提问等等,发布内容往往远离公众期待值。

发布内容如何能刺激传播能量源?这里不得不提议题设置。美国学者兰和兰提出议程建构是一种集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政府和大众相互影响。新媒体语境下,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固化角色被颠覆,特别是受众作为信息接受者、传播者和议题设置参与者拥有了多重身份,这是网络时代议题设置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新闻发布内容上拥有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表现为政务发布主体的议题设置,今年以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已经围绕贯彻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主题设置了多场系列发布会,仅仅参与发布的单位就有68个,丰富的数据、详实的内容、全方位的解读为媒体多角度的报道提供了材料,可以说通过议题设置形成了多个传播的能量源。另一方面,内容上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政务发布主体主动邀请媒介和受众参与议题设置,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在每期的发布会前都会以通知的形式邀请媒体记者反馈感兴趣的话题。今后,这种形式还可以拓展到微博、微信等介质上,邀請更多受众参与议题设置,从而实现发布的内容在更多受众中分享传播。

(三)形式手段的时代性:跨界的网言网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片段化、多元化、个性化形成了传播的新特征。而现阶段的新闻发布网络直播往往还停留在依托旧媒介及其附属的媒介语言上,因而常常呈现出表现手法的单一和传播形式的苍白匮乏,如仅有视频直播,或简单的图文+视频;大段大段的直播实录堆砌,缺乏互联网米姆,即引发关注的语言、符号、图像、影像、行为等[5]。

新媒体语境的重要表象之一是“网言网语”。因此,当新闻发布进行网络直播时,对发言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能成为“标题党”,能提供“互联网米姆”,供新闻媒体报道和让网友乐于传播分享。在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部分发布单位会用图解的方式来解读政策就提供了“互联网米姆”。媒体在进行网络直播时也要注重媒介融合和跨界合作,即将看似孤立的服务系统整合到一起变成全媒体式的语言,包括将图解、90秒小视频、gif等运用到直播中。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VR/AR等手段也可以广泛运用于新闻发布直播中,从而增加发布的层次性、丰富性和提升对受众的吸引力和粘性。与此同时,新媒体语境还有一个重要表象,即“大数据”。著名新闻传播研究学者喻国明认为,大数据的真正价值表现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全面性。庞大的数据库及其搜索、汇总分析功能改变了过去信息获取方式的繁琐和内容层次的单一,因此,在新闻发布的网络直播中,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去寻找网友最关注的点,从而在发布中将其放大。也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海量特性,通过超链等方式丰富发布的内容。

三、结语

政务公开从简单的不定期发布到形成常态化的制度,从仅仅是自上而下的传达到注重对全媒体工具的利用,体现了政府更开放的态度,新闻发布网络直播的出现成为这一开放态度落地的直接表达形式。为做好新闻发布网络直播,对政务发布主体来说,需要将开放的概念物化为发布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的更加具体的行动;对新闻媒体来说,则需要从全媒体的思维融合现代化的手段,充分放大网络直播的优势。归根结底,新闻发布网络直播就是要打通“信息孤岛”,让信息在更多人中流动起来,最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沈霄,王国华.网络直播+政务的发生机制、问题及其对策[J].情报杂志,2018,(1).

[2]张宏树,陈嘉贤.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公民新闻的历史考察[J].新闻界,2016,(14).

[3][5]史安斌.全媒体时代新闻发布变革与创新[J].传媒,2014,(2).

[4]杜子建.微力无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政务公开新媒体语境网络直播
辨析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
略论推进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有机结合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及媒介价值取向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像传播的特征研究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新时期行政管理现代化浅谈
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