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菜焖肉里的乡愁

2018-03-26刘鹏

旅游 2018年3期
关键词:梅干菜干菜五花肉

刘鹏

如若说到乡愁,背井离乡自是愁之一种,它们牵绊的是人们的精神;而家乡美食则是另一种愁绪,它羁绊着我们的味蕾。

鲁迅撰文,极少提及饮食。周作人作文,却常以吃食入题。翻开周作人的小品文,那些字句里,仿佛都能飘散出一缕缕绍菜馨香,或浓或淡,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实际上,鲁迅也爱家乡菜,尤其是“干菜焖肉”,在《鲁迅日记》里屡被提及。20世纪30年代,鲁迅一家人寓居上海,先生通常会在寓所附近的菜馆用餐,每次都要请厨子做绍兴老家菜,干菜焖肉是必点之肴。

干菜焖肉到底是一味什么样的美食?它为何牵动着鲁迅的乡愁?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绍兴这座文脉之都,才对鲁迅痴迷的干菜焖肉有了深入了解。

行走在绍兴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见到售卖干菜的摊贩,干菜或一捆捆码放整齐,或一袋袋摊在最显眼地方,行人可以嗅一嗅,摸一摸,感受干菜的霉香。绍兴人口味独特,钟情“三霉三臭”,外地人初来乍到,常感觉怪异。但正如“绍兴臭豆腐”,你道它臭,它却香飘十里。干菜虽“霉”,其味却鲜美。鲜美的原因,大概源于绍兴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美食的极致追求。

看看绍兴的干菜吧,很有讲究,用的是抽薹的芥菜,晒干后,撒上粗盐经过搓揉,码在坛子里,一层芥菜一层盐,封坛半个月,再取出来晒干,就成了梅干菜。我叹服,绍兴人把家常日子过得极为精致细腻。我想起鲁迅的二弟,为何那么认真细致地描绘着绍兴的饮食,引经据典,深情回味,原来,那丝丝缕缕的菜香,是乡愁的延续。

梅干菜的制作不简单,焖肉的过程也十分讲究。绍兴盛产黄酒,干菜焖肉必用黄酒作为调味品,等酒气部分挥发后,撒上梅干菜拌匀。关火之后再撒上白糖拌匀后,将菜盛入一个较深的大碗里,覆盖住方正小巧的带皮五花硬肋肉,并在碗上倒扣一個平底盘,以防止水汽浸泡,蒸锅加足量水,蒸一小时以上。这需要绝对的耐心,也许真正美好的事物,总离不开我们心平气和的守候吧。

千年文脉悠悠,绍兴人遵从夫子所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以至于每一道美食,都流传着动人的故事。

相传,干菜焖肉是明代文学家徐渭首创。徐渭,字文长,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但晚年却潦倒不堪。当时,山阴城(绍兴旧称)内大乘弄口新开一家肉铺,店主请徐文长书写招牌,招牌写好后,店主酬以一方五花肉。徐文长正数月不知肉味,十分高兴,急忙回家烧煮,可惜身无分文,无法买盐购酱。想起床头甏内尚存一些干菜,便用干菜蒸煮,不料其味甚佳,乡间闾里无不争相效仿。

干菜焖肉,讲究焖烧入味,蒸制酥糯,以味取胜,以色醉人,以性养人。也许你看到枣红色的肉块会害怕,觉得肥腻,实际上却成鲜甘美,入口即化,连嫌肥爱瘦的机会都不给你。干菜焖肉,充分保留了食材的营养元素,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可谓养生佳味。

一茶一饭皆烟火。如此看来,干菜焖肉,焖的何止是一块五花肉,一把梅干菜?更多的当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文化内涵的回味,对家园情怀的温故。

猜你喜欢

梅干菜干菜五花肉
冬天里的干菜面条
“没”干菜
梅干菜的芳香
梅干菜
一碗干菜肉
五花肉,我想对你说
梅干菜炒四季豆
五花肉先煸再炖,不腻
五花肉先煸再炖,不腻
滋味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