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知识共享在医院信息化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2018-03-26季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共享团队建设

季宇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概念,分析医院信息化团队建设中忽略或缺乏隐性知识共享带来的弊端,探讨医院信息化团队建设中推进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知识共享;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医院;信息化;团队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4.021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0194(2018)04-00-02

计算机技术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内涵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资金的投入是硬实力,医院信息化团队是软实力。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容易获得硬实力,但要获得软实力并非那么简单,然而软实力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在医院信息化团队内部是否能够有效地实行隐性知识共享,对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推动医院信息化团队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将会使医院信息化团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能力和团队中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1 知识共享的概念

知识共享是指,员工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人的经验扩散到他人、团队及组织的层面,让更多的员工使用,提高团队及组织的效率。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共享,才能得到发展。知识的共享要充分认识到人是知识共享的主体,文化知识是共享的背景,信息技术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工具。

知识分为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正式、系统的语言表述和沟通的知识,在医院信息化团队中显性知识多以口头传授、文档管理系统、计算机程序、知识数据库等形式存在,它容易进行沟通与共享。而隐性知识是个人技能,很难规范化表达出来,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者传播起来非常困难的知识,在医院信息化团队中,隐性知识以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等形式存在。德尔菲集团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的最大部分知识(42%)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但几种不同种类(电子的和纸制的)的显性知识总和(58%)又大于隐性知识。可见,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企业中的分布是相对平衡的,所以两种知识都必须得到相同的重视。

2 忽略或缺乏隐性知识共享带来的弊端

在医院信息化团队中,如果知识普遍来源于显性知识的共享,即通过口头传授、文档管理系统、计算机程序、视频资料等方式间接获取知识,会导致知识的学习过程脱离知识的实际应用。且间接习得的知识因没有融入成员亲身经历的心理体验,难以使知识经成员思维的参与而加工、升值,且造成了学得快、忘得快的结果。医院信息化团队建设中忽略或缺乏隐性知识共享会带来以下弊端。

2.1 不利于团队的默契

医院信息化团队的默契是正确决策、降低内耗、防控风险,同心合力推动医院信息化快速前行。团队的默契来自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然而团队成员在隐性知识转移时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如果忽略或缺乏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将不利于消除团队成员在隐性知识转移时的机会主义行为,就容易出现“你不说我也不说”的局面,进一步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影响团队的默契。

2.2 不利于团队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

现今,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瞬息万变,医院信息化团队只有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拥有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积累,才能具备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前瞻性。医院信息化建设团队中,成员之间的特征因素、心智模式、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团队不同成员对相同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效率不同。如果忽略或缺乏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会使团队成员在掌握专业技术能力的过程中存在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差距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团队成员之间能力发展的不平衡,给团队整体实力提升带来阻碍。

2.3 不利于团队专业技术知识的快速积累

学习的显性知识是他人的外显化知识,单纯地将他人的显性知识转换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知识转化过程,如果忽略或缺乏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提高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效率,会不利于团队专业技术知识的快速积累,从而会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追着走”,或是“跟着走”,更加做不到“带着走”。

2.4 不利于提升团队的知识创新能力

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院信息化团队不仅需要将现有的信息技术运用自如,还要在已经运用的信息技术上产生新视野、新思维和新习惯。如果忽略或缺乏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将不利于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群体化(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过程),从而影响团队的知识创新能力。

3 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

3.1 构建团队内部信任机制

相互信任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相互信任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团队管理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团队能否建立起信任的氛围。团队管理者应该有一颗真诚待人之心,超越自身利益看问题,同时,团队管理者应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以及沟通和冲突管理的能力。构建团队内部信任可以采用开放式的、直接的沟通,解决问题和化解误会,营造不要担心出错而隐瞒信息,即使自己是错的,也要乐于分享信息的氛围。

3.2 创建以人为本的团队组织文化

优秀的组织文化,要抛弃“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应该以人为本,赋予团队成员更多的职责,培养每一位员工,尊重每一位员工,重视每一位员工的需要,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3.3 创建“学习型团队”

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团队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习型团队可通过在组织内开展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5项训练,改善组织内长期制约发展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形成新视野、新思维、新习惯,提升组织文化。

3.4 設立知识主管,加强隐性知识共享与管理

为了更好地促进隐性知识共享与管理,医院信息化团队应设立知识主管(CKO)。CKO最主要的任务是,掌管医院信息化所有知识管理相关的工作,推动医院信息化的知识管理。CKO应当由团队内有良好信誉和技术能力,具备一定远见,懂得如何沟通的人担任。CKO的设立,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学习与共享。

3.5 建立限制知识型垄断的机制

医院信息化建设团队中,知识型垄断在一定程度上被容忍且一经获得,即表现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态势,即产生“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从而导致医院信息化团队成员之间发展的不均衡,进一步阻碍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从回报的角度来说,应推行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知识共享。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需要打破团队中个人利益大于团队利益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团队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对知识共享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团队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3.6 隐性知识显性化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知识流动,有助于将个人知识和局部知识转化为组织水平的知识。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应包括但不限于编制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文档、技术文档、软件设计文档、程序代码文档及工作记录文件、会议纪要和视频等电子或纸质文档。通过建立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可将医院信息化团队中显性化的隐性知识进行内部共享。

4 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

面对面的交流亦能帮助成员之间建立透明、情感和信任,其效果要远远超出其他形式的沟通。

共享隐性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随着拥有该知识的人的流动。人员轮换一方面伴随隐性知识的共享;另一方面又让双方进一步熟悉各自的活动过程和工作背景,更好地理解隐性知识,从而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

内部网络是共享知识的桥梁。组建电子聊天室,可以使知识获取者、知识的选择者、知识的创造者和知识的内化者,同时就某一内容或解决方案进行探讨,相互交换思想和看法,从而使活动者的知识得到共享。

5 结 语

隐性知识共享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培养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有许多因素会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因此,要对阻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消除。团队管理者对推进隐性知识共享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立知识型组织结构、加强知识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团队成员的培训力度、留住胜任的高绩效员工是重要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军升.浅议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J].市场论坛,2008(12).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3]卢小兵,王克平.隐性知识共享的制约因素与实现对策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3).

[4]任慧婷.当心职业生涯中的“马太效应”毁了前程[EB/OL].(2012-10-25)[2018-01-19].https://article.liepin.com/writings/125245.shtml

[5]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刘刚,程熙镕,梁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知识共享团队建设
西部独立学院教师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经管之家”用户知识共享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