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

2018-03-26刘建伟

商场现代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问题

刘建伟

摘 要:成功的公司治理模式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作为支撑,这一点在现代社会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近些年来财务舞弊的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内部控制存在诸多漏洞,公司治理状况令人堪忧。本文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度剖析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内部控制出现严重问题,很多企业纷纷倒闭,例如国外的安然和世通事件,国内的“银广夏”、“中航油”事件,这也折射出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现代公司提高效益和防范风险的两大手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如何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成为各大公司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基本含义

1.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通过分析各部门在企业中的组织地位,帮助其找准定位,充分行使职能。企业内部控制由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五部分构成:一是控制环境,它体现了企业各级人员对于内控的认识深度及重视程度;二是风险评估,即对各种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过程,它反映了企业对自身面临风险的认识;三是信息与沟通,信息沟通的顺畅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不能将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精准传达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四是控制活动,控制活动的落实情况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五是对控制的监督,其更侧重于事后的评价和校正,通过监督来发现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不足,逐步完善内控制度。

2.公司治理的含义。公司治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协调各方利益,提高企业组织效率。公司治理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股权结构,對于不同的公司,股权结构会有很大差别,进而影响公司的决策方式和战略发展方向;二是董事会,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是促进股东大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沟通;三是独立董事,独立董事要具备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对公司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防范决策失误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四是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经营者的活力,提高公司的创造力;五是投资者利益保护,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二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出于三个目的,一是让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更为真实有效;二是让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三是让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合法合规。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协调各方利益来减少利益冲突,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由此看来,二者的最终目标都可以归结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2.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各方利益的权衡,对于重大决策,必须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基础上做出,其次,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做到职权分离,对于不同的岗位要相互制约和监督,降低舞弊风险,最后,评价一套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要以能否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标准。所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治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3.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也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公司治理具有权责分配和利益协调功能,有助于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对所有者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控制环境,而公司治理结构又是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内部控制制度。

四、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控制环境薄弱。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营造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在组织结构和职权分配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都没有做到职责分离和授权审批,一权独大的现象明显。控制环境的薄弱容易滋生各种腐败问题,公司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2.风险评估过程不完善。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只侧重于短期目标,忽视了长远战略规划。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过于保守,无法体现战略的长期性,要么是制定的战略过于宏大脱离实际,忽视了对风险的评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风险的通报不及时,丧失了控制风险的最佳时机,很多问题等到真正发生的时候治理层才发现原本存在的风险。

3.控制活动缺乏规范性。很多企业的控制活动涵盖的范围过于狭窄,只对关键部门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没有做到全面控制。在控制活动的执行过程中,某些员工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专业素质不强,使得某些控制活动往往归于形式。在很多企业中,“一支笔”审批现象严重,违背了企业民主管理的原则,使得基层员工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

4.信息沟通过程不畅通。企业信息沟通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行效率的高低。很多信息都不公开,使得决策缺乏公信力和透明度。在一些公司中,管理层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和规避监管部门的处罚,会对内和对外公开虚假财务信息,影响治理层的决策过程,使得公司治理的功能大打折扣。

5.对控制的监督力度不够。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可以说是内控制度的最后一道屏障。很多企业的内审部门独立性差,人员素质不达标,而且内审人员往往由财务部门人员兼任,使得内审部门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而且,治理层本身对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内控进行监督,降低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效力。

五、应用内部控制改善公司治理的对策

1.优化控制环境。首先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其次要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在选聘职员时不仅要注意考察员工的专业素质,更要注重道德观念,最后还要对不同的部门制定不同的激励考评措施,把对风险的防范水平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2.健全风险评估过程。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当前的市场环境,对于高风险的决策,要及时提交治理层进行讨论研究。要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使得风险评估过程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提高员工对于风险评估过程的参与度,保证风险评估过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强化控制活动。要优化企业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对于重大决策,要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强化治理层对管理层的监督。在编制预算时,要注意强化治理层的审批职权。要改变“一支笔”的审批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的构建,把防范风险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依据,提高员工对风险的重视程度。

4.加强信息沟通。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透明度,以便全体员工进行监督。管理层要及时、全面、准确地向治理层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在制定内部控制政策时,就要考虑信息渠道的畅通,让治理层能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科学合理的信息沟通系统能够让员工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责,从而更好地行使职权,提高工作效率。

5.重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要提高内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尤其要注意保持其独立性,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其防范风险的意识。要加强董事会对内审部门的直接领导,防止内部人控制局面的出现,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要注重外部监督,如财政监督、证券监督和政府监督,从外部给企业增加压力,促使企业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叶陈刚.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03).

[2]白华.内部控制_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_一个职能论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2,(03).

[3]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审计研究,2008,(04).

[4]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4).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问题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