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轻歌话语文
2018-03-26马红芳
马红芳
马晖是山东省青岛市湖岛小学校长,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教育“草根”研究,坚信校长的科研专业引领可以成就教师,改变学校,而语文学科所承载的重要作用,促使她和语文团队在教学研究方面不遗余力。
路在何方:深究核心问题
2011年2月,马晖校长调任青岛市湖岛小学校长,这是青岛市市北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1200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80%。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致使学生家庭平均藏书量不足十本,学生的阅读能力很低。深入一线课堂听课,语文教师出身的马晖校长发现语文课堂存在太多的问题,课堂改革势在必行!马晖校长知道,课堂改革不光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的思考,要给老师们指明研究的方向,要有明确的研究课题作为抓手,要用真课题破解真难题。但是,怎么能让老师看清方向,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呢?
准确定位:“三点梳理”研究
2012年,马晖校长提出在语文学科开展“三点梳理,整合阅读”教学研究。“三点梳理”的“三点”指的是学教训练点、读写结合点、视野拓展点。即在准确解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单元训练重点,根据每篇课文特点准确地梳理出以上三点,确保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准。
学教训练点,是从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角度,找出阅读理解或写作表达的一个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做到“得法于课堂”;读写结合点,是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对提炼出来的学教训练点进行实践和运用;视野拓展点,是补充拓展具有迁移作用的阅读材料,供学生练习并内化学法。“整合阅读”指的是:以教材为例子学习阅读方法,课内外大量整合阅读,做到“用法于课外”。
“三点梳理,整合阅读”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准确定位,让全校语文教师看到了广阔的、理性的语文发展之路。
贴地行走:实验、反思、改进
马晖校长特别喜欢《敢问路在何方》这首豪迈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她常常会产生共鸣:教学研究又何尝不是一条“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的取经之路呢!
“三点梳理”如何梳理?
学校首先从“学教训练点”梳理入手。为了保证“学教训练点”方向的正确,老师们在首席研究教师的带领下,从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程度三个维度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专业解析。为了规避“学教训练点”梳理的偏差,他们侧重语用角度,分析每篇课文的突出特点,认真筛选教材中的本体性知识,并比对人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做到精准确定“学教训练点”。
四年时间,语文团队完成了两轮“三点梳理”修订工作,梳理出了三至六年级全册课文的“三点梳理”,给老师们备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整合阅读”如何实现?
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视野拓展点”阅读篇目的筛选,筛选的篇目和教材既要有关联性,又要有主题性,这样的文章难选,占用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也影响了“三点梳理”的推进。恰在此时,马晖校长看到了介绍“语文主题学习”的《人民教育》专刊,她如饥似渴地仔細阅读了一篇篇文章,感觉专刊字字珠玑、语语动心——真是“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语文主题学习就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发现,大大缩短了学校的“三点梳理”研究进程。为了提高研究质量,使“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真正在课堂上用起来,实现将课内外阅读整合的目标,学校通过严谨、细致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征订工作,确保全校学生人手一套,这项工作为学校开展整合阅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大家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进行了精准筛选,为3~6年级教材中的每篇课文筛选出丛书内的两篇文章,作为课内整合使用,并设计出课后阅读思考题,供师生选用。
达尔文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青岛湖岛小学的课题研究方法就是“贴地行走”,马晖校长带领教师们把课题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使课题的指向更加明确,让教师、学生真正得以成长。
“三点梳理,整合阅读”的成效如何测评?
如何测评阅读成效?马晖校长概括为两句话:“步入阅读E时代,海量阅读测量;设计阅读小卷,深度阅读测质。”
一米阅读APP是由华樾(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立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推出的“互联网+”阅读产品。湖岛小学各班使用一米阅读APP的学生数在98%以上,班级平均测评成绩逐年提升,使海量阅读的目标落到了实处。五年级2班文思云同学的家长在学校下发的“一米阅读反馈表”中写道:“自从使用‘一米阅读软件后,孩子阅读积极性很高,从以前的‘只读不思到现在的‘眼手脑并进,阅读已经成为我和孩子共同的休闲方式。”
《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马晖校长唱了十几年,并且百唱不厌,就如同教学研究之路,她走了十几年,并且百“研”不烦!“改善语文课堂生态,成就一群教师,成长一校学生”,这个美丽的校长陪伴教师和孩子们一路轻歌,快乐地走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