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超临界600 MW机组轴瓦振动大缺陷治理
2018-03-26李永利官江波谢金土潘瑞奎
李永利,官江波,谢金土,潘瑞奎
(神华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江苏 太仓 215433)
0 引言
某厂7号汽轮机为国产第1批超临界机组,型号为N600-24.2/566/566,为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汽轮机采用整锻无中心孔转子,高中压缸合缸,整个轴系设置9个轴承进行支撑,其中1号和9号轴瓦运行期间,先后出现振动超标的现象。支持销定位。位于瓦块中心的调整垫块与支持销的球面接触,作为可倾瓦的摆动支点。因此,轴承可以随转子摆动并自对中心。
1 设备简介
1.1 汽轮机
该型汽轮机高中压积木块采用日本三菱公司成熟的设计;低压积木块以成熟的600 MW机组积木块为母型,与日本三菱公司一起进行改进设计,使之适应日本三菱公司的1 029 mm末级叶片。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1.2 轴承
整个轴系由高中压转子、低压Ⅰ转子、低压Ⅱ转子、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组成,共设置9个支持轴承。其中1—6及9号轴承(励磁机轴承)为4瓦可倾瓦,7,8号轴承(发电机轴承)为上部圆筒、下部可倾瓦。可倾瓦轴承的4个支撑键具有自位功能,轴承由孔径镗到一定公差内的4块浇有轴承合金钢制瓦组成,具有径向调整和润滑功能。组成轴承壳体的2部分,与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齐平,并用定位销定位。各瓦块均支撑于轴承壳体内,且用
表1 汽轮机主要参数
1.2.1 1 号轴承
1号轴承为汽轮机高中压缸前端轴承,安装于前轴承箱内。轴瓦型式为4瓦可倾,上、下部各2块,均为45°角支撑,轴径尺寸Φ405×355 mm。
1.2.2 9 号轴承
9号轴承为励磁机支撑轴承,轴承由钢制轴承壳体和4块浇有轴承合金的钢制瓦块组成,轴径尺寸Φ228.8×102 mm。轴承壳体用4块均布球面垫铁(均与垂直方向成45°角度)固定支承于轴承座内孔,每块球面垫铁与轴承壳体之间均有1对L形绝缘垫片(材质为环氧层压玻璃布),且用4个螺栓拧紧在轴承壳体上,如图1所示。
图1 9号轴瓦结构示意
2 轴承故障及处理情况
2.1 1号轴承情况
2013年机组大修首次启动后,升速至高中压转子临界转速区域时,1瓦轴振最大为221 μm;转速为3 000 r/min时,振动降至约100 μm;机组并网带负荷过程中,振动基本稳定在130—150 μm,判断主要是高中压转子存在较大的质量不平衡所致。
停机对高中压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在1瓦侧加重552 g,角度144°;在2瓦侧加重500 g,角度48°。配重后启动机组,升速至高中压转子临界转速区域时,1瓦最大轴振181 μm;转速为3 000 r/min时,振动在73 μm左右;机组并网带负荷过程中,振动基本稳定在80 μm左右。经过动平衡处理后,单阀配汽方式下,1瓦轴振合格。由单阀切顺序阀后,负荷在550 MW以上时,1X方向轴振在90—100 μm;负荷低于480 MW时,1X方向轴振在110—120 μm,但在负荷突变的情况下,该轴振出现超限报警(标准125 μm)现象。再次对高中压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1瓦侧加重260 g,角度285°;2瓦侧加重260 g,角度105°。机组启动后负荷600 MW,单阀运行时,1X方向振动77 μm,1Y方向振动70 μm。投顺序阀后,负荷500 MW,1X方向振动最大达到140 μm。利用调停检修机会对1瓦顶部间隙进行调整,使顶部间隙由修前0.82 mm减小到0.53 mm。启动后1瓦1X方向轴振为23 μm,1Y方向轴振为25 μm。负荷550 MW投顺序阀状态下1瓦1X方向轴振为58 μm,1Y方向轴振为64 μm,振动达优秀值。
2.2 9号轴承情况
9号轴承为励磁机轴承,位于整个轴系的末端。历次检修经过1年左右的时间后,轴瓦振动均逐渐增大,其中9X方向的振动爬升较为明显,直至超过报警值。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技术人员多次与厂家及科研单位沟通,最终确定检修方案,检修数据如下:发励对轮下张口修后0.15 mm(标准为 0.125±0.02 mm),顶部间隙修前 0.53 mm/0.51 mm,修后 0.25 mm/0.30 mm(标准为 0.71—0.81 mm),平行度修后 0.10 mm(标准为不大于0.127 mm)垂直度修后 0.07 mm(标准为不大于0.075 mm)。将轴承4个瓦块背部自位垫块和调整垫块更换。启动后,机组负荷550 MW时9X方向振动为49 μm,9Y方向振动为46 μm,振动达优秀值,且运行1年后无明显增大出现。
3 故障原因分析
3.1 1号轴承分析
(1) 转子质量不平衡。从所测振动频谱图中可知,工频振动虽然稳定,但是基数很大,约为92 μm左右。这也是1瓦在单阀状态下运行时轴振达到99 μm,顺阀方式下气流激振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20—30 μm,最终导致振动超限报警的主要原因。所以,从振动现象和历次处理经过可分析出,导致1号轴承振动超标的主要原因为转子存在质量不平衡。
(2) 汽流激振。采用1—2—3—4顺序阀方式进汽时,主要是转子下部进汽,高中压缸轴承负荷较轻,容易导致转子失稳。由于4号高调门没有开度,导致左侧进汽流量大于右侧,由于汽流作用,转子向右侧发生径向位移。由于2号轴承的负荷较重,且中压端转子与低压转子相连,所以对2号轴承影响不大。1号轴承负荷较轻且前端相对自由,故位移主要体现在1号轴承。在梳齿汽封中,设密封装置前后压力分别为P1及P3,则密封腔内的压力P2取决于P1,P3及汽封齿隙δ1,δ2。当δ1>δ2时,密封腔中流入的气量大于流出的气量,由于气体的积聚而使腔中压力P2升高,形成一个作用于转子的力。这个力永远垂直于转子轴心的偏移方向,推动转子发生半速涡动,导致转子运动失稳,发生异常振动。梳齿汽封压力示意如图2所示。
图2 梳齿汽封压力示意
3.2 9号轴承分析
(1) 主要原因。励磁机转子在轴瓦中的稳定性变差,是导致轴振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轴瓦运行一段时间后,转子对下瓦的磨损,使励磁机转子的下沉量(预载量)逐渐减小,转子与下瓦甚至出现脱空现象(轴振逐渐增大,轴瓦回油温度逐渐降低,从轴振与瓦温的运行参数曲线可判断),转子在轴瓦中的稳定性降低。由于下瓦的磨损,使轴瓦顶部间隙增大,瓦块对轴颈的约束降低,振动上升。由于9瓦负载较小,当轴瓦对轴颈的约束减弱时,轴振增大。
(2) 次要原因。轴瓦下部垫铁的4个紧固螺栓由于紧力不均匀或者原始紧力不足,在机组运行较长时间后,螺栓紧力逐渐消失,引起垫铁松动及移位(垫铁与轴承壳体之间没有定位销子)。绝缘垫片及轴瓦垫块被磨损减薄,轴承支撑刚度下降,轴承振动逐渐增大。
4 处理方案及治理经验
4.1 1号轴承的处理
对于顺序阀运行时产生的汽流激振,可采取动平衡和减小轴瓦顶部间隙、提高轴瓦顶部油膜刚度的方法来加以控制。《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规定可倾瓦顶部间隙应为轴颈直径(大于 300 mm)的 1.2 ‰—2.0 ‰,1号轴颈直径为354.89 mm,故取其直径的 1.3 ‰—1.5 ‰,轴瓦顶部间隙应为0.46—0.53 mm,而设计图纸提供的标准为0.71—0.81 mm,为此,技术人员与厂家进行沟通,确定可以适当减小顶部间隙。其处理效果已在7号机1号瓦振动治理中得到验证。
4.2 9号轴承的处理
保证发励对轮下张口值在标准上限,缩小轴瓦顶部间隙,更换轴瓦背部自位垫块和调整垫块。其他按轴瓦正常检修标准执行。
(1) 发励对轮下张口值标准为0.125 mm±0.02 mm,但根据多次检修结果发现,发励对轮下张口值必须调整到标准上限值,集电环转子端部的预载量才足以保证轴颈在轴瓦中的稳定性。因此,将下张口标准修正为0.15 mm+0.02 mm。
(2) 9号轴瓦顶部间隙设计标准为0.46—0.56 mm,根据轴瓦顶部间隙应为轴颈直径(小于300 mm)的 1.0 ‰—1.5 ‰,9号轴颈直径为250 mm,取其直径的1.0 ‰—1.3 ‰,轴瓦顶部间隙应为 0.25—0.32 mm。
(3) 随着轴瓦在运行中振动,其背部自位垫块弧面逐步被磨平,使其自位效果变差甚至失去自位功能,轴瓦受力变化时无法自动调整,导致轴瓦振动和温度上升。
5 结束语
(1) 由于超临界高中压合缸汽轮机1号轴瓦负载较轻,容易发生汽流激振故障,导致1瓦处转子振动超标。
(2) 因存在不平衡量和汽流激振因素导致的1瓦振动超标,采用转子动平衡配重和轴瓦顶部间隙调整相结合的消除方法,效果较为明显。
(3) 厂家设计的轴瓦检修标准对轴瓦调整具有指导作用,但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可在与厂家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合理减小轴瓦顶部间隙,以增大轴瓦对转子的约束力。
(4) 励磁机轴瓦(9瓦)预载量通过发励对轮下张口予以保证,尽量避免采用增减瓦块背部调整垫片的方法来实现。
(5) 瓦块背部自位垫块、绝缘垫片是易损件,建议每次检修根据磨损程度及时予以更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DL/T 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黄树红.汽轮机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