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豇豆接茬黄瓜种植及保鲜贮藏技术

2018-03-26楚晓真卢钦灿曾维银王宝瑞李爱荣

长江蔬菜 2018年24期
关键词:保鲜膜豇豆保鲜

楚晓真,卢钦灿,曾维银,王宝瑞,李爱荣

(河南郑州市蔬菜研究所,450015)

豇豆 (Vignasinensis) 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俗称长荚豆、角豆等,在我国中南部各省栽培较多,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1]。豇豆因其豆荚组织幼嫩、呼吸代谢强而不耐贮藏,采收后若不及时处理,短时间内会有褪色、失水萎蔫、腐烂等症状发生,因此,豇豆的供应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和区域性[2,3]。在菜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保鲜包装,将新鲜豇豆放置在冷库进行短期储藏,可让种植者获得较为满意的经济收益。

大棚春早熟黄瓜在1月底2月初育苗,3月上旬定植,6月中下旬拉秧,种植效益较好。黄瓜拉秧后,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接茬种植一般都要选比较耐热的蔬菜,常规选种的蔬菜为丝瓜和豇豆。大棚黄瓜一般都利用挂网种植,既可省去架体成本,又可以节省劳动力,从而节约成本。种植丝瓜和豇豆可利用黄瓜的吊网,不用二次投资。丝瓜常年接茬黄瓜易导致病虫害大发生,选用豇豆接茬黄瓜进行种植效果较好,现总结技术如下。

1 黄瓜拉秧

黄瓜最后一茬瓜采收后,从根部拔起植株,3~6 d黄瓜秧在挂网上干枯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利用滴灌系统及时浇透水,种植地块不再犁耙、整地、施肥,豇豆直接播种或定植在原黄瓜畦上面。

2 豇豆播种、育苗

豇豆播种前挑选饱满、无残缺的豇豆种子在晴朗的中午晒种2 h以上,连续处理2 d,可有效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虫卵。

豇豆可直播,也可先育苗再定植。豇豆直播,可播于上茬黄瓜畦上,播种间距28~30 cm,每穴播种2~3粒种子后覆土2 cm。

近几年,春大棚种植早春豇豆一般都选择育苗定植的方式生产,早春育苗时气温低,集中育苗管理比较方便,有利于培育健壮的豇豆苗;夏季高温季节育苗,可有效控制豇豆苗期徒长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一般选用32孔穴盘进行基质育苗。将育苗基质打湿后装入穴盘中,基质要实而不紧,每孔放入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2 cm。播后及时覆土,厚度2 cm。然后将播种穴盘放到阴凉处,上面覆盖地膜以保湿。

3 豇豆出苗后的管理

豇豆播种后3~5 d出苗,出苗后要加强温度管理,因6~7月温度较高,大棚温度控制不好,豇豆苗易徒长,后期植株生长细弱,结荚能力不强。大棚大门日夜不关,风口日夜不闭,加强通风、降低日温及夜温。

育苗移栽的豇豆,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浇一遍稳根水,加强通风降温。第一片叶完全长开时及时定植,定植间距28~30 cm,定植后及时浇透水。

4 豇豆田间管理

豇豆定植后及时检查有无缺株现象,及时补种。有些豇豆品种在坐荚前易发侧枝,消耗大量的养分,要及时摘除,以免豇豆前期结荚数量少、品质差。

5 水分管理

豇豆出苗后控制水分,因为种植季节正值高温天气,温度高,若水分适宜,容易造成豇豆徒长,水分管理为不旱不浇。结荚前期水分过多,植株体生长旺盛,消耗养分过多,容易造成落花落荚;坐荚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可随水增施钾肥、磷肥。随后每5~7 d可利用滴灌系统补充水分,随水追施钾肥、磷肥。

6 肥料管理

前茬黄瓜需肥量大,底肥较足。因为黄瓜腾茬后不再耕地,所以不用再施入底肥。豇豆整个生育期需要追肥,夏季豇豆可采用沟施方式追入含高钾高磷的肥料,每667 m2用量30~40 kg,施入肥料后及时浇透水;也可随水追施高钾高磷水溶肥,每667 m2用量 10~15 kg。

7 病虫害防治

大棚豇豆生长期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虫害易发生,生产上除了加强通风降温外,需结合农药使用防治豇豆病虫害。

7.1 豇豆病毒病

病毒病发生初期,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叶面可喷施0.1%~0.5%磷酸二氢钾液。交替使用20%病毒A (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克星(盐酸·头孢·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20%唑·铜·吗啉胍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隔 5~7 d喷1次,连续 2~3 次。

7.2 豇豆叶霉病

又称叶斑病,是近年来在豇豆上发生比较严重的叶部病害。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加强棚内通风,防止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可有效预防叶霉病的发生。叶霉病可用1∶1∶200波尔多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 d 1次,连续防治2~3次。

7.3 豇豆锈病

锈病发病初期,豇豆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并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疮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冬孢子堆,致使叶片变形、早落。防治豇豆锈病可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等,10~15 d 1次,连喷2~3次。

7.4 小地老虎

是为害幼苗的主要害虫。地块较少的种植户可在早上或傍晚人工捕捉幼虫,用麦麸炒香拌入敌百虫10倍液进行毒饵诱杀,也可用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或25%速灭杀丁(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洒植株基部及四周进行药物防治。

7.5 豆荚螟

在豇豆开花期发现幼虫立即用10%氯氰菊酯乳油、50%杀螟松乳剂或5%锐劲特(氟虫腈)胶悬剂2500倍液喷杀,隔7~10 d 1次,连续喷2~3次。

7.6 蚜虫

夏季大棚豇豆蚜虫为害较为严重,注意及时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用40%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重点喷叶背面,隔7~10 d喷1次,连续喷 2~3次。

7.7 红蜘蛛

高温干旱时,红蜘蛛发生严重。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喷杀,重点喷叶背面,连续喷 2~3次。

8 适时采摘、不漏采

要采摘大小适中的豇豆,采摘过早,豇豆较幼嫩,保存期短,且影响产量;采摘过晚,豇豆纤维增多,影响食用口感,货架期较短。选择在豇豆充分长大而不老时采摘,采摘时不要强拉硬拽,以免拉折豇豆植株、碰掉花蕾;用手从基部掐断,不要采半截,有顺序地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依次采收,不能漏采,漏采易长成老豆角,过多消耗营养,影响植株体及其他豆角的生长;漏采过多会较大地影响整块地的产量。

9 豇豆保鲜包装贮藏技术

大棚豇豆生产盛期,菜价较不稳定,菜价较高时及时上市,菜价较低时,可对豇豆包装后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包装材料一般采用OPP(双向聚丙烯)蔬菜专用保鲜袋、CO2高渗透保鲜膜及纳米膜。史君彦等[4]研究表明,采用不同保鲜膜包装处理豇豆,于15℃下折口贮藏,PVC膜处理的豇豆易出现锈斑、变色和酸败气味,专用袋保鲜膜处理的豇豆易变色、种子膨大,而 CO2高渗透性保鲜膜和纳米膜包装处理,均对豇豆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

张福平[3]研究了温度对豇豆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豇豆能够延长保存期12 d。因此,对于采摘的新鲜豇豆,挑选无虫眼、无机械损伤、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放入6~10℃冷库预处理4 h,然后将每1~2 kg扎成一捆用OPP蔬菜专用保鲜袋、CO2高渗透保鲜膜或纳米膜包装后,放入10℃的冷库中进行保鲜贮藏。在普通冷库里可贮藏12~15 d,在气调保鲜库通过定期调节库内的O2及CO2浓度可使贮藏期延长到20~30 d。

猜你喜欢

保鲜膜豇豆保鲜
《保鲜与加工》编委会
保鲜膜
夏季当家菜——豇豆
有些保鲜膜不能进微波炉
安全存疑、加速腐败,你家的保鲜膜“保险”吗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为什么保鲜膜具有吸附能力?
爱情保鲜术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