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黄瓜茶黄螨关键防控技术

2018-03-26朱琳华沈虹孙锦

长江蔬菜 2018年24期
关键词:花叶病毒生长点化学防治

朱琳华 沈虹 孙锦

茶黄螨又名白蜘蛛、侧多食附线螨,为世界性害螨,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在我国各地的辣椒、番茄、茄子、黄瓜、丝瓜、甜瓜、萝卜、豆类等蔬菜上均有为害,一般年份的为害损失在10%~30%,严重时达50%以上,有时甚至绝收。近年来,茶黄螨在设施黄瓜生产中有大发生的趋势,已经成为继蚜虫、白粉虱、红蜘蛛、潜叶蝇之后为害严重的虫害之一。

1 发病症状

茶黄螨虫体小,体色为淡黄色或白色,半透明,在田间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该螨繁殖速度极快,喜食嫩茎、嫩枝和嫩叶,是设施黄瓜生产中重要的害螨之一。受害黄瓜叶片呈油渍状,叶背黄褐色或灰褐色,叶缘向下卷曲;嫩茎、嫩枝受害部位变黄褐色,扭曲变形,新叶发脆,严重时植株顶部皱缩或干枯。

黄瓜茶黄螨为害症状与黄瓜花叶病毒病极其相似,在生产上往往因被误诊为病毒病而延误防治时机。二者主要的区别点如下:黄瓜茶黄螨发生在生长点附近的叶片上,发病初期嫩叶变黄、变厚、变硬,呈现油浸状,发病中期叶片进一步变硬变厚,叶面油亮变绿,发病后期生长点消失,叶片变成墨绿色或黄绿色。而黄瓜花叶病毒虽也发生在生长点附近,但是叶片黄绿相间,叶脉时有断裂,叶片不变厚,无油浸状。

2 发病规律

茶黄螨繁殖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90%。卵和幼螨在相对湿度80%以上才能发育和繁殖,因此温暖多湿环境有利于茶黄螨发生。在温室条件下茶黄螨全年都可发生,一般情况下自5月开始发生,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

3 关键防控技术

3.1 农业防治

①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及时通风排湿,降低温室湿度,尽可能将温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下。

②清洁温室 把前茬作物枯枝败叶、残根彻底清除,及时去除植株下部老叶、病叶和枯叶,特别是要及时拔除杂草,如茶黄螨寄主茄科的龙葵等杂草,并带出温室外销毁。

③合理安排茬口 避免连作,将茶黄螨嗜食寄主与非嗜食寄主轮作,例如将黄瓜与百合科或十字花科作物进行轮作。

3.2 生物防治

①利用天敌 利用蜘蛛、捕食螨、小花蝽等自然天敌对茶黄螨进行控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人工释放尼氏钝绥螨、德氏钝绥螨、具瘤长须螨、冲蝇钝绥螨、畸螨等天敌。

②利用生物制剂 可选用0.3%印楝素乳油 8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 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3.3 化学防治

可选用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5%霸螨灵(唑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20%三唑锡悬浮剂 2000倍液、10%溴虫腈乳油4000倍液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应尽量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施药次数和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猜你喜欢

花叶病毒生长点化学防治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试析水稻田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在党史资源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
壳寡糖膦酸酯对烟草花叶病毒抗性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