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 读 往 来

2018-03-26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川剧时政

1.以教师赋为卷首语起到对本刊2018年第1期主要内容提纲挈领,核心提示的作用,全赋文字洗练,纵横走笔:解读十九大精神,放歌中华传统文化,论说现代科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再辅之以本刊2018年第1期中有关教师技德修养,教师培训,教学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更凸显了赋之起言的立论:国将兴,必尊师而重教,乃今之要务,国之根本。且,作赋者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更凭添了全赋的教师情怀与意义使然。

2. 本刊2018年第1期《时政》栏目全文刊登了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战略态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资源配置,保障措施五大部分内容;同时以“重磅消息”为提示,刊登了“我国最新版高中课程方案与标准出台”。两文件的刊登表明本刊十分注重时政性,权威性,指导性,特别是还刊登了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的“善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修定有关情况介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主任田慧生对其审议有关情况介绍,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王湛的“普通高中课程修定的主要变化”,不仅更增添了本刊内容的权威指导性,帮助读者加深对方案和标准的理解,以利在实践中的执行操作,而且也由此显示了编剧部的办刊能量与水平。《国际视野》栏目中的“2017,世界教育在关注什么?”一文,既开了读者视野,与《重庆与世界》主旨契合,又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对前栏目所登的两个重要文件的补充读文,可见编者是谋深的。

3.《传统文化》栏目中的“修齐治平调研实证分析”,其调研课题适时而重要,材料翔实,实证分析有据,学术性、实用性兼备。同栏目中的论文“把中华传统文化纳入教师培训是时代必然要求”互动而相辅相承,把传统文化和教师教育的宣传报道有机融合,十分高明。

4.《智库观察》栏目从P60到P89共14篇文章和报道,较全位地反映了教学教育、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情况,诸如“现境下教师培训管理和探索与实践”“幸福指数的课堂教学变革”,选题前卫,很有启思借鉴意义。由此,也显示出了《重庆与世界》内容丰富性、多样性与包容性。

5.《重庆文化》栏目中的四篇有关重庆的川剧的文章和报道,其可读性、知识性很强。文化与艺术,文化艺术与教育,从来就是浑然一体的。文化艺术要通过教育去传承光大。当下,重庆教育界正在开展川剧进课堂,进校园活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川剧是最具重庆文化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本刊2018年第1期浓墨重彩地宣传介绍了重庆的川剧,也就是很好地宣传了重庆文化、重庆的多样性教育,多彩地宣传了重庆,堪当点赞。

(以上评价来自重庆赖炳福)

6.自改版增加时政栏目后,杂志更具专业性,读者可在第一时间了解教育领域相关文件政策,了解时事热点。本刊2018年第1期时政栏目刊登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相关文件,全方位介绍了人工智能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包括教育领域。作为教师要紧跟时代脚步,利用科技完善教育方式,为学生带去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时政栏目还刊登了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最新文件,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任务,教学重点。 (贵州 易兴兰)

7.本刊2018年第1期国际视野板块对世界教育进行2017年度总结,举例描述2017世界教育关注在哪些方面以及针对教育出现的问题各国所采取的措施。例如针对校园暴力这一问题,美国采取立法确保新教师胜任教学、揭晓新一任“国家年度教师”等措施;日本采取“团队学校”为教师“减负”等措施。对中国来说,积极学习外国经验,汲取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方法,极其重要! (河北 郑玉仁)

8.本刊2018年第1期重庆文化的主题为川剧,作为传统文化,川剧已渐渐淡出年轻人们的生活,重庆川剧院整体搬迁,惋惜不舍的大多是老一辈的人,他们对川剧有着强烈的感情。大多数刊登文章中表现出川剧演员的不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川剧演员们都表示这是传统的东西,是不能丢的,无论川剧是否流行,它永远是祖宗传下来的值得我们热爱与尊敬的文化! (重庆 刘言先)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川剧时政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川剧版画传四方
近现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武戏改良
变革中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调查研究——以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骈散写作与高中课程的结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