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训练常态化:随时微写作
——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2018-03-26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第二小学邱玉连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读后感文本作文

□文/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第二小学 邱玉连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对于每学期的八次习作,学生不想写、没有写、不会写,老师害怕教、没法教。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妙手生花非一时之功。” 我认为,作文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平时的练习和积累。于是,我运用一种类似于“微博”的文体——微写作,采用课堂与课外双轨并行的写作策略,即在文本教学中巧妙融入微写作训练,指导学生规范写作,解决学生不会写的问题;其次,在日常活动中精心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个性化写作,解决小学生没什么写的问题。这样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随时微写作,使习作训练常态化,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文本教学中巧妙融入微写作训练

只要有书,有阅读,就处处有作文指导。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每篇课文都有练写“点”,只需在文本教学中再次开发和利用。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不可能在一节阅读课中写出长篇大论的佳作来,因此我在文本教学中有意识地巧妙融入微写作训练。所谓课堂“微写作”就是结合文本内容, 选取写作有特色的词、句、段、篇,设计与之相关的“微写作”训练内容,在五到十分钟内完成写作,要求字数在五十至两百字,当堂反馈交流,以达到“一课一练”。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本时,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不同形式的微写作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言语技能。

1.仿写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举一动都是以模仿为基础,并且为日后形成思维做好准备。写作也需要模仿,要像学书法一样 “临摹”,为以后的再创作打好基础。

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然后领悟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及展开丰富的想象的方法具体描写桂林山和漓江水。紧接着,我顺势指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_______真_________啊_________真啊,_______;______真______啊,_______。”练习写出身边事物的特点。最后,学生在班上交流,有的学生写道:“秋天,校园中的桂花树真香啊,简直是香飘十里;桂花树长得真茂盛啊,枝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桂花树真美啊,美得像撑开的绿伞。”通过仿写,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2.续写

续写就是顺着或逆着文章的思路写出续篇。就内容来说,有肖像描写、场面描写、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描写等等。续写的情节要紧扣原文,发挥想象,成为原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起到升华文章主题的作用。

比如学完《中彩那天》一文后,学生被故事中诚实守信的父亲所感动。随之,我创设与文本相对应的情境:“同学们,库伯先生派人把中彩的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如何?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在十分钟之内用150字左右描述当时的情景。”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表达的情感链接后,续写也就不难了。学生写好后当堂交流:有的写全家人围坐在桌旁听父亲高兴地讲有关诚信故事的情景;也有的写“我”当时年纪小,因不理解父亲的做法而生气,母亲则用自己小时候讲诚信的故事劝导我。学生在故事续写中,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描写得绘声绘色,深化了以诚待人的主题。

3.改写

改写是一个读写迁移的好办法,可以改变文体,改变顺序,改变线索,改变人称,改变语言。改写也包括扩写和缩写。

比如《桂林山水》一文后的“阅读链接”是一首写漓江的小诗。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漓江写得动人的方法。为了学以致用,我引导学生模仿诗的写法,从课文中自由选择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诗的形式进行改写。像这样,教材上提供的既有写作素材,又有写作范本,学生写诗也就容易了。最后,当一首首小诗展现在面前时,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激发了写作情感。

二、日常活动中精心设计微写作训练

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到生活中去找素材,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倡导“为活动而写作”,以活动任务为外驱力,以兴趣情感为内驱力,通过精心设计“精要、实用、有趣”的活动任务,让学生产生体验和思维,指导学生写出篇幅短小、形式不一、及时新鲜的“百字微作文”。“百字微作文”就是鼓励学生用两百字左右把活动精彩瞬间、真实感受等记录下来,写作形式有倡议书、玩后感、读后感、微日记等等。

1.活动前写“倡议书”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我在设计微写作活动任务时,特别注重满足学生的生命情感需要。例如在三月份“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中,学校倡导大家为芦溪“215”荒山失火事件的二十六位受伤者捐款,这是一个很好的微写作契机。于是,我在捐款前创设了微写作情境:“同学们,当我们了解了事故中受伤者现在面临的经济困难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写倡议书才能引起同学们重视这件事,调动大家积极捐款?”这个话题来源于生活,学生们特别感兴趣,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当堂课就把倡议书写好了,粘贴在门口。第二天,同学们纷纷为受伤者捐款。班上的学生看到此结果,感到意外的高兴。这是学生第一次写倡议书,其发挥的作用大,效果明显,激发学生写作动力。

2.游戏后写“玩后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其中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学生在游戏前会主动了解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会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这可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有一次体育课上,我看见体育老师带着学生玩“抱抱团”的游戏,大家在游戏中既紧张又快乐,玩得不亦乐乎。于是课后,我故意向班上的学生讨教:“同学们,你们刚刚玩的游戏名称是什么?你们是怎样玩的?这个游戏好玩吗?为什么好玩?”学生见老师对他们玩的游戏感兴趣,便争着介绍。这时,我故作提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游戏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孩子们非常乐意写,写出了活动过程和真实感受。

3.阅读后写“读后感”

阅读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充分展示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和读后的感受。如寒假期间,孩子们利用学校开通的网络平台—— “学习通”阅读电子书籍《如果把银河系装进盘子里》《奥运传奇》《草原上的小木屋》等课外书,并且在平台上的“话题”栏目里纷纷写下读后感。如读完《如果把银河系装进盘子里》这本书后,有的学生写道:“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书中把一些抽象的物体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描述,让我们形象地了解宇宙。”还有的学生写道:“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节约用水,珍惜生命,合理利用时间,爱护地球。”同时,学生在“评论”栏中及时地用三言两语评价同学的读后感。这样,学生写出了一篇篇饱含真实感受和体验的文章。

4.节假日写“微日记”

节假日是旅游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假日出游时,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写生”或拍照,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然后用手机或电脑发至班级圈,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从中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如梁毓琪同学在国庆节期间跟随妈妈到北京,参观了故宫,攀登了长城,随即写下了文章《北京游记》,发表在《小学作文一点通》。学生看到同伴的作文变成了铅字,心里羡慕不已,激发了写作动力。

5.看电影后写“微影评”。

“微影评”就是人们看完电影或电视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此类活动以学生喜欢的电影节目为内容。如我利用教室的一体机播放一部典型的励志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孩子们很喜欢看。观看电影后,我指导孩子们写影评,可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可以复述影片中重要的情节,可以写出对电影的看法和感受。因为是孩子们喜欢的电影,所以看得投入,写得真切。

总之,语文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份内之事。语文教师要善于采取文本教学中“一课一练”的写作训练与日常生活中“为活动而写作”双轨并行的策略,形成从课内到课外、从规范化到个性化的随时微写作形式,使习作训练常态化,让学生写出有思想的文字、有生活的文字、有生命的文字,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读后感文本作文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