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现状的干预研究
2018-03-26,,,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知情同意后愿意参加本研究的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在校大三本科生。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班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首先对入组5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其社交焦虑情况及拒绝敏感性程度。干预2周后再次进行调查,并进行前后结果比较。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情况、担任班干情况、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所在地、兄妹几人及家中排行、性格、参加学生会或社团活动情况、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童年抚养人、交男女朋友情况等共17个条目。
1.2.1.2 拒绝敏感性量表
采用由刘春梅[6]自编的大学生拒绝敏感性量表。该量表包括情感性、工具性和混合性拒绝敏感性3个分量表,共17题。每题包含1个情境和2个方面:对拒绝的在意程度和预期遭遇拒绝的可能性。采用6级计分法,每1题的得分等于对拒绝的在意程度得分与预期遭遇拒绝程度得分的乘积,总量表分等于每项得分之和,总分越高,说明拒绝敏感性水平越高。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6,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7~0.83。
1.2.1.3 社交焦虑量表(IAS)
社交焦虑量表[6]用于评价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量表由15个自陈式条目组成,按照5级评分,分数范围为15分(低社交焦虑感)至75分(高社交焦虑感),45分为划分交往焦虑程度高低的分界。该量表在国外的信效度考证主要选取大学生样本,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应用较广,具有条目少、信效稳定、效度高等特点。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39。
1.2.2 干预方法
①开设讲座,请相关资历的心理学专家来院开设讲座,从心理学方面对被调查者进行认知纠正,同时普及社交知识。讲座每次时间为50 min,安排在同学们的课余时间,每个月1次,共3次。②小组练习,将同学们分成10个小组,各小组按照事先研究者设定的剧本模拟多种被拒绝场景,角色扮演结束后,说出在此拒绝事件中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想法。然后互换角色,小组中的各个角色每个人至少演1遍。场景模拟结束后,小组内讨论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及对拒绝与被拒绝的看法。最后,由各位组长分享该组在场景模拟中的体会与收获。小组练习每次时间为50 min,每个月1次。③班级郊游,周末由组织者征求班级同学的意见,组织全班同学参与的课外集体活动项目。组织者组织大家一起做游戏、烧烤等集体活动。活动结束后,晚上同学们一起分享与讨论自己这1 d当中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感受与体会。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问卷当场发放和回收,干预前后各发放50份,回收有效问卷各48份,有效回收率均为96%。
2.1 干预前后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比较 分
2.2 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现状的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担任班委、性格内外向、是否参与社团活动、同胞人数、人际关系、情商、语言表达能力自评及是否有男女朋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以上因素赋值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方程式有意义的指标是:是否担任班委、性格、是否参加社团、情商、语言表达能力。详见表3。
表2 影响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的单因素分析
表3 影响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 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家庭经济水平、家庭住址、母亲文化水平、同胞人数、性格、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以上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影响因素按照1分~5分赋值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方程式的有意义的指标有经济水平、同胞人数、性格、母亲文化程度。见表5。
3 讨论
3.1 大学生社交焦虑及拒绝敏感性整体水平较高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较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7],此结果和许书萍[2]有关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结果一致。大学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又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专业知识、交友恋爱、就业等,往往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社交焦虑就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情绪问题[8]。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大学生拒绝敏感性问题较严重,此结果与隗晶林[9]有关大学生
表4 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单因素分析
表5 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拒绝敏感性的状况调查结果一致。Lavell等[10]将拒绝敏感性定义为“个体对拒绝所表现出焦虑的预期,准备性觉知及过度反应的倾向”。高拒绝敏感性的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通常为自己是否将会被对方拒绝而担忧,即便是在一种被拒绝的可能性比较小的人际交往情境中,仍然会对模糊的拒绝线索产生气愤、敌意,甚至暴力等沮丧的情绪,也会通过过度调节他们自己的人际关系以防止拒绝的发生,比如出现自我沉默、抑制自我的表达等过度反应,甚至不友好的行为等[11]。
3.2 大学生社交焦虑及拒绝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发现,性格、同胞人数、学习成绩、经济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因素,但是各因素对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格内向的同学的社交焦虑更严重,这与以往的研究基本是相符的,内向型性格的同学比外向型性格同学更易感到焦虑,比较敏感,自卑感强,较少参加社交活动,更易封闭自己,加重性格内向大学生的焦虑[12-13]。同胞人数较多的同学,比独生子的焦虑水平高,这可能是同胞人数较少的孩子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成绩较差的同学社交焦虑更严重,可能由于其感受到家庭或学校更多的压力,苦于提升成绩而能力不够或效果不好,担心学业和就业问题有关。经济程度差的同学社交焦虑更严重,可能是由于经济水平差影响日常社会交往,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母亲文化程度偏低的同学社交焦虑更严重,这可能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关。研究表明,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决定了母亲的教养方式,低文化程度的母亲,出现打骂孩子和忽略孩子自尊心行为的发生率更高,从而造成孩子的低自尊和自卑,影响社会交往[14]。
本研究发现,性格、语言表达能力、情商、是否担任班委和是否参加社团活动是影响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的主要因素,但各因素对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格内向的同学拒绝敏感性水平高,可能是内向同学较少参加社交活动,较为自我,心思细腻,比较敏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拒绝敏感性水平要高,与其说话方式不当导致不会拒绝或生硬拒绝破坏人际关系的压力有关。情商高的大学生拒绝敏感性水平低,这可能是与情商高的人能够正确评估情景事件,做出是否可以拒绝的判断,心态更积极乐观有关。担任班委的大学生拒绝敏感性水平偏低,这可能是担任班委的大学生比一般学生更擅长与他人沟通。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大学生拒绝敏感性水平偏低,这可能是由于社团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敢于追求自我的能力,并且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3.3 综合干预可以改善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和社交焦虑情况
本研究显示,综合干预后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和社交焦虑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这与本次干预活动全面、多样化的形式密不可分。团队干预可视为一种团队辅导活动,其内容包括开设讲座、小组练习、班级郊游3个部分。通过开设讲座,参与者可以获得比较权威、专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对自身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初步认知,为接下来活动打好基础。小组练习活动中,参与者在模拟拒绝场景中分别担任“拒绝者”“被拒绝者”以及“旁观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拒绝带来的影响,从而让其对拒绝在意程度和预期遭遇拒绝的可能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改善其拒绝敏感性。班级郊游活动旨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社交氛围,让组员在一种感觉安全的人际氛围中加强与其他组员的交流互动,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4 小结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和社交焦虑水平均较高,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本研究设计的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大学生的拒绝敏感性和社交焦虑情况,建议今后院校相关部门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社会交往问题,采用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存在的各类心理和社会行为健康问题。
[1] 蒋萃.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56-157.
[2]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Kristina L,McDonald JC,Bowker KH,etal.Interaction between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upportive relationship in the prediction of adolescents'internalizing difficulties[J].J Youth Adolescence,2010,39(5):563-574.
[4] 王大鹏.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102-104.
[5] 王文余,钱铭怡,戴广南.社交焦虑高、低分者事后反复回想的信息加工差异[J].北京大学学报,2014,50(6):1115-1123.
[6] 刘春梅.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7] 徐延卿,常彦梅.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与认知[J].石油教育,2007(4):49-51.
[8] 魏骊臻.大学生自我概念、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对恋爱共依附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9] 隗晶林.拒绝敏感性对大学生社交适应不良的影响:自尊的部分中介效应与注意偏向现象[D].漳州:漳州师范学院,2013.
[10] Lavell CH,Zimmer-Gembeck MJ,Farrell LJ,etal.Victimization,social anxiety,and body dysmorphic concerns:appearance-based rejection sensitivity as a mediator[J].Body Image,2014,11(4):391-395.
[11] 孙晓玲,吴明证.大学生自尊、拒绝敏感性、人际信任与社会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537-539.
[12] 周海明,左春荣,唐辉.大学生自我接纳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2014,16(2):274-277.
[13] 李敬阳,韩东良.社交焦虑障碍:自我认知偏倚与疾病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2009,30(11):54-56.
[14] 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等.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心理学报,2014,46(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