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世封厂长王永久的往事
2018-03-26蔡鸿祥余海峰
文/蔡鸿祥、余海峰
在“上海科技技术人物1949-1984”选出的283位知名专家学者中,有这么一位高级专家,他是中国自行车行业公认的杰出人物,在抗战胜利的那年他来到了上海机器厂(上海自行车厂的前身)开始造车生涯,在原始落后的生产环境中潜心磨练,成为永久诞生后的第4 任厂长;他在“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等中国历史上曲折发展的岁月里,率先创造了“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品种最多,成本最低”的行业最好业绩,并不断谋求永久创新发展之路;他以技术治厂、严格管理著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永久的革新能手和技术精英,为中国自行车工业的发展贡献了行业领先地位的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为中国自行车的质量提高和实行国际标准作出了贡献;他作为永久自行车历史上任职厂长时间最长的一位,始终如一奉献永久,成为了永久人心中口碑最好的厂长之一……他,就是永久几代人都为之骄傲的老厂长王世封。
2017年8月24日,我们“永久故事”(微信公众号)编辑组霍晓云、安军、余海峰、陆忠贤等人,在上海曲阳新村,见到了已经97岁高龄的王世封厂长。
坐在“老当家人”的身边,我们这些从未在他手下工作过的永久人对王厂长没有一丝一毫的陌生,老厂长他拿出了珍藏几十年的珍贵历史老照片和一篇篇工作文稿,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那久远的年代里永久人的故事……
王厂长介绍道:“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1945年进入上海机器厂 (即上海自行车厂的前身),在永久厂工作了27年,1957年在厂计划科长的岗位上被提升为副厂长、代厂长。
我担任代厂长时,国内主要有3大自行车厂:上海自行车厂 (永久)、天津自行车厂 (飞鸽) 和沈阳自行车厂 (白山),3家厂都在暗地里较劲,竞争相当激烈,谁也不甘落后。国家轻工业部每季度都要对这3家企业进行考评,评比的主要内容是产量和质量等,我们上海自行车厂 (下简称为上自厂) 一直名列茅……
这3家自行车厂原来都是中央直属企业,隶属于第一工业机械部,后来都归口到地方轻工业局,上自厂后来又被转到轻工业局自缝公司,正所谓“连降三级”。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专门找到市政府办公厅反映诉求,现在想想蛮可笑的,但当时我是认真的。几年以后沈阳自行车厂消失了,市场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
图为1949年10月上海机器厂联欢合影,后排右三为王世封
真的很不容易,那个时期刚刚建国,大家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局面,什么都没有。上海自行车厂率先挑起了发展自行车工业的重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世封在上海自行车厂任代厂长期间,组织领导了全厂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以及科学研究工作,均取得重大突破。工厂先后建立了电镀、油漆、焊接与热处理等工艺的自动生产线,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手工操作的落后生产面貌,劳动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如国产第一台环形自动电镀机的诞生,极大鼓舞了工人的积极性,工人喻之为“第二次解放”;解决了当时国际上公认不易解决的正磷酸盐积聚与泡沫等技术问题,成为行业内也是全国电镀民用品工厂唯一采用全无氰的电镀工厂;通过对油漆工艺和技术设备方面的革新,使得 “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差,质量不稳定,安全无保障”的落后的油漆工艺,在“双革”运动中实现了重大突破 ……这些“永久”的历史故事,在有关王厂长的资料里都有记载。
由于年事已高,王厂长的视力已经很差,但打开话匣子的他却变得兴奋起来,他边说边抚摸着珍藏的永久老照片和文稿,脸上透露出自信和满足感,同时也将永久情怀传递给了我们。翻阅老照片,当年永久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凝聚起来的文化底蕴和企业精神又历历在目。正是那个年代的全身心付出,使得老厂长在时隔60多年后,依然对往事记忆得非常清晰。
他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我们厂里生产状况处于原始状态,大多数工序都是手工操作,比如油漆、电镀等,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干得很辛苦。”
我当厂长后,为了改变厂里的落后面貌,便将企业的技术革新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时厂里到处都在搞技术革新,有的是整机革新,有的是部分工序的革新,通过革新,逐步改变了企业面貌,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每一项革新成功以后,立即会引来大批同行前来厂里取经学习,对这些同行参观者我们的态度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这主要是从推动国家自行车民族工业的发展、为行业做贡献这方面考虑的。所以说,中国自行车产业能够一步步发展到今天,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产业,与中国自行车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永久是上海最早的自行车生产企业,建国后开创了中国自行车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稳步提升的新局面。如果将永久发展的各个历史节点汇编成一本书,那么必然有一个时间节点会被任何一个编撰者所重视,那就是难忘的1959年和1960年。据 《上海轻工业志》 介绍,1959年11月24日,上海轻工系统有28名代表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上,上海自行车厂等19家工厂获得先进集体红旗奖。1960年7月,在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上海自行车厂实现“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品种最多、成本最低”的消息,此后,《工人日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都纷纷转载。当我们和老厂长聊到这个话题时,老厂长的脸上再次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他提到:“1957年厂里一年的产量是3万辆,我当厂长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上世纪60年代年产量达到20万,成为全国产量最高的自行车企业,这是相当令人自豪的。可遗憾的是厂区面积却一直没有增加过,主要原因是没有资金。虽然我们创造了很多财富,但企业依然底子很薄,作为国有企业,利润大都上交给了国家。
1960年 《人民日报》 头版报道:上海自行车厂主动创造条件实现全面跃进,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品种最多,成本最低。那时,上海自行车厂是经常被各大报纸报道的。1959年我厂被评为上海市和全国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先进集体,我作为代表参加了上海和全国群英会。那一年我还是乘坐软卧到北京去的,那时坐软卧有严格规定,一般人没资格坐的,这说明我们上海自行车厂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我很自豪的。”
上世纪70年代,在王厂长的带领下,永久的同轴电缆传输在高频焊管上的应用、车圈直流滚焊新工艺以及聚氨酯橡胶凸形冷挤压新技术在中接头上的应用等技术革新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此后,无论是在永久厂、还是到上海自行车行业、乃至在上海轻工业系统担任技术职能部门的领导,王厂长都为推进上海和全国自行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不遗余力,因此,王世封厂长被同行誉为中国自行车行业技术进步的奠基人。
我们几位采访者都是“文革”以后进永久厂的,虽然没有经历过王世封厂长主持永久的那个年代,但是,我们都知道,正是那个年代的发展,才奠定了永久产品在中国自行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并由此演绎出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引领了几代中国人的自行车消费时尚,这个时代的永久堪称中国自行车行业的一面旗帜。
我们都非常想了解当年是靠什么法宝取得了那样的成绩,还是王厂长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我当厂长这11年正是国家比较动荡的11年,期间经历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那个年代的各方面条件都不能同现在相比,所以这11年也做得很辛苦,文革期间我还被下放到车间劳动了3年……永久发展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上下一心,这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武器……
图为1992年3月参加永久集团第六届理事会受聘为集团顾问
图为1993年7月永久集团联营企业第五次技术质量工作会议
在上自厂我对下属的管理一直是比较严格的,在计划科担任科长时,我把计划科变成了厂里最忙的科室。担任厂长以后,对厂里的中层干部更是严格管理,找中层干部谈话时,看到问题我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经常把人家搞得十分紧张。不过我想,对于干部就要这样严格管理,这样才能让干部的素质保持较高的水准;但是我对工人还是很宽容的,从来不对他们发火。我当时比较欣赏的中层干部包括有陈祖祥 (已故),当时他担任电镀车间主任,由他负责研制开发了自动电镀机,为电镀机操作工解决了难题,把工人从繁重、危险的岗位上解放出来,所以我是很感激他的。”
图为采访合影,左起为陆忠贤、霍晓云、王世封、安军
透过王厂长那张笑容洋溢的脸,我们努力地想从中解读出王厂长几十年前对工作那种严肃、认真的神态,正是这种神态,令他的手下都不敢懈怠自己的工作,不敢懈怠永久大业!
在王厂长家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几十年前的厂里的产量数据,还有他为上海自行车厂厂史编纂、为永久集团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看到他1956年就被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评为4级工程师的材料。王厂长告诉我们:“当时我是4级工程师,拿180元工资。这个收入在那个年代算很高了,别人都很羡慕,其实这份工资我要分成几份,一份给母亲,一份给丈人,赡养老人是我的责任。”
王厂长也和普通人一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尽一份孝心,这更使我们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采访中,我们告诉老厂长,在章和轼厂长的倡导下,《永久故事》已经开始编写,而且已经收集了一些好故事。王厂长说:“你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她能让永久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虽然我已经退休很长时间,但我的心里是一直想着永久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关心永久的发展,为永久遇到的困难而担心,为永久取得的成绩而高兴。永久老娘家历史长、故事多,《永久故事》 就是献给永久的礼物。”
这次采访,我们看到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永久人对自行车事业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关爱,看到了他对中国自行车发展的期望。永久的历史已经深深融进了老人的记忆中,虽然已是高龄,但说起永久他还是那样侃侃而谈,思路敏捷、不知疲倦。也许这就是老厂长的永久梦……我们都在心底里祝福老厂长健康长寿!也期望在高歌2025中国制造中奋进的永久,能带给老厂长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一个半小时的采访很快过去了,我们不想惊扰老厂长过多的时间。在我们起身即将结束采访时,王厂长再一次向我们诉说了他的心声:“现在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前几年当我还能出门时,每年都要去看一看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我觉得通过一代又一代自行车人的不断努力,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前途一定会更加美好!”
图为 永久男女轻便车技术鉴定会
图为1993年合肥自行车厂联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