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学在颈椎椎管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2018-03-26裴兵兵康明阳董荣鹏赵建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椎管入路节段

裴兵兵,曲 扬,康明阳,董荣鹏,赵建武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脊柱外科, 吉林 长春130041)

在脊柱肿瘤中,颈椎肿瘤属于疑难病、少见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出现症状。肿瘤发生的节段、部位及病理类型等各有不同,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本文探讨影像学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应用价值及临床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4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2例;年龄27-65岁,平均48.9岁。病程时间最短2周,最长10年,其中2例有外伤史,为减小偏倚,去除外伤及时间最长患者,平均病程时间8.2月。

临床主要症状:多数患者主要有颈背部疼痛症状,同时伴麻木、感觉障碍、四肢活动不灵等症状,其中颈背部疼痛共23例,单上肢疼痛7例,双上肢疼痛3例,双上肢麻木5例,四肢感觉异常5例,单上肢无力3例,双下肢无力3例,四肢无力5例,外伤2例,无症状1例。

主要体征:局部压痛14例,主要在棘突或棘旁、肩部等处;颈椎活动受限11例;四肢肌力减退11例;浅感觉减退8例;腱反射亢进8例,腱反射减弱2例;臂丛牵拉试验阳性5例;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6例;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5例;Hoffomann征6例 Jackson征9例;Lhermitte征8例。

1.2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颈椎CT平扫及三维重建,颈椎MRI及颈椎增强MRI检查。配合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定性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病变节段C1-2 2例,C2 2例,C2-3 4例,C4-5 2例,C4-6 2例,C4-7 2例,C6-7 2例,C7 6例,C7-T1 2例。病变累及1个节段8例,累及2个节段12例,累及3个节段2例,4个节段2例。累及上颈椎8例,累及下颈椎20例。在X线片中可见5例颈椎生理曲度消失,2例椎间孔变形,2例软组织影改变。在CT及三维CT中可见5例椎间孔扩大,9例脊髓软组织占位影改变。在MRI及增强MRI中24例均出现脊髓占位性信号改变,伴不同程度的强化信号。24例患者中髓内肿瘤4例,髓外硬膜内肿瘤18例,硬膜外肿瘤2例。影像学定位诊断准确率95.8%,其中1例硬膜外血管瘤误判断为髓内硬膜外肿瘤。病理诊断结果为脑膜瘤8例,神经鞘瘤10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2例,毛细血管瘤2例,影像学定性准确率87.5%。具体术后病理诊断及核磁初步诊断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颈椎椎管内肿瘤MRI 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3.1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可单一表现,也可混合存在,主要表现有疼痛、感觉及运动障碍。疼痛常为首发症状,易于颈椎病混淆,大体表现为两种:颈局部疼可能是由于骨膜、韧带等受到炎性刺激而导致,双上肢及背部疼痛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而引起。感觉障碍表现感觉平面异常伴麻木感,与肿瘤所在部位相关。运动障碍表现双上肢或四肢活动不灵,伴踩棉感。少数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二便功能异常或Horner征。

3.2颈椎X线

颈椎X线往往是首选的检查,包括正侧位、动力位检查,虽然肿瘤往往累计脊髓或神经根,骨质密度的改变在早期肿瘤中难以从普通X线片中发现。但当椎体受累导致畸形、塌陷或钩椎关节脱位时,颈椎X线片用于判断大体的骨质情况及关节活动度[1],同时与术后及随访时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颈椎稳定性。本组病例中颈椎X线片示5例颈椎生理曲度消失,2例出现椎间孔变形。

3.3CT及三维CT

CT尤其CT重建消除软组织影的干扰,对骨性结构分辨率较高,鉴别骨质破坏性质,如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术前测量椎体的各径线,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同时对特殊的颈椎解剖结构,如椎弓根、关节突、侧块等进行评估。囊肿、钙化、低密度肿瘤等密度差异大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2]。本组病例中颈椎CT平扫及三维重建显示骨性结构无明显破坏,颈椎侧块及椎弓根无变异,5例可见椎间孔扩大,9例可见脊髓软组织占位影。

3.4MRI及增强MRI

MRI是诊断椎管内肿瘤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能够显示肿瘤大小、位置,与脊髓神经关系,为外科医生提供详尽的手术细节,同时特定MRI信号和增强方式特征,可作出定性诊断[4],与病理结果比较,本研究中定性诊断正确率87.5%。椎管内肿瘤按位置关系分为髓内、髓外硬膜下及硬膜外肿瘤。其中以髓外硬膜下最多见,约占50%-55%[5]。具体肿瘤性质不同,影像表现有显著差异:星形细胞肿瘤,主要特征是脊髓宽基底,以梭形为主,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可异常强化[6]。神经鞘瘤以单发为主,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可异常强化[7]。室管膜瘤,病变部位出现结块现象,界限清晰,呈长等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可不均匀强化[8]。脑膜瘤组织影像以圆形为主,边界清晰,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强化明显[9]。血管瘤基底较宽,呈等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可均匀强化。

伴随MRI检查在术前诊断中的普及,Toyama等在1992年报道了新的脊髓哑铃型肿瘤的分型方法[10],该方法对颈椎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1]。本组病例Toyama分型,Ⅰ型12例,Ⅱa型2例,Ⅱb型2例,Ⅲa型6例,Ⅴ型2例。IF分期:1期22例,2期2例。TF分期:1期24例。对于Ⅰ型、Ⅱa型、Ⅲa、Ⅳ型或Ⅴ型肿瘤,通过颈后中线入路全切除肿瘤组织;对于Ⅱb型、Ⅱc型、Ⅲb型肿瘤,建议结合椎管内部分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选择颈前、颈后联合入路[12]。在Toyama分型指导下进行术前设计,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减少对组织创伤的同时完整的切除瘤体。本次研究共22例行后正中入路,2例行后前入路。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通过X线片、CT,尤其MRI等影像学检查,对明确颈椎椎管内肿瘤性质具有诊断价值,同时可以指导手术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及经济负担。

[1]胡晓丹,荣阳,刘冰,等.颈椎椎体肿瘤影像学的鉴别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 9,(12):53.

[2]王 进,杨彤涛,钱济先,等.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效果[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964.

[3]Shirasawa H,Ishii K,Iwanami A,et al.Pediatric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 treated with subtotal resection and radiation therapy: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pinal Cord,2014,52(Suppl 2):S18.

[4]巩远方.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8):110.

[5]Jellema K,Overbeeke JJ,Teepen HL,et al.Time to diagnosis of intraspinal tumors[J].Eur J Neurol,2005,12:621.

[6]易志军,郑海军,彭国洪,等.椎管神经鞘瘤的MRI特点及病理表现[J].医学信息,2016,29(3):274.

[7]叶云峰,冯春国.椎管内I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及治疗[J].安徽医学,2016,37(7):876.

[8]陶本章,高海浩,王伟君,等.胸椎管内神经中轴钙化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6):616.

[9]贾文清,孔德生,苗 壮,等.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12):953.

[10]Cdimhi R,Graywa-celinska A,Cholewiski W,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 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Pol Merkur Lekarski,2005,18(105):291.

[11]Bennet AD,Angelantonio E,Erqou S,et al.Lipoprotein(a) levels and risk of fu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large-scale prospective data[J].Arc Intern Med,2008,168(6):598.

[12]张 楠,帅克刚,刘 智,等.基于Toyama分型的高颈段哑铃形神经鞘瘤手术入路选择[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297.

猜你喜欢

椎管入路节段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