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3-25李桂群
李桂群
摘 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事项通知》中特别明确地提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名称上的变更也可以看到主题的变化和在教学内容方面所做的调整。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面对教材的变化,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100-01
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就整个社会而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价值取向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居首位。但也存在着“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重要阶段,低年级是人生启蒙的关键性阶段,低年级学生接受怎样的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影响他们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需要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之间要加大交流和互动,同时适当进行角色的调换。其次,合适的教学进度和方向,教师在课堂上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发觉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从教材本身出发,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不仅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学校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新课程中提倡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首先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然后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突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三、从低年级学生学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知识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课程中要积极发挥课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运用,而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現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烨,阳叶青.从道德与法律关系看社会治理[J].人民论坛,2014(35).
[2]王智慧.“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