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的几点思考
2018-03-25赖瑞庭
赖瑞庭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本文从拒绝成为自我的“差评师”和用心塑造自我的“理想师”两大方面介绍了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TD432,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21-0060-01
一、拒绝成为自我的“差评师”
学校历来被人们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圣洁的地方,有着“知识的殿堂”和“象牙之塔”的美誉。但近年来,论文抄袭、学历造假,甚至受贿嫖娼等,使教师在高尚与世俗的较量中成了世俗的俘虏,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行业形象一落千丈。
在“认识自我”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我们在评论、总结和交流的时候,总会自贬三分。当然,在交往中自贬一些未尝不可,但在内心深处绝对不能自贬。身为教师的我们,更不能被这些“负面形象”所影响,教师如何“自救”,如何“成全自我”,拒绝“差评”?
(一)重情感,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驱力
一要注重平等交流。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教师岗位的特殊价值和意义,才能感悟教师职业道德的极端重要性,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因此,在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时,应多教师实际出发,站在教师的角度,从提升教师地位出发,从关心教师利益入手,让教师在平等交流中形成共识,在联系实际的研讨中引起共鸣。
二要营造和谐环境。教师对职业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与内化离不开环境的熏陶。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舆论和人际环境,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和良好的情感体验,催人奋进。也有利于教师真正确立“以教育为业、奉献为荣、育人为本、助人为乐”的价值观,牢固树立“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观念,自觉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要加强个别沟通。现代管理心理学认为,对人的心理施加潜在影响,把管理者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是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佳途径。而这种心理影响的施加,不仅需要统一的、集体的教化,更需要个别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教师这个特殊群体,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工作环境,职业心理往往是不同的。因而,更需要面对面的、个别的、直接的交流与沟通。一场“大报告”不敌几句心理话,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一次轻轻松松的“聊天”,往往更能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一个“亮点”的发掘与勉励,对一次“过失”的察觉与“面谈”,往往更能“入脑入心”,更容易在心灵深处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二)重实践,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
一要强化日常体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但不是教师的精神“枷锁”。因此,只有在教师的职业实践中,切身体验到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乃至一生的发展,感受教师责任的重大。让教师在与家长、与社会的接触中,感受家长和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从而感悟加强自身修养之必须,实现“要我”到“我要”的转变,变“要求”为“需求”,变“制约”为“激励”。
二要活化典型功能。以典型引路,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师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教师群体中不乏师德表率,虽然尚有这样那样的不够“完美”,但往往更加真实,真实才是“鲜活”的,“鲜活”的典型最生动感人,最具影响力,也更容易为教师所接受。而众多教师的“亮点”,构成的就是活化了的“完美”形象,众多“亮点”的发扬光大就是典型功能的“活化”。
三要优化主题活动。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是推动师德建设的重要措施,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必须做到主题、内容、过程和效果四个“优化”,即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鲜明的主题、恰当的目标,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贴合教师实际的内容和方式,坚持全员参与,使教师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形成浓厚的氛围,激励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主题精神、提高修养水平。
二、用心塑造自我的“理想师”
(一)重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能否在学校、在学生中站住脚,能否在教育教学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最终取决于他的文化。首先,教师要读《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读物,扩而大之,要读读经典小说,背点古典诗词,其次应该读读外国教育家和文学家的书。做教师的,还得订阅报纸、杂志,从中及时了解教改的前沿信息,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大事。胸中没有世界、没有国家,或者对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知之甚少、漠不关心,都很难成为出色的、学生喜欢的教师。
(二)重个性,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一要道德提升与业务发展相结合。“德育双馨”永远是一个教师最高的追求。“德高”和“艺精”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本质上都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两者缺一不可。有了“敬业”的基础,才有“精业”的可能,离开业务谈道德往往是“空中楼阁”、事倍功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因此,师德建设应与教师的业务进修与岗位培训紧密结合,使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更有“抓手”、更富成效。
二是近期要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任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形势在变化。师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在内容上,既要紧贴当前教师的实际,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在要求上,要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师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