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的魅力
2018-03-25张立平李金城
张立平 李金城
摘要 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本位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之间的转化,稍纵即逝,教师如何立足知识本位有效落实素养理念,是当下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以一节美术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教学现象为例,阐述学科核心知识本位与素养教育的关系,从而强调学科教学中建立大教育观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美术;知识本位;大教育观;体验式教学
同学们,我们观察到这些花瓶的外观、色彩不一样,那再想一想,它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同……想不出来了吗?那我们不想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李老师用手中拿着的小棍儿轻轻的在各个花瓶上敲击着,课堂沸腾了,孩子们豁然开朗——老师他们是不同材料制成的……,这是一堂美术课的精彩实录,这是小学三年级的一堂关于陶艺制作小花瓶的美术课,题目是《别致的小花瓶》。
《别致的小花瓶》能够一“敲”定音,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表现在教师即兴的教学手段上,而必然则是教师知识储备的素养,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内容的课,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外在造型、色彩,通过观察、想象获得知识点是直观的、容易的,而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则是对物体质感、肌理的体会,金城老师轻简的一敲,胜过千言万语,《别致的小花瓶》一课在备课时并没有设计“敲”瓶环节,但是当教师布置完上课教室的整体环境之后,发现环境之中花瓶的造型、色彩在视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材质的特点却不易用视觉的方式观察出来,情急之下,为了更好的课堂生成,利用听觉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就变得生动而又有趣了。
一、课堂环境布置中迸发教育灵感
丹麦奥尔堡大学的格拉威纽(Vlad.Petre.Glaveanu,2013)发表了《重写创造力:5A框架》,首次将affordance概念引入了创造力的理论框架中食他的新框架强调系统性、背景性和动态性,将行动者(actor)、行动(action)、人工物(artifact)、施压者(audience),可供性(affordance)融为一体,故称5A框架。提供了一个生态视角考查创造力的视野。教师可采用观察与实践多元创意融合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美术教育教学目的,真正实现利用美术教育教学唤醒孩子心中巨人的作用。
二、多种感官体验式教学探索
美术创作,是由外界刺激,完成内化在心,转化为视觉意象,再表达出来的过程。人类接受刺激的五种感官分别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美术创作过程中,这五种感官体验都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教师在教育教學过程中,在把握美术学科视觉形象的基础之上,应该经常探究不同感官的刺激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与动力。
三、多元文化融合探究式美术教学
在科学与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各学科之间已经日渐融合。拥有更多的课堂以外的视野和思想学识是达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育人理念的根基。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生成中,尝试培养学生融合的探究意识,借助美术学科的实践特点完成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对教育作出的贡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准则。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这些教育观点是对教育的真正悟道。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信息的捕捉,源于教师进行预设时的教育认识、学科内涵、育人观念等因素,《别致的小花瓶》这节课基本上做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示: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定教学目标与其具备的育人理念密不可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旨在依靠我们的学科本位生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于生产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堂美术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开动脑筋学会举一反三的创意方法,那我们给孩子们的将是一个主宰世界的能力,回看一下我们这位老师的一“敲”举动,何止是让孩子们发现了质感的存在,他有可能影响着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未知领域探究的一种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