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鲁迅对国民信仰建构的思考

2018-03-25刘文君

大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鲁迅意义

【摘 要】 鲁迅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十分强调国民精神信仰的建构。鲁迅肯定信仰,认为人“非信无以立”,中国人通常是“无确固之崇信”,由此引发其对国民信仰建构的思考:强调个人信仰的自由;强调信仰的诚实性与坚定性;始终保持批判的、怀疑的精神。

【关键词】 鲁迅 信仰观 信仰问题 意义

长期以来关于鲁迅的自身信仰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有一个前提是大家都认同的,那就是鲁迅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这里的信仰,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对某种客体的极度信服,并将其作为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倾向。正因为鲁迅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所以他自身也比较关注信仰问题。东京时期鲁迅提出“立人”思想,面对怎样立人的问题,他意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从“立人”的角度出发,鲁迅对如何构建国民信仰有深入的思考与分析。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倡言“以科学代宗教”(即今天所说的“唯科学主义”),认为宗教是迷信。面对当时这样的观点,鲁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在他看来,人的心灵需要依托,“非信无以立”,宗教的产生是无法阻止的。但是中国的宗教信仰消亡已久,只存留在一些未失本性的农人身上。究其原因,“盖浇季士夫,精神窒塞,惟肤薄之功利是尚,躯壳虽存,灵觉且失。”换言之,即“特其为社会也,无确固之崇信”。鲁迅之所以为宗教进行辩护,是因为他看到了科学和物质作用的局限性。他在《文化偏至论》中说:“纵今物质文明,即现实生活之大本,而崇奉逾度,倾向偏趋,……必将缘偏颇之恶因,失文明之神旨,先以消耗,终以灭亡。”物质力量的缺乏必须用精神力量的充实来支持,由此鲁迅提出了“立人”的主张,并且用“掊物质而张神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两句话概括了它的含义。这体现了他对国民精神信仰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既然揭示了物质作用的局限性,又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民精神信仰的虚伪、功利、不坚定等特点,作为启蒙者的鲁迅当然也会思考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就构成了他对国民信仰建构的思考。

其一,鲁迅认为个人的信仰应是自由的。在构建国民信仰的层面上,鲁迅十分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反对思想禁锢与压制。正如《破恶声论》中所期望的那样:“故今之所贵所望,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盖惟声发自心,朕归于我,而人始自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鲁迅不希望自己成为青年的“导师”,他对慕名来访的青年人说,倘若有谁“以我为是,我便发生一种悲哀,怕他要陷入我这一类的命运。倘若一见之后,觉得我非其族类,不复再来,我便知道他较我更有希望,十分放心了。”鲁迅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鼓励青年有独立的自由的精神信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精神个体,对任何人都不构成依附关系。

其二,鲁迅强调个人信仰的诚实性。诚实是国民信仰建构的根基,也是人对待信仰的基本态度。鲁迅曾说过,真正的革新者的内心是一定有“理想之光”的,这就是说,真正的信仰,是发自心底的声音,是照耀内心的光明。鲁迅说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例如,他们口口声声喊“宽容”,却对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教授不宽容,甚至扬言要借权势将他们“投畀豺豹”。鲁迅因此得出结论:这些自称的“自由主义者”不过是“做戏的虚无党”。

其三,鲁迅强调个人信仰的坚定性。鲁迅曾说过,青年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五分钟热度”,在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把事情想得非常美好,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就达到目的,获得胜利;但当真正实践的时候,遇到困难就变得灰心丧气,毫无动力。鲁迅反复地说过:“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面对这样的境况,如果想要改变,人们就必须坚定,要有一种“纠缠不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信仰需要坚定,更需要作为主体的人整个生命的投入。

其四,始终保持批判的、怀疑的精神。这里所讲“批判”、“怀疑”针对“信仰”而言,是指人们应该用一种既认真又怀疑的态度去对待信仰,做到不盲从也不因循守旧。王晓明教授在《无法直面的人生一鲁迅传》中谈到了鲁迅的这种犹豫不定:“对一个社会的拯救来说,究竟是推动物质进步最重要,还是重建精神信仰最重要?”“就在那启蒙主义的乐观信仰催促他拿出斩钉截铁的回答的同时,另一种深藏的怀疑却会伸出手来,在半道上截住它们。”但是不管他怎么怀疑,他始终都是向着“立人”的目标前行,为个人的独立与自尊努力。值得强调的是,对信仰保持一种怀疑、审慎的态度并不意味着是对信仰的不坚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怀疑”更能帮助人实现生命价值和追求终极意义。如果缺乏怀疑、反思,缺乏理性认识,人就有可能会走向迷信,甚至极端。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民信仰建构也是其他知识分子们关注的问题。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强调信仰的个人主体性,汪叔潜也提出“人人各本其自信者”要“锲而不舍”,恽代英还专门写了一篇《论信仰》等。这些观点与鲁迅的一样,都体现了当时的先驱者们对国民信仰建构的思考。但是,因为鲁迅对国民信仰建构的思考之深、深度之广、阐述之细,所以他的观点是同时期知识分子所不可比拟的,具有超越时代的深刻性。

【参考文献】

[1] 胡乃岩.论信仰[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15,106.

[2] 鲁迅. 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一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32.

作者简介:刘文君(1994—),女,汉族,四川成都,硕士,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单位邮编:610039。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Fund Of Postgraduate,Xihua University;項目编号:ycjj2017108。

猜你喜欢

鲁迅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